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大型主题报道

十九大代表粟田梅:“让乡亲们都享受到侗锦带来的红利”

2018-01-04 11:14:16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黄煌 彭丽霞 曾照利] [编辑:曾晓晨]
字体:【

党的十九大代表、侗锦传承人粟田梅。

华声在线1月3日讯 (记者 黄煌 实习生 彭丽霞 曾照利)侗族织锦是侗族的民间手工艺品,以前,它们是藏在深山的瑰丽宝藏,是侗乡人民传递情谊的生活所需。现在,依靠着侗锦,一条脱贫致富路正在不断开拓。在湖南省巾帼巧手创业就业孵化基地授牌活动上,十九大代表、侗锦传承人粟田梅分享了如何带领与发动妇女进行巧手脱贫、通过手工编织实现增收等方面的“创富经验”。近日,她接受华声在线记者采访时表示,“全村预计在2018年底全部脱贫,要让乡亲们都享受到侗锦这个古老技艺带来的红利。”

小小侗锦织就脱贫致富路

粟田梅,53岁,通道侗族自治县牙屯堡镇文坡村党支部书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侗锦织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党的十九大代表。

侗锦是一种古老的织锦工艺,编织流程极为复杂,全靠人工编织。12岁时,在母亲的熏陶下,粟田梅便掌握了侗锦织造技艺。粟田梅的技艺高超,侗锦作品栩栩如生。与此同时,侗锦技艺却面临失传的危机。

“侗锦这门技艺已经传承了两千多年,如果在我们这一代失传,那就太可惜了”,粟田梅说。上世纪80年代,村里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赚钱,几乎已经没有人再做侗锦了,她不顾家人的反对,坚持编织侗锦,因收入不稳定,织机还差点被丈夫烧毁。

粟田梅的坚持没有白费,侗锦技艺成功地申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粟田梅也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侗锦织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2009年,在政府支持下,粟田梅成立雄关侗锦坊,把外出打工的姐妹们都叫了回来,还把侗锦织造技艺免费传授给当地妇女。“开始的时候有些人不愿意回来,他们在外面打工的话,工资有一两千,但我和她们说,回来的话也有那么多工资,而且还能照顾家庭。”慢慢的,回乡的姐妹们越来越多。在粟田梅的组织下,侗锦坊先后培训了200多名织锦爱好者,带动400多人进行侗锦生产。侗锦产业的发展让老百姓尝到了甜头。她介绍,“这些妇女年收入最高超过3万元,平均年增收5000多元,同时我还帮助村民开办起了家庭侗锦编织坊。”

2011年,47岁的粟田梅被党员推选为枫香村党支部书记, 2016年,枫香村等5个行政村合组并村成为文坡村,粟田梅为文坡村党支部书记。如今,文坡村及周边侗乡4000多人依靠织锦走上了致富之路。2014年,粟田梅所在的文坡村有贫困户168户,“现在通过侗锦已经成功地脱贫了106户,而剩余的62户也计划在2018年底全部脱贫,要让所有人都享受到侗锦这个古老技艺带来的红利。”

侗锦技艺传承需要更多有文化的年轻人

“我作为十九大代表去人民大会堂,近距离地聆听习近平总书记作的报告,这是份难得的荣誉,是党组织的培养和教育的结果。”谈到参加党的十九大,粟田梅感触很多。她说:“最深切的感受就是党中央高度重视扶贫工作。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我的愿望就是想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让全体村民都过上好日子。”

同时,作为来自基层的十九大代表,粟田梅也有了新的期望。她期望下一步,“政府有资金能够支持吸引高层次的人才来到侗锦行业。”她举例,“像那些年轻人,读到了研究生博士的去外面去做研究,可能会有几千上万的月收入。如果他们有兴趣的话也可以来研究我们这个侗锦技艺,我们也可以开到那么高的工资,吸引他们过来研究就好了。”

她说,“国家要强大起来,靠的是教育,侗锦要延续下去也要重视传承人的知识教育。侗锦的传承仅靠我这一辈人是不行的,我希望能吸引更多有知识有能力的年轻人来学习侗锦织造技艺,把侗锦织造技艺永远的传承下去。”

相关专题: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