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笔边界口子镇】当年会师地,今朝小都市——浏阳文家市镇见闻

2018-07-21 08:27:20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王文隆] [编辑:夏博]
字体:【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王文隆

7月17日,初伏第一天,骄阳似火,碧空如洗。车行在从浏阳市城区到该市文家市镇的荷文公路上,青山田畴、花草绿树与幸福屋场扑面而来。91年前,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在这里会师,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如今,这个湘赣边界小镇商铺林立、游人如织,成了一个热热闹闹的小都市。

小镇风貌大变样

近些年,文家市镇大变样。各方游客赶来,欣赏这个红色“会师小镇”的美丽风貌。

沥青路面的创业大道、文中公路、秋收大道,整洁精致。两边房屋规划整齐,白墙、青瓦、飞檐、朱栏,风格古朴和谐。道路上涌动的车流与街上热闹的场景告诉人们,这里商贸繁忙、经济活跃。

位于集镇的新里仁学校,能容纳学生近3000名。从位于秋收起义纪念馆老馆所在地的第一代到位于新馆的第二代,再到现在的新学校,里仁学校历经三代变迁,也折射出文家市的巨变。“这几年文家市发展快,新学校投入使用才两年,目前就出现大班额了。”里仁学校校长肖志刚说。

秋收起义纪念馆馆长、文家市镇党委书记卢铓告诉记者,仅2016年一年,他们就在省里拨付的省际边界口子镇建设专项资金350万元的基础上,整合配套资金3330万元,完成了一系列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现在,老街区修缮一新,49条镇域道路得到提质改造,沥青路面的310省道(大文公路)两边风景优美,可一路畅行到江西万载黄茅镇。

今非昔比纪念馆

秋收起义纪念馆更是今非昔比,从占地20亩的老馆,变成如今总面积近300亩的秋收起义纪念园,面貌焕然一新。去年9月19日,我省纪念秋收起义90周年系列活动在这里举行,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家毫为秋收起义纪念馆英雄群雕揭幕。包括老馆一部分在内的秋收起义纪念园,从那天起正式对外开放。

虽然去老馆参观过多次,但走进新馆,一边听讲解员声情并茂地讲解,一边循图看文,记者依然感到震撼。宽敞的展厅内,图片文字展览较以前更丰富,栩栩如生的人物与场景再现,令人回到烽火当年。新馆运用声光电、场景复原、电子沙盘等技术和形式,融思想性、观赏性、艺术性于一体,尽显秋收起义红色文化底蕴。

“变化很大,令人惊喜!”在纪念馆巧遇湘潭大学副校长刘建平教授,这位省旅游研究基地及湘潭大学红色旅游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对这里赞不绝口。他带着湘潭大学专职辅导员专项培训班学员,来这儿观看精品展览、重温入党誓词、聆听特色党课,体验为游客推出的“初心之旅·八个一”党性教育产品。培训班学员普遍反映大有收获。

产业红火游客多

纪念馆后面,仅一面通透式围墙之隔的里仁幸福屋场里,当地人彭红科在其开办的红米饭农庄忙着迎接游客。“开业才5个月,就有100多万元营业收入了,比我以前做花炮生意强多了!”他乐呵呵地告诉记者,景区在屋场打造的“红旅营”“初心之旅·田间课堂”也带来大量游客,“我们还准备成立合作社,把民宿也搞起来”。

纪念馆前面,一步之遥的秋收大道边,长沙市非遗传承人彭长林办的长林食品厂也一派忙碌,厂里工人忙着制作产品,街边门店忙着为游客打包。著名的文家市油饼,在这里最多一天卖了10万个。“30多年来我只做油饼,无防腐剂无色素,纯粹老祖宗传下来的。一样东西做好了,根本忙不过来。” 彭长林说,去年销售额达200万元,比几年前翻了一番。

生意红火的背后,是游客量的增长。据统计,今年“七一”前后,省内外共组织280批次2万余名党员来文家市参观。去年,秋收起义纪念馆新馆对外开放后第一个“十一”黄金周,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同比增长213%。今年来,秋收起义纪念馆日均接待游客6500人次,全年预计接待游客230万人次,在2016年是150万人次。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对镇里沙溪屋场、湖湘红色文化影视城、杨勇故居等进行修缮,打造‘一线多景’,以秋收起义纪念园风景区为辐射点,引领湘赣边区域红色旅游发展。”谈起文家市的未来,卢铓信心满满。

相关专题:走笔边界口子镇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