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李秉钧 通讯员 林航竹
汝城的“辣椒哥”和“辣妹子”,把小小的朝天椒做成了亿元大产业。
“辣椒哥”,是汝城县繁华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树清;“辣妹子”,是汝城县鑫利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利红。两人同姓,是表兄妹。9月27日,记者慕名来到汝城县,一睹“双辣”风采。
回乡创业做大辣椒产业
汝城因优良的生态环境,盛产朝天椒。朝天椒红色素、辣椒素、脂肪酸及其酯类含量高,色泽鲜亮、香味浓厚……朝天椒虽好,却一直形不成产业“气候”。朱树清、朱利红表兄妹都是80后的汝城人,都曾在东莞将辣椒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记者走进汝城县繁华食品有限公司,只见朱树清正在剁椒全自动生产线上指导员工操作。他边示范边说:“剁椒最难之处在于把握它的酸度和咸度,盐放多了就咸,放少了就酸。因此一定要按配方控制好盐的量。”
今年38岁的朱树清,从事辣椒生意已有20多年,当年和父亲在东莞经营干辣椒批发,年销售收入达4000多万元,是汝城在外创业的知名人士之一。
2007年,受县里有关方面热情邀请,朱树清回到汝城县马桥镇冲头村老家创业,他想建设朝天椒基地,把家乡的朝天椒产业做大做强。
县委、县政府给予“全天候”支持。朝天椒加工离不开规模原料种植基地。为此,县里每年以奖补的形式,鼓励农民扩大朝天椒种植面积,为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原材料。
很快,朱树清在汝城注册了属于自己的食品加工企业,并投资几千万元购地、建厂和添置设备。
当年也在东莞做干辣椒生意的朱利红,看到表哥朱树清在家乡干得热火朝天,也滋生了回报家乡的念头。2013年初,她毅然返乡创办了汝城县旭日农民专业合作社。2014年6月,又投入几千万元,创办了汝城县鑫利食品有限公司。
家乡“后盾”破解创业难
“以前在东莞做干辣椒贸易,轻车熟路。回乡创业加工泡辣椒、剁辣椒等,面临加工技术、新的市场开拓等问题。”朱树清说,他2012年开发剁椒产品,一下就做了250多吨剁椒,却由于技术不过关、经验不足等,导致剁椒品质、卖相不佳,产品遭到市场冷遇。当时,汝城县朝天椒年加工销售额仅几百万元。
现实给朱树清重重一击。联系朱树清创业项目的县领导了解情况后,主动登门与朱树清分析市场行情,总结经验教训,令朱树清很感动。县里还牵线搭桥,帮他引进乳酸菌发酵工艺,这项技术既能把剁椒酸度、咸度降下来,又节省不少成本。
2013年,企业技术改进后生产的剁椒产品,一上市便被抢购一空。2014年,公司快速建成了年加工能力4000吨的全自动剁椒生产线2条,并很快达到年加工销售额几千万元。
“家乡是最好的创业‘后盾’。这几年,我们企业一年比一年好。”朱树清动情地说,公司去年实现销售额3亿余元,今年前8个月已突破去年总额,全年销售额有望突破5亿元。
朱利红的回乡创业路同样不平坦。但是在家乡方方面面的支持下,她的公司与湖南农大签下协议,共建“国家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辣椒特色产业汝城基地”暨“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教学科研创新基地”。她还采用微波烘干、科学分离精制辣椒油、有机溶剂萃取辣椒红色素等系列新技术。去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达1.2亿元。
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
“我们企业能有今天,离不开家乡政策的支持,离不开乡亲们的帮衬。”朱树清说,知恩就得感恩。
朱树清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为回报乡亲,朱树清这些年来对朝天椒一直是实行保护性收购价,即每公斤朝天椒4元左右,比外地价格高出30%以上。
“朱树清回村办加工厂第一年,把村里及周边村的朝天椒全部收购一空,而且价格由原来的1元左右1公斤,一下涨到了2元1公斤,到现在是4元每公斤。”汝城县马桥镇冲头村贫困户朱吉才说,自从朱树清实行保护价收购后,调动了大家种植朝天椒的积极性,他家这几年都种了三四亩朝天椒,早两年就脱了贫。
无独有偶。朱利红回乡创业后,积极推行公司与合作社、基地、农户签订“订单”的管理模式,实行“统一供种、统一种植技术、统一技术服务、统一收购标准”,随时向农户提出合理的种植建议和掌握原材料生产情况,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
据悉,近年来,为响应汝城县相关脱贫政策,“繁华食品”和“鑫利食品”,已直接带动3万多农户种植朝天椒6.6万多亩,每年为农民带来收入3.7亿元。目前,“繁华食品”先后实施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重点项目3项,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2项,获得国家专利授权32项;相继被评为湖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湖南省农业产业化百强龙头企业。朱利红也获得“湖南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链接
近年来,汝城出台鼓励投资的若干政策,对回乡创业的老乡在土地厂房保障、招商引资奖补、企业上市优惠、金融支持等方面提供扶持政策。同时,由县委、县政府采取“一事一议”“一企一策”,对投资项目实行县领导或相关部门挂牌服务。
该县每年开展“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招商活动,组建了驻粤、驻沪、驻长3个商务联络机构,以及文化旅游、新型工作、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4个产业招商小分队和14个招商活动小组,常年外出招商。今年上半年,全县先后洽谈项目63个,其中达成投资意向32个;实际利用外资2793万美元、内联引资19.82亿元。
(李秉钧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