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位列“全国十大污染城市”,摇身要变生态新城
株洲清水塘“变城计”
由株洲大道入株洲,经石峰大桥过湘江,对岸的景致已完全不同:原来林立的烟囱、高炉不见了,映入眼帘的是广阔平整的土地,以及拔地而起的商住高楼、新型厂房。
这里是株洲清水塘,湖南曾经最为有名的老工业区、污染区。如今,一次动力强大、极富情怀的“变城计”持续推进。这里的一切正逐渐变得清新、明亮起来。
腾笼换鸟绘新城
清水塘曾是一幅绚烂的“画”。作为国家“一五”、“二五”期间重点布局的老工业基地,清水塘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形成以冶炼、化工、建材为主体的三大支柱产业,发展高峰期年产值达256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达30%,近60年来累计上缴国家利税480多亿元。
然而,由于长期粗放式发展,清水塘地区基础设施老化、落后产能集中、环境污染问题十分突出,株洲因此曾在2003年、2004年连续两年被国家环保部列为“全国十大空气严重污染城市”。
进入21世纪,以全新技术革命为核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汹涌而来。锐意进取的株洲人决定翻过昨天的功劳簿,重新绘制一张美丽的图景。
随即,清水塘启动转型升级。今年初,株洲市清水塘老工业区搬迁改造攻坚大会进行全面工作部署,吹响了“冲锋号”。
根据计划,今明两年清水塘共需关停搬迁153家企业,今年计划关停的148家目前已关停147家,昊华化工已签订土地收储协议,年内将关停到位。
清水塘的搬迁并不是将企业一关了之,变成一座空城,而是重塑一座新城。
最近几天,在新建的株洲轨道智谷工业园内,湖南博羿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建设正热火朝天。该公司借搬迁的契机,淘汰了原先高能耗、高污染的项目,实现了企业的转型升级。
目前,清水塘企业搬迁改造已经落实有意向转移转型的61家企业选址,其中落实在市内的51家、市外10家。
根据已定的规划,未来的清水塘主要定位为工业文化旅游休闲、科技创新、口岸开放“三大产业功能”,将打造工业文化旅游休闲、科创园、物流园、临山居住区四大建设板块。清水塘老工业区将脱胎换骨,变为现代生态科技新城。
青山绿水谋福祉
清水塘老工业区搬迁改造既是转型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改善民生的现实选择。
2011年,霞湾港重金属污染治理工程启动,完成底泥治理,将厂矿的工业废水截留到废水处理厂。如今,清水塘霞湾港大变样了,原先被称为“变色龙”的港口不见了,映入眼帘的是流水清澈、生机盎然。
清水塘老工业区存在着大量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建的宿舍楼,老旧小区、城中村、棚户区扎堆。安居是民生大计。该市启动的1.3万户棚改避险安置,已完成棚改征拆12000余户,片区内住房困难家庭将告别破旧、低矮、简陋的住房,搬进宽敞明亮的住宅小区。
在企业搬迁改造的同时,以“一桥一塘四路”为重点的新城建设正在加快推进。目前,株洲铜塘湾保税物流中心(B型)通过验收,环保大道已经竣工通车,物流西路、疏港大道正在建设,清水塘城市公园已初具雏形。
“再过十年,清水塘将是一座生态新城。”株洲市石峰区区委书记张建勇对清水塘的未来充满信心,“一个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清水塘,正从理想变成现实。”
记者手记
生态新城指日可待
清水塘,一个质朴而富有诗意的地方。她曾碧波荡漾、水欢鱼跃,也曾钢铁林立、汗水挥洒,担负起工业强国的神圣使命,成为工业株洲发展的引擎和名片。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命题。智慧、勇敢的人从来不会囿于过往,即便最艰难的当下,也会坦然处之。清水塘老工业区的搬迁改造绝非易事,其庞杂的困难以及艰辛,只有置身其中才会深刻感受。
火车头精神赋予了株洲人勇往直前的魄力与胆识。短短2年,老厂搬走,新企引进,污染逐散,新城渐立,一个崭新的清水塘已迎面而来。
水润万物。在共和国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她已然转身,露出倾城的笑容。
■记者 李永亮 通讯员 朱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