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花妙笔绘胜状——岳阳市规划局推进“品质岳阳”建设纪实

2017-12-22 07:20:32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王晴 徐典波] [编辑:蒋俊]
字体:【

生花妙笔绘胜状

——岳阳市规划局推进“品质岳阳”建设纪实

环南湖旅游交通三圈(图片由岳阳市规划局提供)


王晴 徐典波

从无到有,这里的首条城市环线来了,大交通格局其势已成;

从丑到美,这里的河湖连通让水活起来,东方威尼斯之城雏形初现;

从少到多,这里引来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潮,城市标志性建筑如雨后春笋生长;

从江到海,这里是拥有6个国家级开放平台的地级市,湖南对外开放“桥头堡”的美名传天下。

这里是岳阳!它正瞄准“国际范”,大踏步打造生态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标杆,长江流域区域性中心城市已呼之欲出。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宜居城市百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十大活力休闲城市、中国十佳绿色城市……各种国字号金字招牌接连花落岳阳。

这一切,源于“品质岳阳”建设。近年来,作为布局谋篇的岳阳市规划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顺势而为,大手笔、高起点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稳步提升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一幅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的巴陵胜状正徐徐展开!

新气象

——由表入里,扣好城建“第一粒扣子”

“规划规划,拿笔画画,上墙挂挂。”原来在岳阳一些市民眼里,城市规划和寻常百姓不搭界,甚至有些误解。但现在,岳阳市民却对城市规划有道不尽的感慨。

不少岳阳人知道,以往从湖滨出发,到岳阳火车东站,需走南津港大堤,然后穿过主城区。“如今,这条老路线要改了!”市民李意和欣喜不已,临湘至湖滨公路即将全线贯通,首条城市环线已成气候,原本需50分钟的车程,现在仅需20分钟,将缓解主城区交通压力。

好的城市规划是公众参与规划出来的。去年底,岳阳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胡忠雄到岳阳履新,首先就“盯上”交通拥堵等城市规划发展问题,在多次调研、多方征求市民意见后主持召开会议,强力推进园区建设、交通建设、港口建设、脱贫攻坚“四大会战”。岳阳市规划部门请专家反复论证,制定了与“品质岳阳”建设有关规划方案。“我们老市民没少提意见。”感到被尊重的李意和感慨,市民从城市规划的“局外人”转向了参与和监督者。

规划,被称为城市建设的“第一粒扣子”。相较于以往城市规划中长官意志,如今岳阳的城市规划却更接地气。这种变化被当地民众称为城市规划中的“新气象”。

“新气象”如何“炼”成?“作风转变要由表入里!”岳阳市规划局领导班子用行动作答:坚决落实党组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做到重大问题集体讨论、集体决策;坚决落实“一把手四个不直接分管”、“一把手末位表态”等制度;加强对总规修改、名城保护、河湖联通、禁拆治违等四项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进行集体研究决策。

一套套组合拳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他们把党风廉政建设纳入总体工作布局;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干部“一岗双责”责任清单;制定考核细则,将党风廉政建设纳入绩效管理。

一个个新举措向简政放权要“效益”。该局将“规划讲堂”系列讲座常态化,提升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着力推进“两集中、两到位”行政审批改革试点,形成了一套完善的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流程;在规划行政许可过程中,对重点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压缩审批时限,经验在全市推广。

“习近平总书记说,城市规划建设做得好不好,最终要用人民群众满意度来衡量。”岳阳市规划局负责人信心满满,要让每一位在岳阳生活工作创业的人知道,岳阳的未来在哪里。

新作为

——由浅入深,“绣”出城市品位

机会总眷顾有准备的人。去年底,国务院批复《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中提出,支持岳阳建设国家级区域中心城市。岳阳市出台《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修改》,按城市人口200万人,200平方公里规模设计,迈上“品质岳阳”建设新征程。

城市建设要有规划,更要有定力和远见。

重建无法“重负”的南湖大桥仅100余米长,在市民眼里不过是座小桥,岳阳规划部门却把它看成“大事”。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市规划局多次组织专题会议,请来国内专家论证,形成规划方案:让桥下水路更顺,让环南湖旅游交通三圈贯通,让桥上车流更畅,让来往市民可观景休闲,方案实现了与岳阳市城市总规、城市路网、人文地理完美融合。

景观之桥,希望之桥,和谐之桥……南湖大桥还未通车,就引来各界好评。“城市规划的品质直接影响到这座城市的品质,体现规划者的思想深度、理念高度和人文情怀。”岳阳市规划局负责人表示,“城市规划建设,该像绣花一样精细!”

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须有我。为提升城市品位,今年来,岳阳市规划局用“绣花”精神打出一套组合拳:

在《岳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2017年修订)》编制中,有了全新的城市定位:区域中心城市、湖南门户城市、生态示范城市、滨湖人文城市。

对于岳阳市中心城区河湖水系连通综合规划,明确提出将构建中心城区滨水游憩网络,营造滨水公共空间带动城市更新,实现流域的综合治理,达到水系“连通、水清、岸绿、宜居”目标。

在《岳阳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2017—2030)》纲要提出,将以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中三角地区及湖南省开放门户为目标,准确定位综合交通体系的发展方向。

岳阳给发展规划戴上“紧箍咒”。今年来,该市出台了第一部地方性法规《岳阳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起草的《岳阳市城市规划区山体水体保护条例》已获省人大常委会批准,计划明年5月颁布实施,将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指标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相关规划。

与此同时,岳阳正借助新建市规划电子三维会商室,着力推动规划评审实现实景研判,更好进行科学决策。

城市建设,布局均衡,景致优美;幸福家园,功能完善,花团锦簇;园区壮大,项目开花,欣欣向荣……如今的岳阳,城市品位正大跨步提升,这凝聚着规划部门的智慧和汗水!

新时代

——由虚到实,“创”出优质增长

世界500强企业盯住了东风湖新区!此消息不胫而走。

冬日的东风湖,被“干净”“绿色”“怡人”这样的关键词填满,一些“国家级”大项目有望落地。摄影家王颖期说:“看着东风湖清爽起来,心里暖暖的,周边市民有福了。”

东风湖曾是岳阳的“龙须沟”。今年市政府第六次常务会议,岳阳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和生提出开发东风湖新区,并将其纳入了岳阳城市发展规划。刘和生发出动员令,要充分发挥规划的战略引领作用,把党的十九大精神、“生态、高端、时尚、现代”定位,切实体现到东风湖新区开发总体规划中,打造城市新名片。

“‘城市品位’是一个区域由内而外散发的魅力,决定一个地区的影响力、竞争力和软实力。”岳阳市规划局负责人表示,规划的蓝图不在纸上,而是在具体的项目中,从实处来又走向实处去,让群众的期待变现,不断提升幸福指数。

岳阳一直承载着湖南创新引领、开放崛起的重任。今年初,岳阳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发出了作战令,围绕打造200万人以上大城市圈目标,积极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加快推进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圈,以经开区、南湖新区、云溪区、君山区为内圈,以临湘市、岳阳县为外圈的“1+4+2”城市组团,把岳阳建成长株潭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间的区域中心城市。

以空间换发展,“拆”出一片靓丽。近年来,岳阳市委、市政府按照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在棚户(旧城)区改造中融入城市双修(城市修补、生态修复)理念,提出“以人为本、突出产业、完善功能、兼顾经济、适度开发、特色鲜明、改善环境、提升形象”32字方针,认真做好历史文化名城和旧城保护的结合文章,在充分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同时,强力拆除违法建筑。今年全市共拆除各类违法建设4898处65.68万平方米,其中存量违建3177处46.64万平方米,在城市建成区腾出土地资源1万多亩,禁拆治违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得到了国家住建部肯定,毗邻省市纷纷前来交流学习。

最好的规划激活最强的生产力。随着“一区一港四口岸”陆续投入运营,岳阳市对外开放合作空间得到极大拓展,目前,已开通直达,接力航线4条。三荷机场总投资10.5亿元,到今年底可基本具备通航条件,将与武广高铁、京珠高速及城陵矶港形成水陆空“三位一体”的交通网络,加速岳阳区域旅游、商贸、物流等产业快速发展。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来栖。今年,岳阳市的招商呈现出大项目、好项目签约的“井喷”局面。该市内联引资项目达653个,实际到位资金127.4亿元,同比增长30.2%;批准利用外资项目17个,实际到位外资8648.9万美元,同比增长17%,投资强度、税收贡献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古老而年轻的岳阳,正以崭新的姿态阔步向前!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