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行业市场饱和、产能过剩,企业不得不进行深度调整。于是,产品升级、多元跨界纷至沓来。7月,记者走进三一集团有限公司,发现其早已不是原来的模样——
工程机械企业“变形计”
记者 黄利飞 通讯员 吴彩姿
来到三一集团,当然要去看看传说中的18号工厂。
大面积的喷泉池、清澈见底的流水,池边绿草成茵,棕榈树下三三两两的休闲桌椅,抬头蓝天白云……若不是三一集团副总经理兼首席信息官潘睿刚提醒,记者根本没有意识到,已经进入了三一的生产区。
瞄准市场,新品层出不穷
“这个车间,8条生产线,目前能够生产出69种产品,主要生产混凝土机械、路面机械等工程机械设备。” 潘睿刚指着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的车间告诉记者。
就在6月30日,三一自主研制生产的首台冲锋消防车就在这里成功下线。大红的涂装、坦克式的外观,车身足有两人之高,摆在车间空地上,很是威武霸气。
据介绍,冲锋消防车主要是为应对城市特大火灾、工厂火灾、汽车火灾研制的,作为消防“尖刀”深入火场。
在此之前,三一还研制生产了38米、48米的举高喷射消防车。
“随着城市化加速,超高层、大空间、大跨度的建筑综合体越来越多,怎样有效地处置这类场所可能发生的灾害事故,三一消防车绝对可以派上用场。”潘睿刚介绍,公司与武警消防总队接触,发现这一块三一将大有用武之地。
在三一展示大厅,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款军绿色的突击车,命名为“战獒”。主要用于作战时的防护与进攻。
“车身钢板都是特级打造的,能承受6公斤手榴弹的爆炸冲击。”潘睿刚说,这是三一军工最得意的作品之一。
据了解,此类型的防地雷反伏击车,在海外甚是热销。
市场在哪里,三一的产品就在哪里。
在湖南此次洪灾中,三一研发的新一代遥控挖掘机,就派上了用场。防爆、防水等特性,让救援速度和质量倍增;而2000米的遥控操作距离,足以保证救援人员的安全。武警交通指挥部司令部副参谋长向明清称,他们很需要这样的设备。
跨界升级,皆因源头活水
从消防车到装甲车,从银行到保险,从风投到军工、再到住宅工业化……这几年,三一集团的触角延伸到了众多的行业领域。
然而,看似跨度极大的各类产业,在三一,却得到了完美融合。
“我们的跨界,并不是风口在哪里就往哪里追,而是基于自身的技术基础、运营能力,经过多次论证和调研,从工程机械制造主业上衍生开来。”潘睿刚介绍,三一的泵车全球闻名,阿联酋迪拜塔、香港环球贸易广场、日本阿倍野中心大厦、广州东塔……这些标志性的世界建筑,都见证了三一泵车挑战“世界高度”的征程。
“我们能把混凝土送到500米、600米的高处,自然也能把这种泵送能力运用到消防车上,基本的原理是一样嘛。”
再如三一集团主导筹建的久隆财产保险有限公司,主要解决的是工程机械的投保难问题;而三一开发的V8先锋手机,是针对工程机械行业操作手、工程技术人员等户外工作人员而设计,适合野外作业者使用。
每个新开发的产品,都拥有传统产品所不能比拟的优势。比如冲锋消防车,整车的突击、侦查、灭火、防砸、智能等特点,非普通消防车可比。
在潘睿刚看来,智能化程度,是每款新产品尤其值得一说的。
毕竟,以2012年就全面投产的18号厂房为代表,三一的智能化制造有传统和基础。
记者看到,当生产人员在操作台旁显示屏上点击所需物料后,自动配送物料的AGV小车,在3至5分钟的时间内,就能从立体仓库中准确调取并运送到指定位置。
物料配送智能化,再加上生产智能系统、管理系统等的配合,在这个车间,下线一台挖掘机只需要5分钟,生产一台泵车只要1个小时。
■记者手记
变,是永远的不变
三一集团,因为拥有自己独有的风格,总能引起市场的热议。
有人说它太高调,敢和美国总统打官司,可是偏偏,人家赢了;有人还说它不务正业,卖手机开银行,可是事实证明,其主业还在逆势上扬。
在工程机械行业规模萎缩到只有鼎盛时期一半的时候,三一挖掘机的销量2016年达14058台,比上年增长40.6%,且连续6年蝉联行业第一。
行业在深度调整,企业却并未休养生息。
三一冲在围绕主业跨界发展尝试最前线,依托工程机械建立起的强大研发、制造能力,崛起军工装备、风电新能源技术等新业务板块,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2016年底,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说:“行业调整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我们生存了下来,并且从中受益,通过此轮调整,三一实际上已摆脱对国内市场的过度依赖。”
也许,三一所做的这一切,是传统工程机械行业发展下行倒逼的结果,但把其产业链铺开,可以窥见,每一个环节都是紧跟市场的选择。
这更能证明,其以变应变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已成为这个企业基因般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