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全域旅游开放发展新格局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孟姣燕 通讯员 郑康如
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正在建设全域旅游基地的湖南,近年来取得了哪些成绩?下一步将有什么打算?近日,记者连线采访了省旅发委党组书记、主任陈献春。
陈献春认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顺应了城乡居民消费升级倒逼景区转型升级的大趋势和现代旅游发展规律,必将对深化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旅游业供给质量和发展效益,推动全域旅游优质发展,发挥重要促进作用。
陈献春说,旅游业最大的优势在市场,庞大的旅游市场需求是“流动的消费”经济形态。发展全域旅游不能封闭、必须开放。景区是旅游的核心资源,全域旅游对于景区的新要求,就是让景区打开自己的围城,通过弱门票化将更多外围的资源主体纳入进来,从而带动外围的更大发展。湖南景区免费的多,全省共有331家A级景区,其中免费A级景区123家(含3A级以上红色旅游景区42家),占A级景区的比重高达37.2%。我省申报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31家,涵盖52个县市区,占全省县域考核98个县市区总数的53.06%。我省发展全域旅游主要靠深化开放合作,逐步实现从门票经济转变为产业经济。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我省坚持融合创新、开放合作,按照区域联合、资源整合、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明确长株潭、洞庭湖、大湘西、大湘中和大湘南五大旅游板块各自的发展定位和主导产品,以培育五大区域品牌为核心,推动五大旅游板块加强内联外合,加快组建五大旅游共同体,并与周边省区和高铁沿线城市构建跨省区域旅游合作联盟,实现区域无障碍旅游,构建全域旅游开放发展新格局。
我省突出以文化创意为引领,围绕旅游产业链各旅游要素,特别是特色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短板,保护生态、植入文态、创新业态,进一步延伸旅游消费链条,促进旅游消费结构逐步优化,努力破解旅游要素短板在旅游收入中比重偏低的难题。2017年,我省接待国内外游客6.69亿人次,比2015年增长41.43%,在全国排名由第八位上升为第六位;实现旅游总收入7172.62亿元,比2015年增长93.18%,在全国排名由第十位上升为第八位。
陈献春表示,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全省旅游系统“开放主题年”。我们坚定建设以“锦绣潇湘”为品牌的全域旅游基地的战略目标,夯实“五大旅游板块”的战略支撑,着力抓改革、强营销、增供给、优服务,大力发展优质旅游;制定创建标准和验收评定办法,争取验收评定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坚持融合创新、开放合作,把每个旅游要素做成产业链,推动“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要素“链式”发展,拓展延伸旅游深度消费,实现由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以旅游业的大发展带动一二三产业的大繁荣。力争全省接待国内外旅游者7.49亿人次,同比增长12.0%;实现旅游总收入8000亿元,同比增长12.5%。接待入境旅游者355万人次,同比增长10%; 实现旅游创汇14.4亿美元,同比增长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