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梦“巴铁”祭英魂⑤】“一定当好中巴友谊使者”

2018-04-04 06:11:32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徐亚平 汪令维 姜蔚] [编辑:蒋俊]
字体:【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徐亚平 通讯员 汪令维 姜蔚

“1976年10月10日,我们部队奉命炸掉一座名叫‘老虎嘴’的山头时,突发事故。25人当场牺牲,28人重伤……我对湖南战友朱法安印象最深,他的遗像就是我画的……”“湖南最美志愿者”、援巴老兵田念胜深情忆旧,几度哽咽。

伊斯兰堡时间4月2日15时,“弘扬烈士精神 传承巴铁情谊”——欢迎“中国援巴烈属及老兵访问团”座谈会在巴基斯坦国立现代语言大学孔子学院举行,100余名中国留学生聆听援巴老兵的故事后感慨万千,发出铮铮誓言:请祖国放心,我们以援巴英雄为榜样,一定当好中巴友谊使者!

青春换得江山壮,碧血染将天地红。半个世纪前,近2万名中国官兵参与修筑“中巴友谊之路”——喀喇昆仑公路。13年间,中国共有168人献出宝贵生命,其中88位长眠在巴基斯坦吉尔吉特中国烈士陵园。

“丧亲的痛苦、思念的煎熬,让烈士家庭几十年来都沉浸在伤痛中,他们的付出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巴基斯坦国立现代语言大学学生会外宣部部长李亮动情地说。

巴基斯坦国际伊斯兰大学学生会宣传部部长马明杰也赶来参加了座谈会,“在高寒缺氧、灾害频发的生命禁区里,竟然有这样一批可爱可敬的战士,无畏艰险,开辟‘天路’。他们用青春和生命铸就了中巴友谊丰碑,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岳阳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慈善家伍玉龙发言时潸然泪下,他表示今后会花更多时间和精力来关注援巴老兵和烈属。

“嫁人就嫁当兵的!”巴基斯坦国立现代语言大学学生会主席孙丽的话引得大家一阵掌声。她来自宁夏,爷爷曾是华东野战军某骑兵团政委。孙丽说:“我爷爷立下两个家规,一是孙家的女婿必须当过兵,否则过不了父辈的‘政审’;二是每年清明节,全家必须去烈士陵园扫墓,祭奠为国捐躯的英雄。”

巴基斯坦国立现代语言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张道建语气坚定:“孔子学院除了开展常规的语言教学和文化交流外,还将在职业教育方面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支持。”今年,伊斯兰堡国立现代语言大学中文系招生人数在400人左右,而全校学习汉语的学生更是多达800多人,是名副其实的第一外语专业。

“巴基斯坦人民将中巴友谊比喻为‘比山高,比海深,比蜜甜’。”巴基斯坦国立现代语言大学孔子学院英语系学生高博阳告诉记者,2018年春节,他们分别用汉语、乌尔都语、英语,制作了大量精美贺卡,以衷心祝愿中巴友谊之树长青!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伊斯兰堡4月3日电)

相关专题:圆梦“巴铁”祭英魂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