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来新生活
新田县枧头镇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何昕 摄
湖南日报记者 刘跃兵
通讯员 乐国辉 何昕
青砖黛瓦、飞檐翘角……6月19日,记者来到位于323省道旁的新田县枧头镇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但见这里房子古色古香,成了当地一景,不少游客慕名前来游览。
枧头镇政协联工委主任唐文杰告诉记者,枧头镇是一个旅游小镇,旅游资源丰富,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龙家大院和彭梓城古民居、萧明故居等。镇里紫薇公园、百花园已建成开放,龙文化广场、水上乐园动工在即。为此,镇里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时,把集中安置点建设与旅游开发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打造特色旅游小镇,推进旅游精准扶贫。眼前这个安置点,可容纳搬迁户200多户。目前,已安置108户,有40户在镇里从事商业和服务业,月人均纯收入在1000元以上。其余安置户有劳动能力的,通过参加技能培训等,也找到了合适的工作。
在安置点,65岁的吴水智向记者说起他家的生活变化时,兴高采烈。吴水智身患多种疾病,家有4人,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前一家人挤住在30年前建的一栋瓦房里,因年久失修,房子早已四处漏风。近年,新田县大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给予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补偿每人3万元。同时,枧头镇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住房价格控制在每平方米1180至1280元。除去扶贫搬迁补偿,吴水智这套120平方米的住房,他自己只花了3万元钱。
“更重要的是搬到集镇上,视野开阔了,思路也活了,还吃上了旅游饭。”吴水智的女儿吴桦说,“原来家里种5亩旱地,一年到头没多少收入。前年,父亲还因为抬农具下地伤了腰。如今在镇上,我们找到了适合的工作。”吴桦和丈夫在镇上从事旅游服务工作,月收入有4000多元。
吴水智和老伴谢美玉也“脑洞大开”,他们把当地的土特产分散包装成旅游小产品,特别受游客欢迎。谢美玉说:“现在收入多了,人也轻松多了,身体越来越好了。”
从枧头镇下富柏村搬到安置点的51岁的肖显飞,硬把记者拉到家里,要向记者说一说易地扶贫搬迁给他家带来的变化。
下富柏村离镇里近10公里,自然条件不好。肖显飞一家4口曾住在一栋旧平房里,面积仅70平方米。前年,镇里动员他搬迁到安置点时,他有些心动,但旋即心里“打起了鼓”:在老家好歹有田有土,自己种点蔬菜,吃饭不愁,搬迁后日子怎么过?为此,他好几次一个人悄悄跑到枧头镇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考察”,这才下定决心,拿到了安置点三楼120平方米住房的钥匙。
搬迁后,肖显飞在枧头镇小城镇建设工地工作。他高兴地对记者说:“这个月,我们在镇上安装路灯,每天工资170元。”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不远处传来欢快的乐曲声。一些村民来到安置点的小广场,开心地跳起了广场舞。
乐曲《小苹果》节奏明快,村民们笑容灿烂。抬头看夜空,这里的星星也特别多、特别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