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党的十九大系列新闻发布会

湖南发展改革实现新跨越——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答记者问

2017-09-15 06:39:08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张尚武] [编辑:蒋俊]
字体:【

湖南发展改革实现新跨越

——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答记者问

记者 张尚武

湖南省迎接党的十九大系列新闻发布会的首场新闻发布会今天上午在长沙召开,省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胡伟林发布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发展改革成就相关新闻并答记者问,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汤兹、卓群、蒋天海也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开放型经济一直是湖南的一大短板。现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正加速推进,湖南在融入“一带一路”方面有哪些优势?湖南如何融入“一带一路”,走上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快车道?

答:“一带一路”包括陆上和海上两个通道。湖南虽然不靠海、不沿边,却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一是区位优势。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明确的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结合部这个“一带一部”的优势。还有交通区位优势,特别是高铁,通车里程全国第4,沪昆、京广两条主动脉在这里交会,交通枢纽地位已经初步形成。二是产业优势。无论是我省的工程机械、食品、石化、有色金属等传统产业,还是电子信息、新材料、建筑建材等优势产业,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化发展的需求十分契合。三是合作优势。目前,我省已与全球200多个国家或地区建立了经贸合作关系,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的基础良好,潜力巨大。

为融入“一带一路”,湖南做了不少工作。一是出台了实施开放崛起战略发展规划、参与“一带一路”实施方案、推进国际产能合作的意见等规划政策。二是建立了优先推进项目清单,累计项目已达142个,总投资3461亿元。三是扩展了融资渠道。与省内相关部门合作,筹备设立“一带一路”暨国际产能合作股权投资子基金。四是促进了境外园区发展,重点支持了(阿联酋)阿治曼中国城、湖南尔康(柬埔寨)经济特区、俄罗斯贝加尔农牧产业园区等13家省级境外经贸合作园区的发展建设。下一步,湖南还将突出重点,抓项目、抓保障、抓宣传,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

问: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中的大战役、硬骨头,现在进度怎么样?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答:湖南“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总任务是80万人,涉及106个县(市、区)。全省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分别计划搬迁16万人、33万人、20万人和11万人。2016年的搬迁任务基本完成,今年的搬迁任务进展顺利,项目开工率已经达到了94%,投资完成率近50%。

在具体操作上,主要把握了几个方面:一是注重政策引导。在省级层面,出台了财税、金融、土地等多种支持政策和各类管理办法。二是精准识别搬迁对象。先定地域范围后定人,通过“范围精准”,进一步确保“身份精准”。三是优化调整建设模式。全省30户以上的统规统建集中安置项目,均由省政府委托省属国有企业统一进行EPC(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总承包企业实行零利润管理。四是创新管理方法。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对全省所有易地搬迁项目按季度开展常态化巡查。五是开展后续产业就业扶持试点示范。省政府专项安排4500万元,在我省湘西地区40个县(市、区),开展易地搬迁后续产业就业扶持试点示范,确保实现“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

问:产业转型升级是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的根本保障,湖南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主要开展了哪些工作?

答: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围绕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大力实施制造强省1274行动,培育和壮大20个新兴优势产业链,推动了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牵头制定出台了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及加快移动互联网、环保产业、住宅产业化、新材料、医药等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制定了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实施方案、新进中国企业500强和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盈利企业管理团队奖励办法,推动了高端装备、电子信息产业提质增效,也促进了钢铁、有色等行业脱困发展。推进创新创业园区“135”工程,已建成标准厂房3833万平方米,引进“双创”企业6038家。在长株潭地区认定20个特色产业园,在全省组织实施了12个飞地经济试点。大力推进了军民融合发展,起草了专项规划和实施意见,目前,正以长沙市为载体、辐射周边地区,组织申报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

二是巩固提升农业发展基础。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重金属污染耕地治理,加快洞庭湖治理、涔天河水库扩建等重点工程建设。

三是促进服务业提质增效。编制了湖南省“十三五”服务业发展规划,现代物流、旅游、文化创意、健康养老服务等专项规划和服务业发展行动计划,出台了促进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发展、促进消费扩大和升级、扩大六大领域服务消费等政策措施,以及促进科技服务、服务外包、移动互联网等产业发展的具体政策。确定了30个省级服务业示范集聚区,启动了以培育发展100家服务业领军企业、推进实施100个服务业重点项目为主要内容的服务业“双百”工程。

问: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国家的一项重大战略,请问我省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答: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湖南出台了贯彻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并围绕“三去一补一降”任务,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去产能方面,出台了钢铁、煤炭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实施方案。计划到2020年,省内压减粗钢产能50万吨,用3至5年时间,化解煤炭产能3089万吨。2016年,压减炼钢产能已全部完成,化解煤炭产能2079万吨。今年,重点打击“地条钢”,查处取缔了“地条钢”生产企业12家;停产关闭煤矿近50处,化解产能400万吨左右,预计11月可全部到位。去库存方面,出台了化解商品房库存、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10条意见。8月末,全省商品房库存下降29%,待售面积连续18个月减少。去杠杆方面,争取发行存量政府债务置换债券4160多亿元,置换进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11家企业纳入债转股后备企业库,签约市场化债转股项目4个、规模300亿元,已落地56.25亿元。降成本方面,印发了2016年、2017年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方案。2016年为企业减负720亿元以上。今年,预计可为企业减负800亿元左右。补短板方面,制定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规划,出台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发布了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等“四张网”和城镇功能配套、生态文明建设“4+2”重大项目清单,以及两批100个制造强省建设重点项目。深入实施三个“百千万”提升工程,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目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效正在加速显现。产业结构在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发展速度加快,新的动能正在茁壮成长。企业运营在好转,今年1至7月规模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8.7%,同比提高10.4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下降0.9个百分点,特别是钢铁、煤炭行业企业效益好转。市场活力在增强,2016年全省新登记市场主体、注册资本分别增长35.3%和51.9%,今年1至8月分别继续保持了21.7%和63.3%的快速增长。

问: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经济体制改革取得哪些重要成就?

答: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按照中央全面深化改革总体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奋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攻坚。截至2016年底,《湖南省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重要改革举措的实施规划(2014-2020年)》部署经济体制改革领域的283项任务已完成176项,占总任务数的62.2%,为全省经济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了战略性支撑。

一是坚持以简政放权为改革先手棋,释放了市场活力。精简审批事项,目前,省本级保留行政许可事项296项,较2013年精简约40%;市级平均保留130项左右,精简约46%。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实有登记市场主体309.53万户,3年半来翻了一番多;实有注册资本5.57万亿元,翻了两番多。

二是加快构建创新引领、开放崛起体制机制,积蓄了发展动能。加强顶层设计,正式出台《关于大力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的若干意见》,开放崛起“3+5”系列方案正在抓紧制定。加快创新驱动,出台了深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施方案、激励科技创新的意见。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湘江新区建设顺利推进。促进开放发展,41个制造业重大项目在“港洽周”上签约,合同金额645亿元;成功举办央企湘企“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对接会,发布项目18个,合同总额728亿元。

三是完善振兴实体经济体制机制,增强了发展动力。深化国企国资改革,出台了省属国有资本布局结构调整与企业重组整合总体方案,政企政资分开基本完成。推进新兴优势产业链行动计划,实施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推进方案,组织启动一批产业链重大项目,举行多形式产业合作对接活动。创新产业发展扶持政策,研究制定《湖南省制造强省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加强对新兴优势产业链重大项目支持。深化产业园区管理体制改革,推动向产业园区赋权,市州向产业园区平均赋权60余项。

四是围绕转变职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提升了治理能力。制订改革方案,制定实施我省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意见、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建立统筹协调的全口径预算管理体系。整合专项资金,省级财政专项从2015年的126项整合为2017年的78项,压缩38%。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平台开展涉农资金整合试点,得到国家肯定。推进税制改革,2016年5月全面推行“营改增”,一年来共实现减税140.48亿元。建立了政府债务管理及风险预警机制。

相关专题:湖南省迎接党的十九大系列新闻发布会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