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菲克:一块钢板的“黑科技”之旅
广汽菲克长沙工厂焊装车间总拼工位由18台机器人组成,最快49秒完成一辆白车身焊接。(资料图片)通讯员 摄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熊远帆
作为工业的集大成者,汽车工业一直引领着科技进步。
2017年,长沙经开区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产业产值达1011.6亿元,成为全省首个千亿汽车产业集群。这种增长来自于广汽三菱、长丰猎豹等车型版图的扩张,也来自于智能制造的驱动。
总部位于长沙经开区的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汽菲克”)就是长沙汽车整车企业智能制造的代表。除了冲压、焊装、涂装和总装四大工艺车间外,广汽菲克还建有研发中心、质量中心以及发动机工厂。
2月22日,春节假期刚过,广汽菲克工厂内就开始了紧张的运转,记者在此观摩了一块钢板变成汽车的“黑科技”之旅。
最忙机器人:89秒下线一台新车
钢板的奇幻旅程,始于冲压。
冲压的原理很好理解:下面是模具,中间是冲压件,上面是压力机,上下一挤,就得到了想要的形状。
广汽菲克冲压车间由3条冲压线组成,采用德国先进的舒勒大型压机线。其中,伺服压机线一分钟能冲压17次,是普通压机的一倍,整条生产线仅需3名工人就能完成操作。
经过冲压,钢板变成了一块块车身覆盖件,焊接后成为一辆汽车的框架。
走进与冲压车间一墙之隔的焊装车间内,看到工人并不多,最忙碌的是机器人,以及时不时闪现的激光。
“我们这里的工人单班200个人左右。在同等生产能力下,人数只有普通车企的一半。”余潇楠是广汽菲克焊装工艺工程师,他告诉记者,整个车间有491台焊接机器人,自动化率达到75%,精细焊接全部由机器人完成。2016年,该车间成为我省首个汽车整车领域智能制造示范车间。
隔着保护墙,余潇楠指向工序最复杂的总拼工位。
一眼望去,18个机器人挥舞着手臂同时干活,精准、灵活、有条不紊,49秒就完成了一台白车身焊接。
接下来,记者换好防尘服,与白车身一起进入涂装车间。先经过风淋室,一阵强风过后,灰尘尽落,以确保车间的无尘化。
惊讶的是,在这几乎闻不到涂料的异味。
据涂装工艺师曹忠利介绍,涂装车间内,有44台杜尔机器人进行PVC自动喷涂和面漆涂装。
车身进入密封洁净房,两边的壁挂式机器人就开始工作,80秒就完成了一台车的喷涂。
最后,进入总装车间。这里是四大车间最有人气的。在这里,动力系统、内饰零部件都要完成安装。
AGV同步小车自动跟随着总装线上每一辆车,自动配送物料,供工人取配安装,让一线工人装配效率大大提升,避免了错装风险。
“我们这里,89秒就能下线一台新车。”工作人员介绍。
最精细操作:“世界级制造”
在广汽菲克采访的过程中,记者常能听到“WCM理念”这个词。
WCM字面理解是“世界级制造”,初听以为只是厂家的宣传噱头。
事实上,WCM是一套贯穿于全生产过程的管理体系,涵盖环保、物流、质量等方面,以此提高生产性能、减少污染,确保产品质量。
“WCM也是符合智能制造标准的,智能设备保证的是精细的操作和产品质量。比如在焊装中,广汽菲克采用了激光飞行焊、激光钎焊等先进技术。”余潇楠介绍,“激光焊在不触碰焊点的情况下,以极高的温度瞬间融化两块钢板之间的焊点,使得焊点更加牢固,稳定性高,变形小。”
“机器没有心情不好和疲劳的时候。”所以,在广汽菲克,从车身部件的抓取到定位再到最后的焊接,都是由机器人完成,人工只做最后的检验工作,以及给机器续料、对特定部位补焊等。
在涂胶上,广汽菲克采用了全机器人视觉检测涂胶。通过机器人的“眼睛”和“手”,可以使得整个涂胶过程变得更加均匀、全面。
总装车间的车身与底盘合装,采用全自动机器人自动拧紧,能实时监控采集拧紧数据,确保所有重要工序的紧固力矩合格,保证产品安全可靠……
2017年底,广汽菲克世界级制造学院也在长沙落成。它是菲克集团全球第三家、亚太区首家WCM学院,将为我省培养下一代本土汽车人才。
最强“大脑”:工业互联网和数据
“智能制造,就是由一个最强大脑控制的智能设备群组成的工厂,会自动完成接单、生产、送货等一条龙服务。”总装工艺组长周承志说。
在总装车间,记者看到工厂采用了西门子工业自动化系统,系统中储存的数据在每个智能设备之间游走,成为智能制造的“大脑”,控制着整个车厂的运作。
这让广汽菲克实现了4款车型的共线生产,实现了柔性制造。
“我们每一个部件都有编码,这个编码既能像我们使用的二维码一样被读取,也能被写入。”周承志说。
比如,焊装机器人接到部件后,会首先读取编码所含的车型信息,调取匹配的技术参数,然后根据指令进行焊接,完成后再写入新信息供下一工位读取。当其他车型部件来到时,则根据读取的信息,自动切换为新的技术参数进行焊接。
系统还能进行复杂的数据设定。周承志介绍,例如四轮定位时,每个传感器发射出15条激光打在轮胎的位置,传感器上的摄像头自动捕捉这些影像,虚拟出车轮所在平面。通过坐标、高精度的算法,系统能把前束、外倾角等参数精确计算出来。
“这套系统,实际上就是我们所说的工业互联网、云平台。这些游走的数据,既能对生产发出指令,也能反馈到研发中心和质量中心进行分析,对生产计划作出调整,反过来又改进了产品。”周承志说,这套数字化系统,模拟工厂生产运营,缩短产品从订单到生产的转化时间,提高产品的可靠性,让智能制造更“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