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奋斗者】黄友剑:孜孜不倦战“疲劳”

2018-05-16 06:42:06 [来源:华声在线] [编辑:印奕帆]
字体:【

孜孜不倦战“疲劳”

——记株洲时代新材高级工程师黄友剑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周怀立

通讯员 徐洋 曾湘明

坐过高铁的人,一定会对高铁的平稳舒适留下深刻印象。飞驰的高铁上,一支竖起的香烟甚至一枚立起的硬币都不会倒下。这显示出中国制造的卓越实力,也展现出轨道交通行业“中国工匠”的超常智慧。

高铁运行如此平稳,离不开一项重要技术——减震。而减震离不开一个关键部件——锥形弹簧。在高铁车厢与轮毂之间、每节车厢之间,都有16个锥形弹簧发挥着减震作用。这种弹簧的制造者,便来自株洲时代新材有限公司。而掌握弹簧核心技术的,是该公司高级工程师黄友剑——一个20年不知疲倦与仿真疲劳技术打交道的人。

坐在记者对面的黄友剑,瘦高个,显文静,但聊起自己的研究时滔滔不绝。

他说,那些发挥减震作用的锥形弹簧,并不是用金属制造的,而是用橡胶高分子材料制造的。别小看这种材料,其制造要求极高,不仅要保证减震效果,也要保持数年使用寿命。

这是一道世界级难题。为解决这道难题,黄友剑带领8人组成的研究团队沉入实验室,日复一日进行编程计算,成千上万次进行疲劳仿真计算实验。他必须要摸索出橡胶高分子材料的最佳配比,这样才能使产品更耐疲劳,使用寿命更长。

过程是单调的,时间是漫长的,奋斗是无止境的。由于技术手段限制,做出产品后的精确检测还要拿到美国去做。即使如此,他们从没停止探索。时间一年年过去,到2010年,他们终于攀上了第一座高峰——研制成功使用寿命达到8年的橡胶高分子减震产品。

在行业内崭露头角,黄友剑舒了一口气。此刻,他想起了本世纪之初与高铁巨头之一的庞巴迪公司打交道的往事。那时,他到那里谈合作,别人总是充满戒备,从不开放核心部门,一个研究人员还傲慢地对他说:“买我们的吧,你们做不出来的。”

时过境迁,黄友剑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他把自己的研究报告出示给庞巴迪公司的同行时,那位当初口气傲慢的研究人员带着笑容说了一句“我收回原来说的话”。

黄友剑并没有满足。稍缓一口气后,他和研究人员又回到实验室,投入了充满全新挑战的研究中。

几度寒暑交替,在辛勤汗水浇灌下,一个硕大的果实再次成熟——2016年,黄友剑及其团队研制的产品使用寿命提高50%,达到12年。

伴随着与疲劳的抗争,黄友剑进入了人生收获期。5项省级科技成果、15项发明专利、两部专著(与人合著),记载着一个新材料专家闪光的人生足迹。2012年,黄友剑被评为南车(现中车)仿真技术专家,2013年被评为南车科技拔尖专家。在国内橡胶高分子材料刚度及疲劳仿真计算领域,他始终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如今,黄友剑在行业内创建了首个减震元件仿真材料基础数据库,使其仿真技术基本具备精准仿真能力,促进了轨道交通高端减震产品升级换代。不仅研制出用于高铁车辆的减震产品,他还用橡胶仿真方法,研制出了高铁轨道减震器,使高铁噪音大大降低。

在黄友剑及其团队努力下,不管是锥形弹簧还是轨道减震器,我国都打破了国际技术封锁,并获得庞巴迪、GE等跨国公司认可。目前,时代新材的相关产品在国内高铁市场占有率已达90%,在地铁市场占有率达80%,累计市场销售额已超过10亿元。

2014年9月,时代新材收购了德国博格橡胶与塑料有限公司。为了吸收德国技术,勤奋好学的黄友剑又下苦功自学了德语,成为公司与博格公司打交道的主要技术人员。

突出的业绩,使黄友剑成为一些公司“关注”的对象。曾有一家大型民营企业向他“招手”,许诺很高的年薪和大笔研究费用,但他谢绝了。他说,自己的舞台就在株洲、在时代新材,自己的价值就在中国高铁上。

相关专题:新时代的奋斗者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