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之形的静穆之美——刘云山水艺术形态解析

2017-10-30 10:20:15 [来源:华声在线] [编辑:欧小雷]
字体:【

大象之形的静穆之美

——刘云山水艺术形态解析

廖少华

自2010年以来,先后读到刘云先生《山水清音》、《跨界•造境》两大本画集,近日又仔细观摩了“云卷云舒•刘云中国画展。”他短短几年内的出版和举办画展,给业内人士不少惊喜,也给各界人士“重拳出击”的印象。美术作品作为文化的特有形式之一,无疑应以作品言说。我且从艺术形态学的角度谈一些看法。

前苏联著名人文学者、美学家卡冈在《艺术形态学》中,论述艺术形态学研究的四个任务时指出:“显示艺术创作活动分类的所有重要水准,揭示这些水准之间的坐标联系和隶属联系,……研究这个系统不断演变的过程。”卡冈的观点引起了世界哲学界、美学界的高度重视。《艺术形态学》自1972年面世之后,始终被尊为世界美学思想的经典著作之一。从这一角度切入对刘云山水艺术创作的分析,可以更真实地走进刘云的艺术深处,窥见其近期的山水作品水准 、艺术状态坐标和这些新作形成独特面貌的过程。

刘云曾以油画创作显示自己的深厚功力。《饮马延河》、《渔姑》、《女人与牛》、《船舱里寻找东西的小女孩》等油画人物作品,都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在省内外写实油画创作中具有重要影响;与此同时,我们发现他的油画风景《秋色》与《寂静水更翠》等,在油画的艺术形式上已经开始迈出跨界的姿势,逐渐放弃了写实油画追求的丰富色彩语汇,转而探寻过渡水墨设色的山水新语汇。从中可见,刘云的山水艺术形态自成系统和逐渐成熟的轨迹。这种艺术坐标始终立定在刘云自觉的艺术实践中,由此及彼,由西移东,中西互融,平稳落地;跨界之后的刘云,仍然是具有自我艺术品格、艺术发展方向趋于一致的刘云。

成功跨过油画与中国画之界后,刘云的艺术究竟达到了何种新境?造境后是何种形态?这是人们最为关注的议题。刘云说:“十年来,在跨越中西的绘画实践中,我努力寻找东西方文化比较与对话中的大象之形,春夏秋冬,四时耕耘,无日休闲,这几乎成了我的一种信仰。”简言之,在跨界过程中,“大象之形”始终是刘云要实现、要营造的艺术之境。

古人曾有“大象无形” 之说,那是一种哲学命题,是人生的至高境界。但是,美术作品是视觉艺术,它不能无形(那种称为“无形”的所谓的作品实际上没有人会认可为作品)。我理解刘云的“大象之形”是跨越中西方艺术形式限制、具有艺术品质的大格调、大气魄、大气象的大象之形。追寻和实现这种“大象”,不仅需要勇气,而且需要更多的智慧和耐力,刘云用自己的实践实现了这种大象跨越。《清风掠过之四十八》作品,在横阔的红土地上,江南丘陵景色在大片丛林的掩映与对比下,一切都那么纯洁,树木、山岩、土地同在蓝天下,几处晨雾正从画面右方在轻风中飘起,意识着生活在这片纯静环境中的人们将迎来美好的又一天。同样《清风掠过之五十》也具同样的意境;而“云卷云舒”画展中的太行山,更加突出地为我们解读刘云心中笔下同显的“大象之形”提供了更全面的答案。

刘云造境的山水画,给人们第二个突出印象是作品的“静穆之美”。 这不仅仅是一种山水艺术之美,同时也是治疗当下人们心态狂燥的一剂良方。我们从刘云山水作品中,领略了他的创作心灵。他多次在文章中提到他的作品,“再现了生命的印痕与思绪”,“淡定与静穆之美在大都市是很难感受得到。”显而易见,在实践中画家自身应该首先具备淡定与静穆的气质。刘云说:“我叙说的就是在现实与虚幻之间的一个世界。”著名美术史论家薛永年先生评说刘云的山水变化时说:“刘云……艺术思维十分自由,……总是站在庐山外看庐山。”我认为这是刘云成功营造艺术新境的关键。正是有了创作时对表现对象的自由架构,对艺术手法的自由选择、不为庐山真面目所拘束,创作心态的淡定有助于作品意境静穆气氛的形成。他的《太行朝晖》与《空谷回音之三十三》等,都成功地展现了这种浓郁的静穆,让读者在欣赏自然大美时敬畏自然,让人们的心境与审美更自觉的回归自然。

刘云山水画第三个丰硕成果展现于“中和之美”的艺术形态。“中和”是中国哲学与美学的重要命题之一,数千年来一直是中国社会与文化艺术创作中的重大课题。《欧洲行之十二》,虽然是宣纸设色,但作品中所呈现的油画、水彩、中国画语言的综合运用,使作品更加亦中亦西、似传统非传统,古今融合、中西互通;《绿水谣之二》、《绿水瑶之三》都十分集中地反映了中和之美在刘云山水新境的形态。应该肯定,在追求中和之美的创作大军中,刘云是成功形成自己鲜明风格的艺术家之一。刘云说:“我们要注重的是如何把传统笔墨与当今的时代背景相融合,也就是说怎样去适合、怎样去表现当今时代的审美追向,”他以自己的作品形态充分证实了这一正确的选择,证明了其知与行的同一性,值得我们关注与借鉴。

梁漱溟先生在“时刻自警”中说得好,“于无我中幻有今我,……要当目不旁视,心不旁用,好好负起历史使命而行。”刘云先生成功实现艺术跨界之后,已经成功呈现凸出自己的艺术新境,也正在负起新时期山水艺术创新的已任。随着日月的推移,我们期待他能揭开更多璀璨的山水艺术篇章!

廖少华: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教授

相关专题:"灵山秀水"刘云中国画作品展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