湖南工艺美院党委书记余克泉作典型发言引强烈反响 来看看他说了啥

2018-10-01 12:04:55 [来源:华声在线] [编辑:夏博]
字体:【

华声在线10月1日讯 9月26日,由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指导、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主办的“奋进新时代 中华传统美德职教行”活动启动仪式在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举行。来自全国职业院校的400余名代表与会。作为在启动仪式上交流的11所院校代表之一,湖南工艺美院党委书记余克泉做了典型发言,引起强烈反响。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谢俐,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活动组委会主任刘占山,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高职分会会长、活动组委会副主任丁金昌等领导出席启动仪式。

“奋进新时代 中华传统美德职教行”活动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等系列部署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中华传统美德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努力夯实“文化自信”基础,培养具有良好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时代新人。

谢俐指出,美德职教行要做好三大工程,一是“固本工程”,“美德职教行”活动要覆盖所有职业院校的在校学生;二是“底色工程”,“美德职教行”活动要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三是“铸魂工程”,“美德职教行”活动要融汇到职业教育教材体系中去。

在“美德职教行”启动仪式的交流环节,余克泉作了题为《传艺养德 培育湖湘非遗新传人》的典型发言,系统介绍了湖南工艺美院致力于湖湘特色非遗保护传承,融非遗技艺传承与工匠精神、创新精神的培育于一体,非遗传承与教学育人相辅相成的做法与成果:

一、手口相授培育工匠品质

学校将湖湘非遗文化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以工匠精神为引领,传授非遗技艺,培育工匠品质。

学校开设了湘绣、陶瓷、雕刻、民族服饰等非遗专业,引进刘爱云、黄永平、刘宗凡、粟田梅等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形成了“非遗进校园、技艺进专业、大师进课堂”的非遗教育体系。实施“大师工作室+项目+产品”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学生作品即产品。

二、继承融合培育双创能力

学校搭平台,建机制,以项目为载体,以赛事为抓手,培育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建设大学生创意创业街、湖南湘绣产业科教园等,打造师生筑梦—逐梦—圆梦的“众创梦工厂”。师生将现代设计理念融入非遗作品创作,在坚守传统工艺核心价值的基础上,从题材、设计、工艺技法、材料、装裱、衍生品开发等方面进行创新研发,打造“新湘绣”“新湘瓷”品牌。三年来,近400项创新成果被企业采用,有效推动了企业产品升级换代,实现了非遗的活态传承。

近三年,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创新创业竞赛,获奖60多项;学生通过毕业设计开放展示周、创意集市、作品展销会等直接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学校被评为“全国普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先进单位”,学校“众创梦工厂”被评为“国家级众创空间”。

三、立体传播深种文化自信

学校建立了立体化的非遗传播网络,开展丰富多彩的非遗展示、体验活动,学生作为主体积极参与其中,实践能力得以增强,文化自信油然而生。

面向全校其他专业开设理论性、传习性、拓展性非遗选修课程,组建非遗艺术社团;开展“创客分享交流会”、“非遗国际交流班” “湖湘非遗进中小学、进社区”等湖湘非遗体验活动,学生、市民、国际友人与非遗亲密接触;“毕业设计开放展示周”、“新湘绣•学院展”、“学院奖”、湘赣鄂皖四省非遗联展、非物质文化博览会、巴基斯坦交流展示活动……校内校外、国内国外,讲好非遗故事,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传播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念、思想智慧和实践经验。

三年来,学校培养了湘绣、陶瓷、雕刻、首饰、民族服饰等非遗专业学生1500多人,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作品展洽会”“南通国际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等国家级、省级专业赛事上获奖300多项。2018年,非遗专业毕业生中7人获得湖南省“湘绣优秀工匠”、“湘瓷优秀工匠”、“衡阳绣艺优秀工匠”称号,5人获得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

学校获“刺绣行业培育新人奖”,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学校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湘绣传承与保护基地”、“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湖南省传统工艺传承发展研究基地”。

品德为体,技艺为用,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已在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非遗保护传承创新的教育实践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王芳)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