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三湘历程——庆祝改革开放40年】

1981年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范围铺开

2018-06-18 09:38:41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沙兆华] [编辑:刘畅畅]
字体:【

1981年①——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范围铺开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沙兆华

【事件】

为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1976年开始,湖南有些地方开始突破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员为基础的体制,自发进行改革的零星探索。

1980年9月,中共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通知。在中央文件精神的引导和外地榜样的带动鼓舞下,湖南各地农村改革开始启动,创造和建立了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

1981年10月,湖南省委提出,农村工作重点要放在完善、稳定农业生产责任制上,全省以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迅速发展起来,到1981年底,全省有95%的生产队实行了以大包干为主要形式的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农村改革形成高潮。到1983年底,全省实行包干到户的生产队已占总数的99.8%。

【亲历】

1919年7月14日,毛泽东在《湘江评论》创刊词中就洞悉:世界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什么力量最强?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

时光走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吃饭对于复苏后的中国仍是一等一的大事。1981年,我省全面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标志着农村公社集体经济的瓦解,当吃饱穿暖的渴望与激发的农民力量碰撞,会有什么样的超常社会反应?

当年32岁的肖敦山,感受到的是一股激流在周身发热流淌。

2018年6月10日,芒种过后,正是晚稻插秧的时候,站在承包近40年的1.6亩水田边,浏阳市金刚镇岳西村农民、如今已69岁的肖敦山又开始准备犁田了。

1981年,岳西村当时为金刚公社云岩大队,是典型的山里村庄,两边环绕青山,中间狭长的是田地,村民们把不多的水田看成安身立命之本。

老人的记忆中,那年是分水岭:前,就是与饥饿和贫困较量;后,就是吃穿不愁住新房了。1969年,家中连份像样的订婚礼都拿不出,肖敦山和同村的另一位小伙子相约去攸县修铁路,2年后,两人回来,分别拿着辛苦钱娶妻生子。

“回来后,就跟着社员们一起劳动,从早上8点到晚上6点挣工分,犁田、挑粪、收割……别人每天拼命挣10分,而我是拼死挣12分,成为村里的挣分能手。”从1972年老大出生到1980年,每两年一个孩子,一张张嘴在增加着肖敦山肩头的重量。

“每年工分能换500公斤稻谷,家中老人孩子节约着吃,基本够,但仍旧穷得丁当响。”

1978年,肖敦山当上了红旗组组长,管理着70户300多口人。

一场划时代的农村变革此时也悄然发生,1978年12月,石破天惊,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红手印”催生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好么?”记者问。

“好得不得了呀!”聊到这次变革,肖敦山的眼睛依旧闪烁出激动的光芒。

红旗组分田到户的责任自然落在了肖敦山身上,那段时间他特别忙,忙着丈量组里田地,按照田地里收成好坏再区分,然后依据各家各户的人口,以每人4分田分配,把村里100多亩稻田分成了70份,由各家“相”各家的责任田。

“都看中一块地,吵起来怎么解决?”

“我们组就采取把相中的地对半划开,向阴的就多划些,向阳的就少划些,然后两家再抓阄,这样就解决了。”

那时分田分地,各地都有着各自的土办法,不过农民们感到,对于土地,他们开始有自主权了。水田归了各家后,20多天里,山地与林地也都有了各自的归属。

农民们升腾起了希望。1982年早春,田地里是一片忙碌的景象,家家户户都抢着种下早稻,7月收割,再种晚稻。

“分田到户,吃饭问题不愁了,1982年,我们家早晚稻一共收了2000多公斤,上交完集体150公斤,刨开吃饭,还有富足!”肖敦山笑说着。

“多的粮食怎么办呢?”

“养猪呀,每家都养三头猪,一年出栏两次,夏季出栏就付了孩子们的学费,冬季出栏就过年、买稻种,余下的就存着盖房。分产到户5年后,我们家就盖了新房,村里家家户户都一样。靠着这田地收成,我把4个孩子送入大学,去年底,最小的孩子成家,我就落得一身轻了。”肖敦山笑着说。

这场被誉为“自土地革命后第二次生产力大解放”的变革,带来了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是这一轮变革,让农民富足,田野富庶,仓廪殷实。从此,三湘大地迎来了一片五谷丰登美好前景。

相关专题: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三湘历程——庆祝改革开放40年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