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首页 | 湖南

湖南46岁烧烤店老板单骑万里去莫斯科看球

2018-06-21 08:48:50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谭云东 杨军] [编辑:蒋俊]字体:【  
46岁的湖南球迷、烧烤店老板刘劲松,放下生意,靠一辆自行车,骑行上万公里,赶赴莫斯科观看世界杯决赛。他以这种独特的参与世界杯的方式,演绎着一个湖南人的意志与激情。
刘劲松路过卢沟桥。
刘劲松的自行车。 本版图片均为刘劲松提供
俄罗斯贝加尔湖。
刘劲松和谢里盖合影。
俄罗斯女孩为刘劲松点赞。
刘劲松在俄罗斯境内骑行路线示意图。

46岁的湖南球迷、烧烤店老板刘劲松,放下生意,靠一辆自行车,骑行上万公里,赶赴莫斯科观看世界杯决赛。他以这种独特的参与世界杯的方式,演绎着一个湖南人的意志与激情。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谭云东 杨军

刘劲松4月26日从长沙出发,计划沿着107国道一路往北,从满洲里出关,往西穿越西伯利亚,绕过贝加尔湖,跨越乌拉尔山。这是一条长达11000公里的骑行路线,漫长而艰难。目前,刘劲松已在俄罗斯境内骑行了3000公里,加上国内的3300公里,总行程完成了三分之二。一路上,记者通过微信与刘劲松保持着全天候的联系。

6月17日,俄罗斯世界杯进入第四天,刘劲松起了个大早,在伊尔库兹克州骑行10天后,终于来到了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州。这是他从长沙出发后的第53天,距离莫斯科还有将近4000公里。用完早餐,刘劲松出发前自拍了一张,背景是夜宿的旅馆,一间用蓝色集装箱铁皮搭建的简陋房屋。头顶的云层散开,露出了这几天第一次见到的湛蓝色,刘劲松脱掉外套,露出印有“2018 FIFA WORLD CUP RUSSIAN”字样的黑色T恤,蓝黑头盔在阳光照射下泛着白光。刘劲松面带微笑,心情和天气一样灿烂。

往西再骑行200多公里,过叶尼塞河,将到达西西伯利亚平原。马上就要告别这又爱又恨的中西伯利亚高原,刘劲松心情有些复杂——“爱”这里摄人心魄的美景,“恨”这里地形天气的折磨,坡地多、逆风,雨水经常不期而至,经常要和夹着水雾的云层赛跑。

1 “每天都在放肆骑,有点不太记得时间了”

进入俄罗斯境内,刘劲松夹在车头的手机显示了两个时间:北京时间和当地时间,需要不停切换。

“每天都在放肆骑,有点不太记得时间了”,53天,每天平均11小时骑行,孤独、枯燥、重复,时间对于他来说,模糊成了他骑行APP地图上一条长长的橙色轨迹。怕自己遗忘沿途遇到的人与风景,刘劲松用休整时间几天做一次图文整理,于是时间,又化成能触碰到的图片和文字,清晰而有温度。

刘劲松看了7届世界杯,他喜欢马拉多纳的创造力,喜欢“红魔”曼联的张扬。他想以一种符合他个性的方式去参与世界杯。骑行,有难度,有乐趣,而且很独特,这个方式要得。20年前,他骑行湖南,推着一辆一百多块钱的单车,也是说走就走。这趟远行当然不一样,四年前就提出了想法,他没有信心去完成,所以这几年,一直在跟朋友说这件事,给自己压力。

刘劲松喜欢摇滚乐,他在自己的烧烤店布置了一幅民谣地图,上面有十几个城市,每个城市和一首歌曲有关,这个创意来自痛仰乐队的《安阳》。刘劲松骑行的路线上,就有这个地图上的几座城市,除了《安阳》,李志《关于郑州的记忆》、何勇《钟鼓楼》都是他骑行中循环的单曲。遵从内心的呼唤,是刘劲松理解的摇滚。

4月26日上午9点,长沙下着小雨,刘劲松从湘江路的烧烤店门口出发。之前一周,他在朋友圈发了两次征求同行者的消息,无人响应,那就一个人出发吧。

刘劲松喜欢的足球世界,包含了人们期待的勇敢、奇迹、想象力,一个漫长而未知的旅程,同样如此。过去的53天,除了在北京等待签证、满洲里等待出关各休整两天,他一直骑行在路上。国内行程3300公里,花了28天。跨过长江、淮河、黄河,横穿燕山山脉,从江南水乡到中原大地,再到呼伦贝尔大草原。

5月31日,刘劲松进入俄罗斯境内后减少了发朋友圈的频率,调整节奏,心无旁骛。坚持,是一种可怕的力量,他感受到了这种力量的馈赠,“骑行中西伯利亚高原这一段十几天,我感觉身体上和心理上,都比以前更强大了。最难的地方过去了,我没有理由放弃。”

2 “每人唱一遍《贝加尔湖畔》”

在陌生的土地上,最美的风景永远在前方。 刘劲松一路骑行,在朋友圈留下图文并茂的记录,他希望带着自己的思考与朋友分享,关于环保、城市的建设,关于人与人的交往。

刘劲松路过的西伯利亚几座城市都不大,他细细观察建筑风格、城市规划以及与人交流的细节。他发现,这些俄罗斯远东城市,外表拥有战斗民族的彪悍不羁,内里却蕴含一颗绚烂多姿的文艺心。

不期而遇的美景,是刘劲松骑行途中最大的收获,某天落日余晖的惊鸿一瞥,都能让他疲惫的身体立刻燃起来。西伯利亚有着大片悄无声息的冻土和茫茫的原始森林,暴烈、荒蛮,却充满生命力,骑行在雪山与河谷之间,人越发显得渺小,这种感觉对第一次出国骑行的他冲击很大。到达贝加尔湖畔,一切才变得温柔。6月10日,刘劲松从南岸小镇骑行到贝加尔湖畔,这里的绿肆无忌惮——森林、灌木丛、草丛、树叶、小花,夹杂着各种的绿,有墨绿、浅绿、嫩绿、青绿。贝加尔湖的旅游开发,处于保守状态,游客全部拉到最南端的两个小镇,夏天的旺季,人也不多。

一望无际的湖面,湖水的蓝、温润的风,让刘劲松情不自禁对着湖面大吼几声,他将拍下来的图片第一时间发到了“劲松在路上”的微信群,群里的朋友展开了一场关于生活、关于信仰的热烈讨论,并发起每人唱一遍《贝加尔湖畔》的活动。这个微信群在骑行的第22天才建立,起初只有十几个人,都是刘劲松的亲人、同学和朋友,目前有了165人。建群的初衷,是刘劲松没时间一一回复朋友们的问候,现在有任何事情,都可以第一时间在群里交流。

这趟远行,起初劝阻、质疑的声音不少。刘劲松很理解,他也不想去一一解释,他清楚自己只是做了一件很多人想做、但没有勇气去做的事。

3 难忘谢里盖大叔

在路上,已经完成6000多公里,刘劲松经受了砺炼。

他遇到过泥泞不堪、3小时才能走十几公里的乡间小路,遇到过必须在夜晚穿行的原始森林,遇到过大雨、雪、冰雹、大风、沙尘、烈日。遇到过100多公里荒无人烟的景象,冷到手脚僵硬,浑身发抖,遇到过几次被狗追赶,摔伤了,赶紧爬起来,忍着痛,继续前进。

无论怎么难熬,刘劲松都没有产生过放弃的念头,正如他骑行APP里的名字“固执的劲松”。刘劲松妻子王女士很了解他的固执,她深知这趟出行,是丈夫多年来的梦想,虽然担心,最终还是同意了。出发前几天,王女士陪着刘劲松将一年前花3000块钱买的一辆捷安特自行车做了保养,并帮他准备了长途骑行的物资。

在路上,刘劲松接受了许多人与人之间释放的信任与善意。

进入俄罗斯后,他遇到了比国内更复杂的情况,路况不熟悉,手机网络不好,语言不通。6月2日,刘劲松骑行在外贝加尔边疆区,这是他进入俄罗斯境内的第5天。天很冷,风很大,加上外套未干,他只能推迟出发。17时49分,骑行20公里后,原来零星的雨越下越大,刘劲松准备拿出雨具,一辆厢式小货车突然停在了前面。一位俄罗斯大叔下车说了几句俄语,然后又比划比划了天和路的前方,示意刘劲松把自行车放到车上。凄风苦雨中,刘劲松碰到救星了!大叔叫谢里盖,刘劲松用翻译软件向他介绍自己,开朗的谢里盖一个劲地点头,但刘劲松并不知道他要带自己去哪里。半个小时之后,货车开进了一个小村子,谢里盖把刘劲松带回了家。谢里盖是牧民,家里后院养了几十头牛。刘劲松被当做客人招待,他想帮谢里盖干活,谢里盖一开始婉拒了,拗不过,才让他帮忙抬牛奶桶。那天晚上,刘劲松在这个牧民的家中喝了点酒,美美地睡了一觉。

第二天一早,要分别了。谢里盖执意要把刘劲松送到公路上,刘劲松准备给谢里盖2000卢布表达感谢,谢里盖说什么也不肯收,反而给了他一些卢布,送了两瓶罐头,并祝他好运。刘劲松说,他一辈子都会记住异国他乡这个温暖的夜晚,记住这个乐观、纯朴、踏实的俄罗斯大叔。

4 他不是“一个人”在骑行

“劲松,你到哪里了?发个定位过来。”在刘劲松俄罗斯段的骑行中,这段语音,刘双每天在微信群里必须问几次。

刘双是刘劲松的安化老乡,也是一名球迷。刘双每天关注着他的骑行状况,进入俄罗斯后,刘劲松遇到了更多困难,于是刘双和几个朋友,在国内通过软件给他规划好每天的行程,包括路线、距离、住宿点,还有当地每天的天气、风速和风向。刘双介绍说,几个软件必须配合使用,谷歌地球和奥维,主要是确定位置,帮他熟悉路况,海拔高差,建筑物参照。

谷歌地图主要是搜索休息点、餐厅、银行、医院等,同时配合谷歌地球确定位置,Mapsme主要找汽车旅馆。假如刘劲松遇到暴雨,有搭车或者住宿民宅,都能及时找到他位置。

6月7日晚上,天空下着雨,刘劲松一身淋湿了,又冷又饿,找不到旅馆,刘双通过地图找到了最近的旅馆,并把联系方式告诉了刘劲松,但现场的路况有点复杂。刘劲松从公路边往旅馆方向望去,是一条600多米的乡村小路,周围有很深的茅草丛。夜深了,刘劲松犹豫了,直到他遇到了两名俄罗斯司机,通过手势和简单的英语交流,确定了那个旅馆定位是准确的。这件事后,刘劲松对刘双提供的定位信息“深信不疑”。

支持刘劲松,亲朋好友都在行动。朋友“榜榜”在刘劲松出关前,专门坐飞机到满洲里,给他带了一些辣酱和罐头,并叮嘱他合理分配体能。堂兄刘烨祺给刘劲松写了一首歌词,为他加油打气。闲暇时,刘劲松也会在微信群及时“报告”自己的位置和状况,大家陪他聊天,遇到难题,一起出谋划策。夜骑时,可以帮他排遣孤独,壮壮胆。

6月15日北京时间23时,刘劲松在俄罗斯伊尔库兹克州的一个小镇住了下来,这里的天色依然没有完全黑下来。“在这个遥远的异国小镇,有啤酒,有足球,但我还是想你们——我的亲人、朋友。”刘劲松在朋友圈留言。

短评

信仰的力量

苏原平

从长沙出发,一路北上,穿越西伯利亚,绕过贝加尔湖,跨越乌拉尔山,直奔莫斯科……11000公里,将近80天的骑行,对于一名业余骑行者来说,这是一个难以逾越的距离,一种超乎想象的磨砺。

然而,固执的劲松从未放弃,一定要将自己的车痕印在莫斯科的大道上。

看世界杯,是他不惜骑行两万里的原动力。足球运动,包含了人们期待的勇敢、奇迹、想象力;11000公里的未知旅程,一个关于信仰、坚持、超越的故事,正是属于他自己的精神世界。

最美的风景,永远在前方。劲松遵从内心的呼唤,做着一件很多人想做、但没有勇气去做的事;因为路在那里,因为世界杯在那里,劲松要舍安逸而求艰辛,跟自己过不去,完成这次骑行壮举和人生挑战。

在他的身上,体现了湖南人“吃得苦、霸得蛮、耐得烦”的性格特征;在他的身上,折射了敢为人先、舍我其谁、坚韧执著的湖湘文化;在他的身上,蕴含着志存高远、永不放弃、超越自己的体育精神;在他的身上,更凝聚着一种信仰的力量,荡气回肠,点亮人生。

链接

是勇士,又是诗人

刘劲松一路骑行,一路记录。他每晚抵达目的地,都把当天骑行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下来,隔几天发送一次到网上。许多人读过他的文章后纷纷留言。

邓湘:“劲松满哥真是蛮霸蛮的,典型的湖南人!”

菩提:“身体和灵魂都在路上。”

小珺主:“真棒,有梦想就去行动,精彩的人生,会一直关注你的,加油!”

大高:“有梦想就要实现的人,活出了自我,给行走在路上的劲松哥点赞。祝福你一路平安,回来再给我们讲故事。”

谌卉琴:“他的这种行为,不再是单纯的骑车去俄罗斯看世界杯,更像一个人在精神上更深层次的追求,一种自我寻找,自我发现之旅。”

曾晓霞Diana:“你是位勇士,又像位诗人。聪慧的眼睛、细腻的心和诗样的语言赋予了这次远行更多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