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首页 | 湖南

【齐家有道】许光达:人如明镜 清白传家

2018-04-17 07:15:45 [来源:华声在线]  [编辑:夏博]字体:【  
许光达(1908—1969),湖南长沙县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黄埔5期学员,曾参加南昌起义。先后任红六军参谋长兼红二纵队政委、红十七师师长、红八师师长、抗日军政大学教育长、军委参谋部部长兼延安卫戍司令、晋西北地区独立第二旅旅长兼晋西北军区二分区司令员、晋绥野战军代参谋长、第三纵队司令员、西北野战军第三军军长、第一野战军第二兵团司令员兼甘肃军区司令员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装甲兵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1969年6月3日逝世。


许光达故居。许光达在此度过了童年和学生时代。(资料图片) 通讯员 摄

人物简介

许光达(1908—1969),湖南长沙县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黄埔5期学员,曾参加南昌起义。先后任红六军参谋长兼红二纵队政委、红十七师师长、红八师师长、抗日军政大学教育长、军委参谋部部长兼延安卫戍司令、晋西北地区独立第二旅旅长兼晋西北军区二分区司令员、晋绥野战军代参谋长、第三纵队司令员、西北野战军第三军军长、第一野战军第二兵团司令员兼甘肃军区司令员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装甲兵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1969年6月3日逝世。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龙文泱

沿着长沙地铁2号线一路向东,终点名叫“光达站”。人群聚散,步履匆匆。你是否知道“光达”背后的伟岸光辉?

光达站位于长沙县黄兴镇光达村内,共和国开国大将许光达在这里出生成长。

和诸多开国名将一样,许光达戎马一生,战功赫赫,德行高远。他严于律己,严以用权,严格要求亲属,留下了自请降衔、拒金不受、不准儿子“打着我的牌子到外面去唬人”等诸多佳话。毛泽东主席称赞他为“共产党人自身的明镜”。

这一切被许光达凝练为“清白传家”4字家训。其匾额挂在许光达之子、少将许延滨在北京的家中,成为许家后人的人生准则。

1 几番自请降衔,拒金美德不宣扬

在光达村农副产品市场对面,有一条不起眼的乡村小道。许光达故居就在这条小道旁边。

一汪绿水,碧树掩映,围墙低矮,许光达故居所在的院子与周围农家和谐相融,只有一辆威武静立的坦克显示出这里的不寻常。这是在许光达主持下,我国自行研制和生产出的坦克。

故居院内有一块“让衔碑”,记录了许光达自请降衔的故事。

1955年,许光达被授予大将军衔。常人眼里的大喜事,他却十分焦虑,一连3天沉默不语,后来跑到贺龙家里要求降衔。

不久,许光达直接给毛泽东主席写了一份“降衔申请”,细数自己的革命历史:前期“战绩平平”;后来去苏联疗伤,“毫无建树”;自问“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行列里,在中国革命的事业中,我究竟为党为人民做了些什么”……结论是,贡献微不足道,心中有愧。

彭德怀得知后,特意做他的工作,许光达还是坚持自己的请求。为此,毛泽东主席赞他为“共产党人自身的明镜”,感慨“五百年前,大将徐达,二度平西,智勇冠中州;五百年后,大将许光达,几番让衔,英名天下扬”。

最后,中央根据许光达的贡献,仍授予他大将军衔。许光达又坚持要求降低行政级别,这一申请被批准。因此,在10位大将中,其他9位都是4级,唯独许光达是5级。

对金钱、地位和荣誉的态度,彰显一个人的品质。

1935年,许光达在苏联学习期间,被党组织派往新疆调解盛世才和马仲英之间的矛盾。他是中国共产党的高级将领,通晓军事,精通俄语,又熟悉国际、国内形势,圆满完成了任务。

苏联方面觉得许光达很优秀,请他留下来工作,被心系祖国的许光达婉拒。当时,在苏联的马仲英为了感谢许光达,赠送了357.1格兰姆黄金作为其回国的路费。许光达极力推辞未果,便将黄金全数上交给共产国际经济管理委员会,请求将黄金转交中国的救济会。

许光达一生淡泊名利,对此事闭口不提。直到2006年,其子许延滨到俄罗斯查找父亲在苏联时期的资料,发现一张写于1937年5月、署名洛华的上交黄金的字据,记录了这些内容。洛华是许光达在苏联期间使用的俄文名字。

2 为儿子立下“3条规矩”,拒绝为亲属安排工作

在儿子许延滨的回忆里,父亲严格得近乎“冷漠”。

许光达立了3条规矩管教儿子:第一,许延滨一上学就要住在学校,过集体生活;第二,严格控制零花钱,生活标准向工农子女看齐;第三,不准自己的司机接送儿子,让许延滨自己跑路。他还严厉警告儿子:“在外面不准打我的牌子,如果你对别人讲自己是司令员的儿子,就不许你回这个家。”

面对威严的父亲,许延滨严格遵守3条规矩,在学校填表时,家长栏从来只写母亲的名字。许延滨品学兼优,高中毕业时,学校准备推荐他出国留学。负责政审的同志查看档案,发现他没有写过父亲姓名,去家中了解情况,才知道他的父亲就是大名鼎鼎的许司令员。

让这名同志意外的是,许光达不准许延滨去留学。许光达恳切地说:“高级干部子女在国外会受到特别照顾,对子女的成长没有好处,还是推荐那些优秀的工农子女去吧。”

这样的事情,在许光达家中数不胜数。

许光达家中兄弟多,侄儿侄女也多。家里出了大官,有些亲属为之自豪时,也想沾沾光。一次,许光达收到一个侄女的信,要求五叔许光达在北京给她找个工作。许光达在回信中批评了侄女不安心待在农村的思想,鼓励她好好读书,为建设家乡出力。

1957年,许光达90岁的父亲去世。按照长沙当地风俗习惯,要办隆重的丧事。在家乡的几个兄弟多次拍电报,要他回去主持葬礼,还提出许多要求。

许光达认为,他回去要惊动许多“地方官”,如果带着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地为父亲送殡,此举与国民党的官僚无异。他只派了一位熟悉当地风俗民情的工作人员,带着200元钱,代为料理丧事,并反复交代当地政府一定不能超过老百姓办理丧事的标准。许光达的几个叔伯和兄弟对此不满,以提出“不葬”表示“抗议”。许光达反复做工作,亲属终于同意下葬。整个丧事共花费了150元。后来,许光达的母亲去世,家乡再也没人提出额外要求了。

“将军并非冷漠无情,只是严格要求,不谋私利。”许光达故居负责人胡群义说。父亲去世,许光达非常悲痛,但他要以身作则;他虽然不帮侄儿侄女安排工作,却出钱供他们上学。一直到“文革”含冤去世前,许光达和妻子共资助了9个亲戚的孩子上学。

3 忠贞之爱,滋养贤妻骄子

在战争年代,10年没有丈夫或妻子的音讯,你会选择再婚还是等待?

1928年10月,许光达在长沙与邹靖华结婚。几天后,许光达为逃避敌人追捕,夫妻分离。直至1938年,许光达打听到妻子下落,把她接到延安。分离的10年间,二人始终忠贞不渝。重逢当年,许光达为妻子写下了一封饱含深情的信,感叹相聚时间短暂,“不知流过了多少伤心泪”,又鼓励妻子说苦难“丝毫也不能摧毁我们铁的心愿”,要像从前一样冲破生命旅途中的狂风巨涛。

这封信的照片可以在许光达生平业绩陈列室里看到,它的旁边是几幅许光达和妻儿的黑白照片。他们从青年到暮年,从战火岁月到和平年代,一直相濡以沫。其中一张邹靖华和孩子的照片,许光达在贴身的衣袋里珍藏了一生。

多年来,许光达与邹靖华既是生活上的恩爱伴侣,又是事业上的亲密战友。他们志向相投,总是把国家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

1952年,中央决定军队大批干部转业到地方。邹靖华是1938年参军的老战士,根据政策,完全可以继续留在军队。许光达第一个劝说妻子转业,邹靖华带着不舍脱下了军装。

2004年,93岁的邹靖华去世。她在遗嘱中说,不要搞仪式,使参加仪式的老人伤感,浪费公家的钱。她留下2万多元钱,其中1万元交党费,剩下的钱留给许光达诞辰100周年时为他出书。

志向高远的和睦家庭,无疑对孩子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许光达受命组建装甲兵。他呕心沥血,夜以继日,领导组建了装甲兵的机关、部队、院校、基地和科研机构,主持研制了我国第一代T-59式坦克,创建了一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铁甲雄师。

1959年,没能出国留学的许延滨考上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导弹自动化专业,从此子继父业。他担任陆军坦克二师师长期间,建立了全军第一个等级战备转换程序,研发了我军第一个数字化试验部队基本系统。

许延滨长大后,尤其是成为少将后,更加懂得了“清白传家”家训的含义。

始建于清末的许光达故居,原本有14间房子,现在仅修复了5间。胡群义说,当地政府做了全部修复的打算,但许延滨不同意。许延滨认为,有功之臣很多,如果每个人都要修建故居、纪念馆,政府财政负担太重,父亲的故居重修小部分就行了。他每年都会到许光达故居祭拜,但从来不惊动当地政府,只告知亲属。

采访手记

让“红色故事”更“好听”

龙文泱

许光达故居负责人胡群义,也是黄兴故居纪念馆馆长,他从事这方面的工作近20年。他说:“人们都说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觉得我们从事爱国主义教育的工作者也是。我从中受益许多,能够更加积极地面对人生。”

说到爱国主义教育,由于过去有的表达方式不太恰当,有的甚至把人物塑造得“高、大、全”,事件过于戏剧化,让人们觉得不接地气,不易接受。

“深入了解这些人物,你会发现,他们是伟人,也是平凡人。”胡群义说,伟人有许多共通之处,如黄兴和许光达,他们都坚韧勇敢、严格自律、谦虚低调、艰苦朴素,只不过具体事件不同。作为研究黄兴和许光达的专家,胡群义的讲解立意高,视野广,生动有趣,与现实结合紧密,受到游客欢迎。常常有游客听过他的讲解后,表示要带家人孩子来,再请他讲解。

好的爱国主义教育触及灵魂,能打动人、感染人、引导人。如何讲好“红色故事”?一方面,要尊重事实,尊重生活,让故事有“人情味”;另一方面,形式要活泼多样,尤其是近年来新媒体发展迅猛,采用新媒体手段要符合其传播规律。关键的是,要紧扣时代特征,成为当代人“爱听”的好故事。

声音

共产党人自身的明镜

这是一面明镜,共产党人自身的明镜。五百年前,大将徐达,二度平西,智勇冠中州;五百年后,大将许光达,几番让衔,英名天下扬。

——一代伟人毛泽东

刑威不能屈,烈火出纯钢。节节皆忠骨,寸寸是刚肠。句句腾正气,字字发奇香。宜作军民范,永为邦国光。

——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赵朴初

许光达“清白传家”的家训传承是长沙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时代注脚。近年来,长沙县引导群众自发挖掘传承的家风家训精神内核,形成了“孝文化”“和文化”“家文化”“福文化”“诚文化”“勤文化”“善文化”等诸多群众认可、自发遵守、主动弘扬的“精神文明建设品牌”,以好家风带好民风,为乡村振兴中实现乡风文明、治理有效提供了强大支撑。

——长沙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杨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