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2017:落实金融三大重点任务 服务湖南经济社会发展

2018-01-23 09:25:51 [来源:华声在线] [编辑:曾晓晨]
字体:【

远眺快速发展中的长沙。周洋 摄

2017年8月24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座谈会在长沙召开,要求坚决落实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为五个强省建设提供有力有效的金融动力。

2017年4月27日,湖南省境外(香港)融资工具推广运用对接会在香港举行, 7家湘企与金融机构签署一系列跨境融资合作协议。

2017年12月1日,奥士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标志着湖南A股上市公司数量突破100家。

2017年7月27日,长银58消费金融公司(为我省首家获批开业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在北京亮相第25届国际金融展。

2017年12月20日,湘江基金小镇运营空间正式启动,将有力助推湖南金融中心发展。

位于湖南湘江新区滨江新城的湖南金融中心,多家金融机构已经入驻。(先导控股供图)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省政府金融办提供)

打击非法集资宣传走进基层社区。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刚刚过去的2017年,全省金融系统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按照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的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重点任务,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金融改革发展的各项决策部署,全省金融业保持了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我们欣喜地看到,金融成为浇灌实体经济之花的源头活水,为加快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提供了丰厚滋养,奏响了经济金融共兴共荣的和美乐章。

这一年,全省金融资源聚焦实体经济稳增长。我省着眼保障经济发展资金需求,开展了“湖南省境外(香港)融资工具推广对接会”等一系列政融企对接活动。2017年,全省金融市场共实现融资7863.57亿元,比2016年多增1406.9亿元。其中,新增贷款4317.7亿元,直接融资3444.59亿元、保险资金入湘101.28亿元。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突破3万亿元大关,达到3.19万亿元,同比增长15.7%,快于全国平均水平3.6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国第4位。全年全省新增上市公司17家,首发融资70.27亿元,为历史最好水平。到2017年末,我省境内外上市公司达到116家,其中境内上市公司101家,首次跻身全国前10位;新增43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湖南股交所新增挂牌企业641家,累计挂牌企业达3221家,挂牌家数排全国第8位、中部第2位。全省保费收入跨越千亿关口,达到1110.2亿元,同比增长25.24%。

这一年,全省金融深化改革交出亮丽成绩单。我省首家消费金融公司开业;“一县两行”加速推进,8家农商行开业、16家村镇银行批复开业,全省开业农商行、批复开业村镇银行分别达到101家、56家;成功引进恒丰银行、台湾合作金库银行、浙商银行来湘设立分支机构。湘江新区金融中心建设加速推进,湘江基金小镇初具规模,金融资源聚集能力日益增强;长株潭城市群金融改革稳步推进;沅陵县承担的国家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改革试点、浏阳等3县市承担的全国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和新田等8县市承担的全国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等一批国字号金融改革试点步疾蹄稳;普惠金融纵深发展,金融精准扶贫润泽民生,群众对金融服务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提升。

这一年,全省金融工作氛围呈现新气象。我省继续举办领导干部金融知识研修班,共有300余名地方金融管理干部参加培训;金融挂职干部积极发挥作用,带动全省各级领导干部抓金融工作的意识不断增强,驾驭金融工作的能力不断提升。全省大力开展互联网金融和交易场所风险专项整治,全方位、多层面开展防范、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有力地维护了地方金融秩序稳定,守住了不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深入开展金融创安活动,持续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全省投融资环境进一步优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纵观过去、当下与未来的历史演进,通览国家、政党、民族的沉浮兴衰,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国家表达、民族表达,彰显着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洞察历史的睿智、创造历史的担当。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唯有弄潮儿能永立潮头。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唯有奋斗者能乘势而上。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加快“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建设的重要一年。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全省金融系统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和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眼服务实体经济,积极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扩大社会融资规模,优化资金投放结构,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努力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围绕服务高质量经济发展,以发展产业金融为重点,扎实推进关键性金融改革任务,着力健全地方金融主体,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金融服务;注重防控金融风险,加强地方金融监管能力建设,织牢地方金融安全防控网,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实现金融业自身发展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双提升,为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提供更加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省政府金融办)

① 金融各项指标迈上新台阶

【关键词:信贷主渠道作用凸显】。我省加强与国家金融管理部门和各金融机构总部沟通联系,积极争取信贷规模。充分发挥考评奖励和风险补偿引导作用,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我省的信贷投放。到2017年12月末,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67万亿元,比年初新增4732.6亿元,同比增长11.3%,增速居全国第5位。各项贷款余额突破3万亿元大关,达到3.19万亿元,同比增长15.7%,快于全国平均水平3.6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国第4位。全年新增贷款4317.7亿元,同比多增1007.3亿元。

【关键词: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拓宽】。2017年我省企业共实现直接融资3444.59亿元。其中:首发上市融资70.27亿元,上市公司再融资542.50亿元,企业债券融资421.2亿元,公司债券融资227.95亿元,中期票据融资226.70亿元,短期融资券融资299.50亿元,定向工具融资448.60亿元,新三板股权融资22.19亿元,四板市场融资55.03亿元,信托融资800.99亿元,私募股权投资170.98亿元,其他形式融资158.68亿元。

【关键词:保险保障能力大幅提升】。我省主动拜访了人保资产、人保投控、泰康保险集团、国寿资产、安邦资产等大型资产管理公司和太平资产、平安资产、长江养老等多家保险投资机构,积极推介我省拟融资重大项目,加强对已达成投资意向的保险资金运用项目的跟踪推进,定期与投融资、担保方沟通,大力推动项目落地。泰康集团旗下泰康之家养老项目已在长沙梅溪湖落地,前期拟投资25亿元。2017年,全省共落地保险资金101.28亿元。2017年全省保费收入跨越千亿关口,达到1110.2亿元,同比增长25.24%,保费规模居全国第11位。为全省提供保险保障超过56万亿元,赔(给)付支出达376.7亿元。在2017年6月份我省暴雨洪涝灾害中,我省保险业赔付支出6.1亿元,其中巨灾保险累计支付赔款1.12亿元,彰显了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的作用。

② 服务实体经济提升新水平

【关键词: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去产能:2017年12月末,全省煤炭、钢铁等重点去产能行业中长期贷款比年初下降19.5亿元,同比多降1.4亿元。支持去库存:全年全省个人住房消费贷款同比增长28.1%。支持去杠杆:省政府金融办推动浦发银行、建设银行等多家银行参与了华菱集团降债增效基金工作,推动湖南资产管理公司参与了湘投金天科技集团国企债转股试点等。支持降成本:进一步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规范收费行为,减少企业融资中间环节。支持补短板:到2017年12月末,全省新增小微企业贷款 1702.6亿元,同比多增582亿元。新增涉农贷款1511.7亿元,同比多增346.6亿元。

【关键词:服务重大战略、重点工程、重点产业】。到2017年12月末,全省基础设施类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2.1%,快于全部贷款余额增速6.4个百分点;工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8%,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全年银行机构共承销发行地方政府债券1217.4亿元、棚改房贷款新增612.7亿元。全省有15家次上市公司完成并购重组,涉及资产金额590.51亿元,促进了产业整合和转型升级。

【关键词:服务培育新增长动能】。2017年,我省推动银行尝试投贷联动业务,加大科技投入,贷款新增66.9亿元,增幅为32.7%。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投入,贷款余额673.3亿元,新增94.6亿元,增速13.8%。支持消费扩大升级,全省消费贷款余额7250.7亿元,较年初增加1619.3亿元,增速31.8%。

【关键词:服务民生改善】。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我省扶贫攻坚支持力度。引导3家证券公司和8家异地证券营业部与我省13家贫困县结对帮扶,开展金融、产业和智力扶贫。到2017年末,全省大病保险参保人数5570余万,开办以来累计赔付62.99万人次,赔付总额32.57亿元,城乡居民保障水平普遍提高了10个百分点。

③ 资本市场建设实现新跨越

【关键词:湖南境内上市公司数量首次进入全国前十】。2017年我省新增上市公司17家,首发融资70.27亿元,无论是新增上市公司数量,还是融资额度,都创新高。其中:绝味食品、中广天择等2家在主板上市,泰嘉股份、盐津铺子、高斯贝尔、道道全、长缆科技、科力尔、宇环数控和奥士康等8家在中小板上市,华凯创意、飞鹿股份、国科微、岱勒新材、九典制药、宏达电子和科创信息等7家在创业板上市。到2017年末,我省境内外上市公司达到116家,其中境内上市公司101家,首次跻身全国前10位,超过湖北,列中部省份第2位,创历史最好水平。

【关键词:上市后备资源不断扩容】。2017年,全省共有275家企业进入省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入库企业中,先进装备制造业72家、农业及食品加工业42家、医药及医疗器械28家、新能源及新材料17家、节能环保11家、文化旅游及传媒、信息产业18家。先进装备制造业、新能源及新材料等7个行业的企业占比超过三分之二,符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

【关键词:湖南赴新三板挂牌企业增多】。我省积极支持暂不具备A股上市条件的优质企业到新三板挂牌融资。2017年,我省新增43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我省新三板挂牌企业达239家,居全国第13位;年度股权融资22.19亿元,同比增长23.76%。

【关键词:区域股权市场功能进一步发挥】。2017年,湖南股交所新增挂牌企业641家,累计挂牌企业达3221家,挂牌家数排全国第8位、中部第2位;实现股权和债权融资55.03亿元,同比增长27.38%;此外,还帮助企业实现股权质押融资51.63亿元。省政府金融办大力支持湖南股交所全力打造为“湖南省中小微企业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推动其与沅陵县、湘阴县政府等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在吉首、茶陵等12个县市开展了服务周活动;对接政府、园区、商协会和中介机构,强化培训咨询服务,设立了线上投融项目对接平台——“投融直通车”。全年培训企业250多家、企业高管620余人,完成企业路演10多次。

【关键词:私募股权行业得到较大发展】。2017年4月,省政府金融办和省工商局联合出台《关于促进私募股权投资行业规范发展的暂行办法》,在全国率先放开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备案登记。截至到2017年末,共有283家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办理备案,包括188家私募股权基金管理机构和95家私募股权基金,其中备案以来新设机构172家。我省私募投资机构对省内实体经济投资170.98亿元,比上年多投145.81亿元,为企业降杠杆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④ 金融改革创新激发新活力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改制工作全面完成】。我省坚持“一社一策”,大力推进农村信用社改制工作。积极支持浏阳等27家资金实力强、经营管理好的农商银行向经济欠发达地区28家拟改制机构投资参股18亿股,出资33.8亿元。湘潭农商银行控股组建了沅陵农商银行。积极引进湘投控股、现代投资、先导投等外部战略投资者参与改革,3家机构共对18家农商银行参股23.3亿股,出资45.8亿元。引进广州农商银行以控股方式参与株洲县联社改革。2017年,全省新开业农村商业银行8家。到2017年末,全省农商行达到101家,基本完成县域全覆盖。

【关键词:村镇银行设立取得新进展】。我省通过“两条腿走路”的方式,着力破解村镇银行主发起人缺乏的难题。一方面,引进有实力的外省银行来湘发起设立村镇银行;另一方面,积极推动省内发展较好的法人银行机构发起设立村镇银行。2017年,全省新批复开业村镇银行16家。到2017年末,全省批复开业的村镇银行达到56家。

【关键词:普惠金融深入发展】。我省出台了《关于推进我省普惠金融发展的实施方案》。同时,在优化修订原有金融机构融资考评奖励资金办法的基础上,出台了《湖南省金融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明确提出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资金、保险风险补偿专项资金、小额贷款公司风险补偿资金、融资担保风险代偿补偿专项资金、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等六项专项财政资金对接普惠金融发展,为进一步提高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质效提供了激励措施。我省有11个市州启动了金融精准扶贫示范区创建工作。到2017年12月末,全省8个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县(市)贷款余额12.5亿元,支持2718个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生产;3个农房抵押贷款试点县(市)贷款余额39.2亿元,惠及2.76万户农户。带动非试点地区发放农地、农房抵押贷款1.6亿元和38.6亿元,试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全省已设立金融扶贫服务站6923家,实现对省内所有贫困村的全覆盖。通过金融扶贫站,全省基础金融服务覆盖了74.6万户、249.5万贫困人口,累计发放贷款180.7亿元。

【关键词:长株潭城市群金融改革继续深化】。我省对2013年9月《长株潭城市群金融改革发展专项方案》获批以来的金融改革发展情况开展了评估,省政府领导带队赴中国人民银行作了沟通衔接。截至2017年12月末,长沙、株洲、湘潭三市存款余额2.25万亿元,比年初增长9.41%;贷款余额1.9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3.69%。我省出台了《关于促进绿色金融发展的实施意见》,积极推进绿色金融发展。为了进一步深化长株潭城市群金融改革,目前我省正在拟订《长株潭城市群金融改革发展专项方案实施细则》。

【关键词: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逐步建立】。2017年3月6日,省政府印发由省政府金融办代拟的《关于促进融资担保行业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湘政发〔2017〕7号)。《意见》是指导和促进我省融资担保行业健康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提出构建“一个体系和四个机制”:一个体系即“覆盖全省的融资担保组织体系”,四个机制即“资本补充机制、代偿补偿机制、风险分担机制和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着力解决行业体系不完整、定位不明确、资本金不足、流动性短缺、风险控制缺失五大问题。目前,省农业信贷担保公司改组工作已经完成,省担保集团组建工作推进顺利,全省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体系建设有序推进。

⑤ 金融产业发展积蓄新势能

【关键词:湘江新区金融中心集聚能力提升】。《关于加快湖南金融中心建设的若干意见》正在抓紧出台;三湘银行已经入驻湘江新区滨江金融中心正式营业,吉祥人寿、长沙银行等一批金融机构拟入驻湘江新区滨江新城。2017年7月,“湘江基金小镇”正式挂牌。12月,湘江基金小镇运营空间正式启动。至2017年末,有52家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入驻湘江基金小镇,管理资金规模932亿元。湘江基金小镇已经产生了一定的集聚效应。湘江新区金融中心作为今后承接长株潭城市群金融改革试点项目的主平台,对金融资源的集聚效应开始逐步显现。

【关键词:我省首家消费金融公司开业】。2017年1月24日,湖南长银58消费金融公司开业。这是全国第19家、湖南省首家获批开业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标志着湖南省金融领域改革在“消费金融”这种非银行金融机构方面实现了零的突破。

【关键词:引进和筹建一批金融机构】。我省成功引进恒丰银行、台湾合作金库银行、浙商银行等3家银行机构来湘设立分支机构,除浙商银行正在寻址,其余两家均已开业。

【关键词:融资担保、小贷行业稳健发展】。2017年,我省新设融资担保公司 6家。截至2017年12月末,全省共有融资担保机构209家,注册资本373.19亿元,在保余额493.44亿元,平均放大倍数1.24倍。我省经严格审批,新设立了湖南平安普惠、长沙五八、湖南中和农信、常德德源等一批专业化、特色化小额贷款公司。全省新开业小额贷款公司7家。到2017年12月末,全省小额贷款公司达到217家,注册资本196.58亿元。到2017年12月末,全省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余额169亿元。

⑥ 金融风险防控取得新进展

【关键词:工作机制逐步健全】。全省从省到县形成了各级地方政府对本行政区域金融风险防控工作负总责,行业主管部门分头履行“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和“管行业必须管风险”工作职责的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关键词:风险排查持续深入】。我省坚持打早打小,早防早治,制定了《湖南省非法集资监测预警信息报送制度》和《湖南省非法集资举报奖励暂行办法》,对监测预警工作进行了制度化规定,加强资源信息整合、明确部门职责;积极探索多部门联合执法的新模式,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对涉嫌非法集资线索主动采取措施,积极化解风险;对投资公司、投资理财、非融资性担保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网络借贷、民办教育机构、养老机构等重点领域,定期进行拉网式排查,严格控制和防范非法集资行为,努力把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2017年,组织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涉嫌非法集资风险专项排查活动。

【关键词:宣传教育力度加大】。2017年,全省共计出动宣传车3349辆,发放宣传单册283万份,制作宣传海报、展板、横幅24.8万个,发放宣传品22.7万份,报纸杂志宣传492次,电视广播宣传577次,网络媒体、自媒体宣传2.2万次,发送宣传短信1000万条。针对非法集资活动向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蔓延的趋势,重点加强了农村地区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推动我省农村地区防范非法集资意识明显增强。

【关键词:专项治理取得实效】。通过成立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推行领导包案、开展陈案处置巡查督导等方式加快案件处置。我省继续保持对非法集资的高压态势,立案数量和涉案金额下降;扎实推进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和交易场所清理整顿工作,使一批违规机构退出市场,净化了市场环境;积极做好各类金融信访维稳工作,守住了不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和大规模群体性事件两条底线。

⑦ 金融环境建设获得新成效

【关键词:金融政策逐步健全】。2017年,我省先后出台了《关于促进融资担保行业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民间融资机构规范发展的意见》《关于推进区域性股权市场规范发展的意见》《关于促进私募股权投资行业规范发展的暂行办法》《关于促进小额贷款公司持续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我省金融支持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我省普惠金融发展的实施方案》《促进绿色金融发展实施意见》等文件,为全省金融改革发展提供了重要政策支持。

【关键词:金融创安深入开展】。2017年,我省新增蓝山、凤凰、洪江市等3个县市为省级“金融安全区创建工作达标单位”。到2017年末,全省省级“金融安全区创建工作达标单位”达到31家。

【关键词:信用环境日益改善】。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稳步推进。信息归集、应用、共享范围逐步扩大,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初步形成,社会诚信氛围日渐浓厚。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向纵深发展,开展信用评价69.3万户,实现了20个国家级贫困县自助查询服务全覆盖。

撰文:王伟华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