傩戏表演现场
刘艳
梅山傩戏是在傩祭舞蹈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戏剧形式,被称为民间文化的“活化石”。梅山傩戏主要流传于古梅山地区,以冷水江市岩口镇为核心向周边辐射,是民间举行祈福、求子、驱邪等傩事活动时扮演的娱神、自娱戏剧形式,2011年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第一次去冷水江,到岩口镇龙科村拜访被命名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苏立文老人。在当地说起苏立文,从耄耋老人到学语孩童,没有一个不知的。一进苏立文老人家,客厅四面墙上挂满了与傩戏相关的照片,那用毛笔书写的“将梅山傩戏发扬光大,保持节目原味艺术色彩”的字,或许默默透露了主人的心意:对傩戏的“野心”与期望……
苏立文老人瘦瘦黑黑,皮肤的褶皱里满是岁月的痕迹。他不会讲普通话,我们的沟通,很多的时候是他的儿子做翻译,一聊起傩戏,他充满回忆的眼神像写满了无数的故事……
上世纪50年代初,6岁的苏立文开始跟着“巫师”父亲学习傩戏,刚开始父亲给他念“科本”,再大一点,就开始口传“密语”,这些傩戏的“密语”,书里头从无记载,只能靠世世代代口口相传。接下来的傩戏动作、唱调、锣鼓道具的击打必须样样精通。经过抛牌过式的仪式之后,从所有候选人中选定了他为傩戏第12代传承人。而现在也已经确认苏立文的儿子苏业照为第13代传人。
“傩戏就是给人避邪祈福的。”苏立文说。史书上记载其实从原始社会末期就有了傩祭的活动,在孔子生活的时代,傩祭已经非常盛行。相传孔子疏于应酬,但只要遇见乡傩队伍经过,必着绸服恭敬立于门前。
梅山傩戏中除了利用对白来调侃、讲笑话之外,还有大量叙述故事的段落,以提高其趣味性。2007年9月,苏立文等10位民间艺人受中国艺术研究院特别邀请,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典型代表出席了“中日文化交流会”开幕式。他们的傩艺节目《搬锯匠》让中日学者、观众啧啧称赞,也是国内邀请的唯一民间表演节目。
傩戏最重要的道具是傩面具,苏立文家中形态各异的傩面具都是老人亲手制作。谈到文化传承时,他的言语与眼神里都是充满期望的,老人希望有更多的人关注傩戏,将梅山傩戏文化发扬光大。“当年傩戏最风行的时候,一年有200多天在外演出。”苏立文说,“这13代以来,我家的傩戏都是父子相传,现在时代变了,不能那样了。我很早开始收徒弟,教过几十个徒弟了。有半数都半途而废,出去打工赚大钱去了。”好在苏立文有两个儿子都热爱傩戏:“现在,一般都是我跟两个儿子一起出去表演,我年龄大了,唱不动了,就是帮着敲敲锣鼓。但乡里人信我,只要我‘坐坛’他们就放心。”
自2006年冷水江致力于推进傩戏文化保护以来,通过近8年的抢救、挖掘、整理,当地文化部门和民间艺人不断传承、发扬这一原汁原味的本土文化。特别是2011年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成功后,傩戏从业人员队伍日益壮大,目前已达到220余人。
“这些都是政府颁发的奖……”苏立文老人将他收藏的奖杯、奖牌、证书一一拿出来,给我们介绍着,看着他满脸开心的模样,连眸子里都透着幸福的感觉,或许这些奖项是给老人最大的慰藉与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