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新潇湘八景艺术之门

2017-12-22 10:59:03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龚旭东] [编辑:蒋俊]
字体:【



刘应雄作品



刘应雄,号九嶷山人、枫林斋主,1963年生于湖南宁远。自幼酷爱绘画、书法,美术科班出身。1986年开始从事山水画创作和中西美术理论研究,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美展获奖并被收藏。2010年获得“湖湘画坛十大年度人物”。2012年在长沙举办“刘应雄新潇湘八景中国画展”。现为湖南省美协会员、湖南省中国画学会理事、文萃报美术馆馆长。

龚旭东

宁远籍画家刘应雄,生长于潇水之源九嶷山下,钟情山水,研习水墨山水多年,于斯道孜孜以求,近年来更立志以“潇湘八景”为创作主题,力求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所突破与创新。其心可佩,其志可嘉。

历代画潇湘八景,多为造心境而写意趣,少有以八景实景为依凭者,应雄决意以此为切入口,立足于潇湘八景实地写生,从实景中汲取原型养分,“从生活中寻找纯正的真山真水”,创作并建立新的“潇湘八景”艺术样式。为此,他对湘江全流域进行考察,反复观察、写生、分析自己生于斯、长于斯、心系于斯的山水景观,力求搜尽奇峰打草稿。心诚力至,必有所得,他观察到潇水发源地的山形、瀑布、云烟与湘水发源处的山形、瀑布、云烟颇有不同,他揣摩八景实际景观的各自个性特征与水墨技法、表达要素的关联与分别,他力求在现代化浸染后的实景里仔细体味、寻觅、还原八景的地形风貌特质,寻求用不同的笔墨技法、构图等进行表现。应雄为人实在,画风踏实沉稳,写实意味较为浓厚,典型的老实人做扎实事,他走实景创作“潇湘八景”之路,可谓得其所哉。事实上,在这一过程中,应雄也自觉不自觉地同时开始了对自己以往山水画创作的突破与超越,在我看来,这对于作为艺术家的应雄才是更有意义和价值的。

对于艺术,艺术家必须诚实于内心,而笔墨则切不可太老实。我素来认为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是“得意忘形”,以形传神、形神具备固为要事、妙事。但是,得其意而忘其形,进入艺术创造的自由王国,方能由技入艺,由艺入道。这当然是艺术境界修为上的大难事,然而即使不能至,也必须心向往之。应雄以往的创作多注重写实塑形,疏于空灵写意,神、气充足而韵致、意趣稍显不足,且所写画面中多置房舍亭塔等建筑及渔船、鸥鸟、人物等,致使山水景象难以向画外悠然延展,限制和凝滞了画面的意境与格局,因此,对于应雄这种性格气质和创作风格习性的山水画家,能“实”更须能“虚”,擅加法尤需善做减法。可喜的是,应雄通过湘江流域的实地写生,外师造化,在笔墨、造型、构图、意境等诸方面都已开始有所突破,他2012年以来创作的潇湘八景题材作品及其他作品中,已多有变化、精简化笔墨之作,开始增益空蒙灵动的意趣,如《江天暮雪》《渔家夕照》《空中田园》《秋韵》《春到九嶷山》《武陵春色》及一批扇面、瓷画等。尤可喜者,是《潇湘八景》八条屏,能浓缩八景,总成全貌,又各具其旨、其妙,大气,苍茫,雄浑,是应雄探索重启“潇湘八景”传统、于湘江实景写生后集大成之作,亦可谓新时代“潇湘八景”创作不可忽视的新起点。它既是应雄对自己以往数十年水墨山水创作的总结,又是开启他新一重艺术境界的起点。更令人欣喜的,是他的四条屏《苍严老柯蟠龙藤,乃知造化无穷尽》,它对应雄以往的水墨创作实行了真正的超越。

应雄已经且将继续进行他的潇湘实景写生和新“潇湘八景”创作。我想,“搜尽奇峰”仅仅是为了“打草稿”,而只有打出众多的草稿后,才能开始进入到真正的艺术创造境地里去。《潇湘八景》八条屏和《苍严老柯蟠龙藤,乃知造化无穷尽》四条屏,还仅仅只是最初的“草稿”而已。应雄要走的路还很长、很艰难,必须不断地突破自我,超越自我。

古代的“潇湘八景”图多属写意,而写意或曰造境写心实乃中国画、特别是文人画之本质特征,且“潇湘八景”之景从一开始就并非确切的实指,大抵多是一种心绪情思意境的外化与景象映照,故太求“落实”,必反失其旨。因而,实景写生只是突破明清以后只师古人、不师造化的山水画积习,让“心源”获得更加丰厚基础的一种手段与路径,绝非目的本身;应雄的新“潇湘八景”创作如何承继、发展写意写心、传统,同时和谐、平衡地加入八景的实景元素,开拓出新的“潇湘八景”艺术前景?如何回归、重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中国画传统,开拓新的绘画空间与艺术可能性?这是应雄和新一代中国画艺术家们的责任与使命。

相关专题:立意潇湘 放眼世界——走进刘应雄的山水画境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