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长跑”带富椒农
湖南日报记者 胡宇芬
通讯员 张天教 任彬彬
1月15日晚,湖南省农科院蔬菜所副研究员周书栋飞往三亚南繁基地,继续辣椒育种研究。其中5亩地,是他专门为国家级贫困县——泸溪县的地方特色品种“玻璃椒”改良而准备的。
从长沙到泸溪的兴隆场镇等辣椒主产区,一路大巴需要7个多小时。这条路,周书栋已跑了9年。从2009年起,他一直担任驻泸溪县的省科技特派员,每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停留在那里。
引进蔬菜优良品种、推广蔬菜生产技术,是周书栋年复一年干的活。其中分量最重的,当属“辣椒行动”。
泸溪辣椒种植历史已有300多年。近年来,年种植面积达5万多亩。当地有个说法,大多数农家孩子的读书钱就是靠种“玻璃椒”得来的。但由于农户繁种技术落后和田间管理粗放,“玻璃椒”退化严重,产量越来越低,种植效益越来越差。
周书栋的“辣椒行动”,是从引进“博辣红牛”“博辣红帅”等优良杂交辣椒品种开始的。
“邹学校院士团队培育的这几个杂交辣椒品种,是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首选品种。”周书栋回忆,为了让椒农接受,当初还动了一番脑筋,多次带领辣椒种植大户去长沙、山西等地考察辣椒产业,反复给农民“洗脑”,还进行了一场对比试验。
那是2011年,周书栋在泸溪县兴隆场镇、小章乡、永兴场镇分别选择了3块地作为“博辣红牛”示范田,各占1亩多地。旁边,就是“玻璃椒”的地盘。经过大半年的生长,应邀前来观战的县农业局专家和椒农们,心里有了数。
论抗性,“博辣红牛”基本没死苗,“玻璃椒”的死苗率则达到百分之十几。
论外表,“博辣红牛”果型顺直,果表红艳亮丽。
论成熟期,“博辣红牛”比“玻璃椒”早熟半个月。那半个月里卖的是独家,价钱比大量上市时每公斤贵2到4元。
比赛结果成了点燃椒农热情的“星星之火”。第二年,“博辣红牛”种植面积扩大到500亩。如今,全县已稳定在5000亩,每亩可增收2000元。
2015年,邹学校院士团队培育出了新品种“博辣15号”。周书栋说,2016年在泸溪县推广,次年迅速扩大到3000亩,每亩产值有8000多元。椒农们好开心。
有了好品种,还要好栽培。改变种植习惯也不容易。
起垄是辣椒种植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当地的椒农出于习惯,加上盘算成本,起垄的高度远远小于技术要求的高度。怎么办?讲课、放PPT、发资料,作用不大。周书栋就在下雨天去基地转悠,时不时拔出几棵不合要求的垄中栽种的辣椒苗子给椒农们看。因垄位低,这些辣椒苗子的根部长期被水淹没,都坏了。椒农们“觉醒”了,起垄的高度也慢慢达标了。
当地辣椒传统育苗方式为一家一户分散育苗,易遭寒流袭击而导致秧苗死亡。2008年的冰灾,曾给椒农们带来巨大损失。周书栋针对泸溪的气候特点和种植习惯,制定了辣椒集约化育苗技术方案,并在“玻璃椒”的起源地兴隆场镇甘田坪村进行试点,解决了多年来制约辣椒大面积种植的育苗问题。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杂交辣椒新品种和新技术的推广也越来越顺利。周书栋又回到了对“玻璃椒”的改良中。2016年他选育出的“玻璃椒1号”,在泸溪县种植总面积达到3.8万亩,有的地区亩均收入超过万元。
■链接
科技特派员制度是深入总结基层实践、科学深化提升、大力倡导推进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农村工作机制创新。1999年发轫于福建南平市,2002年起在全国推广试点。2016年国家出台《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若干意见》,科技特派员工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2005年以来,湖南省科技厅配合省委组织部大力开展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专项行动,每年组织4000多名科技特派员深入农村基层一线,围绕当地产业和科技需求,与农民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带技术、信息开展创业和服务,有力推动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形成了科技人员深入农村开展创业和服务的有效机制,为精准脱贫作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