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五年·湖南篇

【走三湘 看扶贫】石门县观峰山村:那一窗不屈的灯火

2017-06-22 07:13:02 [来源:华声在线] [编辑:欧小雷]
字体:【

6月20日晚,石门县维新镇观峰山村,王艳(右)和婆婆李树菊挑灯做鞋。湖南日报记者 周勇军 摄

湖南日报记者 周勇军 肖洋桂

常德日报记者 蹇斯勇 魏仙耘 韩冬

6月20日晚,记者走进大山深处的省级贫困村——石门县维新镇观峰山村。山村的夜来得早,不到晚上8时,星星已挂上树梢。村里亮着零零星星的灯火,偶尔传来几声犬吠,显得格外宁静。

弯弯村道旁,有一栋整洁的平房,窗帘上映着两个在灯下低头忙碌的身影。这里是村民李明的家。循着光影走进去,见一老一少在灯下飞针走线赶制布鞋。一头花白头发的老人是李明的母亲李树菊,长着一双弯弯笑眼的年轻女子是李明的妻子王艳。李明5岁多的小女儿蓉蓉趴在沙发上安静地画画。

村里干部说,婆媳俩白天劳作,晚上飞针走线赶制手工布鞋,一年365个夜晚,几乎夜夜都是这样过的。

李明一脸病容,看上去身体比较虚弱。当天下午,他才从县城医院做透析回来。李明今年38岁,6年前患上了肾病综合征,两年前转化成了尿毒症。现在每周须做3次透析。

制作手工布鞋,是李明母亲李树菊的祖传手艺。去年初,李树菊做的布鞋被常德市委扶贫工作队的同志带出了村,卖200元一双,成了抢手货。

李明因病基本丧失劳动能力,母亲和妻子白天忙农活,晚上就赶制布鞋,补贴家用。去年卖鞋收入5000多元,今年已卖3000多元。本来不会制作布鞋的王艳向婆婆学习,现在成了婆婆的好帮手。

和众多勤劳的山村农民一样,患病前的李明日子过得不错。他和妻子在广州务工,一年有15万元左右的收入。父母在家做些轻闲农活、照顾小孩。更让李明满足的是,妻子王艳温柔贤淑,当初是瞒着家人,从贵州黄果树瀑布景区嫁给他的,令人艳羡。2011年冬,噩运来袭。李明身体不适,经医院诊断为肾病综合征。当时,儿子才4岁,女儿刚出生。王艳陪着李明四处求医,务工攒下的20多万元积蓄很快所剩无几。

2011年,李明和王艳回到观峰山村。李明执意要为家人建一栋“不漏雨不透风”的新屋。拗不过李明的执着,一家子自己挑土、搬砖,建了一栋有3间平房的新屋。

新屋建成了,而李明的肾病也变成了尿毒症。不放弃治疗,不等不靠,李明一家人顽强面对病魔。67岁的老父亲一个人守在大山深处的老房子里,养牛、羊、猪、鸡,一年收入5万元以上。64岁的老母亲种地、忙家务,还上山挖野生药材、用毛线钩织拖鞋,去年仅卖菖蒲、艾草就收入近万元。

两年前,李明病情加重,住进了县城的医院。王艳一人在县城扛着,白天在医院做好三餐后,靠着病床小憩,晚上通宵到一个砖厂做工,每月2800元收入都用来给丈夫治病。

去年初,常德市委帮扶工作队进驻观峰山村,因病返贫的李明一家得到精准帮扶。治疗获得大病救助兜底,有了保障。养殖由工作队帮忙筹资2万多元扩大规模,今年李明家养的羊由去年30多只增加到了60多只。村里还安排王艳当护林员、保洁员,年收入1万元。晚上,王艳帮着婆婆做鞋,工作队帮忙推销。

第二天清晨,一轮朝霞散落在观峰山村的山谷间,格外秀美。村干部说,工作队驻村后,硬化了道路,带领大家搞烤烟种植、油茶低改、光伏发电、易地扶贫搬迁等,村里发生了很大变化。

告别李明一家时,王艳说:“我们虽然还很困难,但你们放心,有党的扶贫政策和大家的帮扶,只要我们仍心齐手勤,没有过不去的难关。”

相关专题:走三湘 看扶贫 | 湖南日报社记者走访贫困村 讲述扶贫故事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