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各地园区实现“造血式”扶贫 小镇做成全省最大皮鞋生产基地

2017-09-17 10:42:18 [来源:华声在线] [编辑:印奕帆]
字体:【

小镇做成全省最大皮鞋生产基地

湖南各地园区实现“造血式”扶贫,湘潭青山桥镇免费培养产业工人,帮贫困劳动力脱贫

一个占地面积5平方公里的园区,解决了当地三分之二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生计问题。湘潭县青山桥镇副镇长谭铁权说,“园区一个技术工人多的可以拿到六七千,基本可以养活一家老小了,镇里约三分之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来到这里打工。”

“135”工程将大湘西地区市州直管园区纳入奖补范围。截至今年5月,“135”工程共向全省51个贫困县下达奖补资金7.58亿元,占全部奖补资金的33%。湖南各园区特别是贫困地区园区,抢抓机遇,实现从“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的转变。

记者王欢湘潭、岳阳、邵阳报道

提高生产技术,增加产品科技含量,成为湖南多地的脱贫路径。

技术脱贫办学校免费培训,输送技术工人

40岁的高粱是青山桥镇龙安村人,在这里培训半个月了,如果下个月考核合格,她将正式进入皮鞋厂,工资大约2200元。高粱一个月前才从广东的服装厂回来老家,她说,在外面赚得并不多,听老乡说老家正在搞工厂,就回来了。

“学校有补贴,学员免费学,期间每天还有20元补助,培训两个月就可以上岗了。”湘潭县青山桥镇党委书记、青山皮鞋工业园管委会主任胡卫介绍,学校自今年开办以来,已培训了七八期学员,多为周边百姓,为园区皮鞋生产企业输送了不少技术工人。当地200多名贫困劳动力就业脱贫,实现了人均4万元左右的年工资收入。

有“皮鞋之乡”之称的青山桥镇依托“135”工程汇集皮鞋全产业链企业,年产值7.15亿元,成为湖南最大的皮鞋生产基地。凤舞九天鞋业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方达培说,自己之前在浙江温岭打工,镇党委书记胡卫去找他,“只交谈了半个小时”,他就准备回家了。从签约到投产,凤舞九天只花了3个月,如今年产皮鞋25万双以上,年产值达2000万元。公司126名员工,大部分是周边乡镇村村民。

科技脱贫 栀子果让一亩地收入增加一千元

同样是走技术路线,岳阳汨罗的黄栀子果香飘万里,靠的是增加产品科技含量。

在屈原管理区高科技农业园内,6000多亩已经挂果的黄栀子树在烈日下摇曳身姿。全国人大代表、海泰栀子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莉说:“栀子树果实是提炼天然色素和几十种中成药的原料,经济价值高,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目前,她投建的栀子深加工项目标准化厂房正在进行设备安装,今年即可正式投产。

在这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内,6123亩示范种植基地上种的全是经“神六”航天育种测试的栀子“林海一号”,此时已是硕果累累。一亩栀子树基地产果2000余斤,可实现销售收入3000元左右,“一亩地,比种水稻、南瓜至少多收入1000元”,杨莉说,目前还只是初级阶段,随着栀子果的深加工及其他产品的开发,老百姓的收入将会大幅度提高。

杨莉已带动1080户农民入社,其中有20%为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并在岳阳县、平江县等地贫困村带动种植1.6万亩栀子“林海一号”。

特色脱贫 依托地方特点发展金银花、牛奶、油茶

截至2016年底,邵阳仍有贫困县8个,贫困村1055个,贫困人口59.36万。邵阳始终把产业扶贫作为首要任务,抓住湘商产业园建设契机,注重特色扶贫、发展特色产业。其中,隆回依托金银花基地建设大健康产业园,城步依托南方草地优势建设乳业加工生产线,实现了产业发展与农民增收的互补双赢。

“湘商产业园走出一条欠发达地区培育发展新动能、实现脱贫攻坚的新路子。”邵阳市副市长彭华松说。

在湘西自治州,136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吸引了一大批沿海老乡回乡创业,引进企业228家;在新晃、江华等贫困县,随着园区骨架拉开,工业开始发力,县域财政实力明显提升,脱贫信心更大了;在油茶大县绥宁,油茶树成为老百姓的“脱贫树”“致富树”。

今年将细化落实特色产业扶贫行动

2016年湖南经济总量首次突破3万亿元,达到3.1万亿元,居全国第九位。2017年湖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湖南要重点打好脱贫攻坚、转型升级和环境治理三大战役,加快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

今年湖南将确保实现减少110万农村贫困人口、10个贫困县和2500个以上贫困村退出的年度目标,做好45万左右丧失劳动能力贫困人口的兜底工作。以自治州建州60周年为契机,加大政策、项目、资金整合力度,促进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高质量推进精准脱贫工作,细化落实特色产业、劳务输出、易地扶贫搬迁、生态补偿、教育扶贫、医疗救助、保障兜底等“七大扶贫行动”,启动实施解决贫困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突出问题三年行动计划,完成易地扶贫搬迁33万人。

相关专题:“镇”起风云——湖南特色产业小镇巡礼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