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海林:工匠精神成就摄影大师之路

2018-08-17 17:15:02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本真] [编辑:潘华]
字体:【

潇湘诗会走来的摄影师:饶海林

工匠精神成就摄影大师之路

作者:宋专资

本真

雨果说过:脚步不能到达的地方,眼光可以到达,眼光不能到达的地方,精神可以到达。潇湘诗会历经32年,前行的脚步沉稳踏实,2017年将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与诗歌表达创新性的结合起来,每一期一个主题词呈现一场诗会,全年吸引了3000多人次到达现场,长沙文艺爱好者和众多家庭体会了诗会精神之美,潇湘诗会也被湖南日报、湖南卫视和央视媒体称为湖南的一张文化名片,它潜移默化的引领了长沙民众的朗读热潮。传承诗歌义工精神,不仅仅是台上的朗读者,特邀分享嘉宾,还有一群默默奉献不留自身痕迹的摄影师,说起来饶海林老师是绕不开的人。

因为潇湘诗会二十四节气诗会活动场地空间有限, 没有向更多大众分享诗会上嘉宾的感人故事和正能量, 但正是潇湘诗会一大批摄影师,通过他们的匠心作品呈现和记录,将诗会这种美好的气质,参与者奉献的精神,观众追求美好的生活状态,准确地传达和记录,进行了二次美好传递,从而影响了更多的市民、家庭和孩子。


潇湘诗会之二十四节气诗会中,从立夏主题诗会那一期起,饶海林老师就从没间断的带着他重重的摄影包来到现场参与拍摄。因此2017年潇湘诗会的诗会摄影工作, 朋友圈发的照片,大部分是饶海林老师在现场的真实记录,照片凝聚着他的汗水与技艺。


前排左三:饶海林老师

如果你从他现场拍摄工作中的劳动强度来看,完全不敢想象他是一位因病退休的人。饶海林老师是长沙广电系统成立时的第一批摄影师,名符其实的摄影老兵。工作四十年,不仅拥有深厚的专业技术功底,而且总是保持孜孜不倦与时俱进的求学意识。他这种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不断地感动着同事和学生。茶余饭后与他交流,你会发现,他会生活,懂变通,擅观察,敢批评是他本真的一面。正是这种积极进取,精益求精的本真生活状态,使我们这些潇湘诗会的参与者在回望历史中,仍然激动人心。正视现在、观察每一个当下,激励自己用心、用镜头、用文字去记录真实的发生,追求本真,力求创作出有突破、有创新、有美感的摄影作品,留下永恒而珍贵的历史瞬间。

饶海林作品:著名朗诵艺术家徐涛朗诵 《大堰河,我的保姆》

初心

意、神、光巧妙在一瞬,拍摄是一门技术活,无非就是光、影、神的结合,这是饶海林老师指导摄影者的话。然而同样的设备,拍出来的照片会大相径庭。那一瞬看似不经意,了解之后,发现其实都是摄影师用心血凝集的智慧,是摄影师摄影时间的证明,努力付出的成果,刻苦钻研的结晶。


在100天摄影培训班的课堂上,饶老师用通俗的语言和详实的照片,分析了一张好照片的来龙去脉。他分别从二个方面讲述了拍摄的功夫。他的第一课是:很多人拍不好片子就是忽视了站位、等待、光影和构图等六点,他和学员们讨论了摄影构图和光影的使用诀窍。第二课是:新闻类的片子这五招一定让领导刮目相看,讨论了新闻摄影的技巧。饶老师的讲授非常生动,学员们产生了强烈共鸣。如果纯粹从专业术语的角度去说明摄影的参数、拍摄技巧,学员学起来就会比较吃力和乏味。饶老师花时间和经历整理过往工作中拍摄的照片,用来和学员们说明摄影的艺理。他将自己一生的技艺,毫无保留的分享给潇湘诗会的义工,只因他认为潇湘诗会是一块心灵的净土,因此他初心不改,传递追求最佳作品的意识,为潇湘诗会摄影义工队伍发挥了榜样作用。


笃行

大师之路皆是外美内实,惊艳之作背后都是艰辛的付出。潇湘诗会上工匠精神引领城市朗诵和读诗潮流,摄影师团队中,每一个摄影师各有其味。 饶海林老师是属于敢当面直说的人。 有一次,一位摄影师拍摄台上的人物,因为距离舞台比较远,他直截了当的说,你这不是拍摄,是在玩。摄影师立马走到靠近舞台的位置,认真拍摄。

潇湘诗会舞台上很多大咖还没有出现在饶老师的镜头里,他说,那是因为我还没有机会仔细观察,确认如何拍摄才合适。言下之意,拍摄到最佳作品才会将照片公布于众。其实这正是饶老师对自己的要求,对镜头中的人物形象负责是他拍摄的准则。为了拍摄吕铭老师满意的照片,他多次参加在长沙实验剧场的演出活动,在台前幕后跑,最后才拍摄到吕铭满心欢喜的照片。

饶海林作品:著名朗诵艺术家吕铭朗诵《2017,长沙长沙》

诗会结束后的工作餐餐桌上,饶老师将手机里的照片拿出来,让诗歌义工们、摄影师们探讨拍摄感想,交流心得体会。活动之后的交流看似不经意,却正是潇湘诗会摄影师团队切磋技艺的好时光,沉醉其中忘记归去,每每意犹未尽。正如杨捷老师说,虽潇湘诗会每次相聚只有两、三个小时,但回家倍感精神焕发,感觉就像人充了电一样,能量满满。

《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长沙外景拍摄活动组织者邀请饶老师作为《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长沙现场的摄影组长,他不顾炙热当头,提前一天陪着央视工作人员,观察了要拍摄的三个景区,测量了最佳光影之处,回头又通知摄影组的其他工种人员既分工又合作,保证活动既有大场景照片,又有局部细节特写照片。


在《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长沙站拍摄活动现场,要时刻保持警觉状态,500多人的团队,转场二次,从静谧的清晨到夕阳西下才结束全天拍摄,饶海林老师是一把未老的宝刀! 认真与归真,追求极致的美,方才成就经典摄影之作。


我曾多次问海林老师,作为已经病退的一个人,为何还这样热心地参与一个半个月举办一场的诗会拍摄活动?他总是憨厚地笑笑说,潇湘诗会,这是一块难得的城市心灵净土,与这里面会玩的人一起玩就很好玩。因为发自内心喜欢,所以这两年他身体状态反而更好,而且拍摄了更多内心认可的好作品。2017年究竟是什么力量使 24场节气诗会活动一场不落的吸引了这么多摄影师自觉参与,记录、分享并传播? 也许就是潇湘诗会特邀嘉宾在台上分享的正能量,参与者既是节气的经历者又找到了自我成长的见证人。24节气是时间存在的节点,朗读者是语言艺术之花。潇湘诗会每一位女性诗歌义工,都像花儿一样鲜活灿烂,精彩绽放,她们都是你生活中愿意交往到的朋友。


24个节气,24场诗会活动,美好照片的创建者留下了一大批经典摄影作品。细细回味,令人更想去了解摄影这门艺术的魅力所在, 摄影这种由近及远,由远及近,层层递进的观察方式,启迪我们融会贯通,将摄影的理念运用到生活的艺术中去。摄影记录的是历史,摄影作品常拍常新。每一张照片,都是当下被记录人内心世界真实的流露,摄影师,将每个人的当下记录成了记忆中人生的里程牌。潇湘诗会的意外之美,恰好在吸引了无数追求美好、奉献自己的摄影师义工队伍。摄影师和被摄影的人彼此欢喜,彼此珍惜,感觉无限美好。

心灵有净土,净土上便生长出文明礼仪之花,每个观众,每时每刻自觉保持美好的形象,长此以往美好行为就固化在身体上、长存意识中。摄影艺术促成每个个体成为文明长沙的一部分。摄影师的镜头里,从他们决定性的一瞬间里,捕捉了内心那一刻的纪实运动,也记录这个城市的人们对文化的极致追求、既说明了他们的周末生活状态、又展示了城市的诗意空间,是饶海林等摄影师们,用镜头将长沙人民的美好定格。时间在照片中永恒,照片在记忆中永生。摄影之美,归真之念,光芒四射的照片背后是摄影师沉默多年的积累,工匠精神成就摄影大师之路。


作者介绍:宋专资,长沙善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前资深媒体人,顺时代所需转轨为新媒体记录着,儿童教育工作者,潇湘诗会“诗歌义工”。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