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熊远帆
3月24日下午5时40分,刚刚结束了境内外多地辗转工作的张柏坚,匆匆赶回位于长沙经开区的国科微电子总部。
出生在台北、工作在硅谷的他选择回到祖籍地长沙前,只常常从父亲口中听说长沙:“迁居台湾之前,就住在湘江边上。”
剁椒鱼头、辣椒炒肉、臭豆腐……这是张柏坚从小在台北家中就吃过的长沙味道。
“对长沙的饮食和生活特别适应。”只是前年初到长沙,他还是惊讶了:“没想到父亲口中的那个老长沙已经成为一个这样的大都市。”
从美国美满科技公司(Marvell)副总的职位上辞职,受聘国科微电子,张柏坚是看准了一个机遇。
“半导体行业的未来10年一定在中国。”
为什么有这个判断?
2017年,中国市场消耗了全球30%的NAND Flash存储芯片(固态硬盘的一种),而我国存储芯片、主控芯片几乎完全依赖进口,因此,芯片的国产化替代,已从国家战略层面开始布局。
张柏坚和他在国科微电子的团队主攻固态硬盘的主控芯片。
主控芯片对于一个固态硬盘而言,相当于一个仓库的“管理员”,负责把要存储的数据分配到各个存储颗粒上,也负责从各个颗粒上读取存储的数据。
“所以存储芯片的自主和可靠,在国家的信息安全中尤为重要。”张柏坚说。
当时,他们团队面对的情况是芯片的物理实现、关键器件的研发都是空白,还有一个最大的难题——适配软件。
2016年,为了研发出符合国际标准的软件,张柏坚一边在美国设立了研发子公司,延揽有研发经验的专家;一边带领着内地的研发团队,在四川简阳的一个湖心小岛住了5个月,几乎不曾出门,天天面对电脑和代码,不断改进纠错算法,大量适配不同厂家的颗粒,做到广泛的兼容。
最终,经过反复地设计改进,GK2301的固态存储控制芯片顺利流片,传输速度达到500兆每秒,打破了国外芯片制造企业的垄断。成为国内首款获得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国家密码管理局双重认证,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不过,一款存储控制芯片如果没有经过长期的验证,就无法确定稳定性,厂商也不敢轻易更换合作很久的国外芯片。
刚刚上市的4个月里,市场部门跑了20多家固态硬盘生产厂商,但是,销售不尽如人意。张柏坚只能频繁地飞来飞去跑厂商:“就免费送给他们去测试吧。”
4个月过去,厂商测试发现,各项指标都与国外芯片无异,数据加密水平甚至更胜一筹。终于,这款国产芯片引起了业内注意。
“目前已经在某些领域开始出货,总量虽不大,但是个非常好的开端。”张柏坚认为,GK2301针对那些对安全性有要求的应用场景有很强的竞争优势,比如金融等高端行业应用中。
现在,张柏坚的工作重心则放在了公司的管理机制和人才引进上。 他的团队分为了三块,在硅谷的研发团队将作为导师跟架构师的角色,负责规划未来5年的产品;台湾的团队将研发设计最近3年内的产品;长沙团队将负责现在的产品研发。目前,GK2301的升级版也正在研发当中,这是国科微电子首颗美国硅谷、中国台湾和中国大陆研发团队共同研发的芯片,数据传输速度将会比GK2301大幅提高。
而张柏坚还依旧不停地在长沙、成都、台北和硅谷来回奔波。
“为什么选择回来?”
“在美国的职位已经到了华人的天花板,生活也很安逸。我就想,40岁,还要不要再奋斗一下?”
张柏坚选择:回到祖国,回到家乡,奋斗一次。他说,现在工作节奏比过去快得多,但自己在这里找到了“活着的感觉,心还在跳跃”。
或许,这也成就了国科微电子这颗跳跃的“中国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