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十九大·"小村故事"③丨维回新村:“第二故乡”焕发新风采

2017-09-11 06:35:57 [来源:华声在线] [编辑:印奕帆]
字体:【

维回新村:“第二故乡”焕发新风采

——“小村故事”之三

9月5日,桃源县维回新村,干净整洁的特色宜居小区。该小区计划修建72套特色民居,目前已建成42套,入住36套。

傅聪 摄

湖南日报记者 陈昂昂 通讯员 黄明

他们,追随先祖哈勒·八十从天山脚下走来,从“大漠孤烟直”的边塞新疆来到“桃花源里可耕田”的仙境桃源,自此落地生根,世代繁衍。

600多年时光荏苒,这里的维吾尔族、回族与汉族世代居住在一起,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谐氛围。9月上旬,记者实地采访发现,这里成为了“维吾尔族的第二故乡”。

桃源县枫树维吾尔族回族乡维回新村的薛志平老人,拥有一个多民族组成的家庭。薛志平是回族,他的母亲是维吾尔族,女儿则嫁给了一个汉族小伙。

“虽然生活习惯各有不同,家庭成员之间却彼此包容、彼此尊重。”薛志平说,每到春节、庆诺鲁孜节、古尔邦节、开斋节……无论是哪个民族的节日,大家庭总是会聚在一起庆祝一番。

“这样的家庭在我们村很常见。”维回新村党支部书记杨建波说。维回新村共有居民2269人,其中维吾尔族1377人、回族215人,先后获得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等荣誉称号。

村里的维回群众至今都保留着自己民族的宗教信仰,比如到清真寺做礼拜,聆听阿訇讲经等。村里的汉族居民也十分尊重维回群众的习俗。

在维回新村,随处可见具有明显伊斯兰风格的建筑,就连当地的乡政府也是这种建筑风格。在集镇的各商家店铺招牌上,既有汉字,也有维吾尔文字。

维回新村还有一座高标准的省级清真寺,哈勒·八十将军就长眠于此。清真寺造型古朴,寺顶呈圆弧形,具有典型的清真寺建筑风格。寺内宽敞明亮,顶棚勾画着精美的花卉图案。

民族的团结,文化的繁荣,离不开经济的带动。

近年来,维回新村以独特的民族文化风情、深厚的历史人文积淀,打造了“枫树民族团结示范园”项目景区,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花海中的小村”。

偌大的广场人流如织,观光的、摆摊做生意的、散步休闲的……熙熙攘攘的人群,欢声笑语不断。占地数百亩的“枫林花海”景点,种植了红枫、金桂、百日草、醉蝶花、蓝花鼠尾草、格桑花等观赏性植物或花卉,慕名而来的人们流连忘返。据统计,景区去年累计接待游客超90万人次,创造旅游综合收入超1.8亿元。

去年6月13日,一场特殊的婚礼在“枫林花海”举行。新郎是年过六旬的维吾尔族老人翦林贵,他天生失声,是孤寡老人;新娘则是在景区门口售卖熊猫玩偶,被村民们亲切称为“熊猫奶奶”的张阿姨。

翦林贵老人以前的生活艰辛又孤苦。景区营业后,他被聘为景区工作人员,一个月工资3000元,生活条件大为改善,摆脱了贫困。两位老人同在景区工作,在生活上互相扶持、照顾,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并得到了亲人与朋友们的祝福,最终步入婚姻的殿堂。

维回新村村主任翦爱华介绍,维回新村除大力发展旅游业外,还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努力打造特色产业,成效显著。此前,村民一直以种植水稻、棉花、油菜和传统养殖肉牛、孵化小鸡小鸭为生。如今,村里依托省级农业龙头企业“三尖农牧”带动蛋鸡养殖产业,饲养蛋鸡150万羽,年产值达4亿元;同时保证3.7万亩优质稻种植,与年出栏1.5万头符合少数民族清真饮食习惯肉牛的养殖业。

村里的义哥清真牛肉食品厂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民族品牌,他们按穆斯林传统秘方制作牛肉,具有鲜明的维吾尔族特色。此外,村里的三尖蛋鸡、四喜养殖、大闸蟹、白洋青等多个特色产品在省内外声名鹊起,更好地助推了当地经济发展。

相关专题:喜庆十九大——“小村故事”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