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清”政商关系是如何炼成的——
衡阳“四则运算”带来发展新气象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张斌 通讯员 肖湘东 李涛
“这下放心了!”近日,谈起项目服务组协调帮助35千伏(线路)改建工程启动招投标的事,常宁水口山铜铅锌产业基地项目副指挥长谭轶中露出了笑容。
去年12月,拟投资超过100亿元的五矿有色控股铜铅锌产业基地项目开工。在衡阳市县两级的全力推动下,项目进展迅速,然而35千伏线路搬迁问题阻碍了“三通一平”。项目服务组得知之后,立即协商解决,给项目业主吃了一颗“定心丸”。
近年来,衡阳市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促进,认真做好“四则运算”,大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气象。
主动服务做加法——亲而不疏
从瑞达电源、衡阳运机、南岳电控和富士康科技集团,到归阳工业园、天雁机械,再到湖南华菱星马汽车、启迪古汉集团……
这是2017年7月衡阳市市长的一份行程单。背后彰显的,是全力以赴促发展的责任担当和为企业排忧解难的服务意识。
2017年,衡阳提出振兴实体经济“3311”工程计划和工业原地倍增计划。如何优化营商环境,助力计划顺利推进,是摆在全市党员干部面前的紧迫课题。
“要敢于跟企业打交道。”衡阳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主动走访企业、项目,交心谈心并解决具体问题。很快,全市掀起一股访企业、察实情、解难题、促发展的热潮。
2017年12月,衡阳出台招商引资“黄金30条”,对重大产业项目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联系、一个部门牵头、一套方案推进、一抓到底”的帮扶企业工作机制。全市40名副厅级领导分别联系59户工业企业,帮助企业解决了一批多年未解决的难题。
实行招商引资项目代办制。市政务服务中心成立“项目建设代办服务中心”,实行“一个窗口进出”, 统一受理、并联审批、限时办结,2017年为390多个项目进行了审批代办,按时办结率100%。
一系列举措,营造了亲商、重商、爱商、护商的浓厚氛围。2017年,在“港洽周”“央企入湘对接暨衡阳投资推介会”“衡州经济发展论坛”“湘商大会”四大招商活动中,衡阳签约151个项目、总引资1936亿元,签约项目数量和签约金额均创历史之最。
行政干预做减法——亲而勿扰
“我们项目的规划设计单位有日照分析资质,就不用再去市规划科技信息中心做日照分析了吧?”2017年12月,衡阳市城乡规划局召开座谈会,面对面听取全市10家房地产企业意见,某公司负责人会上发问。
让他没想到的是,仅过了一个星期,市规划局就取消了日照分析、强制性规整。
在靠前服务的同时,衡阳坚决减少行政干预,让企业“轻装上阵”。
“凡是上级文件未规定的收费,一律不准收取;凡是政策未规定的审批项目,一律不准增加;凡是申报的程序,一律一次办结!”衡阳市纪委要求,各相关派驻机构要加大监督力度,护航经济发展。
为确保企业宁静生产,该市开展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清理规范暨涉企收费检查,严肃查处违法违规收费行为。同时,放宽市场准入,拆除“玻璃门”,明确规定不得在规范性文件、会议纪要、招标文件、政府采购文件中设置限制、排斥潜在投资人的条款。整治“红顶中介”,破除市场垄断。涉审中介机构全部进驻市政务服务中心中介服务专区接受统一监管,清理整顿涉审中介服务项目,公布涉审中介服务事项、收费标准目录清单,一般建筑工程雷击风险评估等12项中介服务被取消或暂停,一部分中介服务前移到用地审批之前,受到建设业主集体点赞。
提升效能做乘法——亲而无忧
“做全省乃至全国最有执行力的地级市委、市政府!”今年3月,衡阳市委、市政府提出响亮的目标。
衡阳工业博物馆从确定立项到正式开馆,只花了163天;比亚迪(衡阳)轨道交通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洽谈到奠基,仅用时58天……一个个重大项目的落地、开工、建设,标注着项目推进的衡阳“速度”,也印证着优质高效的衡阳服务。
去年来,衡阳狠抓行政效能建设,推出一系列改革举措。
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完善服务承诺制、委托办理制、限时办结制等制度,承接上级下放职权98项,取消职权71项,行政审批事项由原来的5740项减少到3071项,减幅达46%。
创新推行“两集中、两整合、两公开”改革,即各部门内部行政审批职能向行政审批服务科集中,各部门行政审批科审批服务整体向市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实行一个窗口办理、一枚公章审批;全面公开涉审中介目录、涉企收费目录。
改革后,衡阳市政务服务中心行政审批环节总数从2165个精简到769个,精简了64.48%;494项进驻项目承诺办理时限从法定8660个总工作日减少到1520个,提速82.44%;企业、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时间分别提速70%、65%。
作风建设做除法——亲上加清
2017年11月,衡阳市纪委通报5起公职人员违规参与涉矿、涉金融等经营性活动典型案例,释放了剑指官商勾结腐败顽疾的强烈信号。
衡阳市委要求全市党员干部,在真诚交往、贴心服务的同时,同企业家保持清白、纯洁的关系,做到“有交集不搞交换、有交往不搞交易”。
衡阳市纪委对全市党员干部和国家公职人员参与涉矿、涉砂、涉渔、涉小水电、涉烟花爆竹等进行全面清理排查,共清理5783个单位,主动申报161675人,10名党员干部主动报告参与涉矿等经营性活动,9人退出经营,立案查处5人,移送司法机关4人。
开展“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坚决斩断伸向企业的“黑手”。2017年,全市共查办“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499件,给予党政纪处分451人,退还群众资金597万元。
出台《领导干部“为官不为”问责办法》,以严肃问责倒逼党员干部转作风。2017年,全市问责环保、扶贫、信访等领域“为官不为”757人,给予党政纪处分282人。
“‘亲’‘清’政商关系既是政治生态的‘清新剂’,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生产力。”衡阳市委书记郑建新表示,目前,全市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发展动力持续增强。2017年,衡阳市规模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5.4%,工业完成投资798.3亿元,同比增长16.1%,增速排名全省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