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县观峰山村一个贫困家庭的励志故事
记者 周勇军 李寒露 肖洋桂 杨滨瑞
常德日报记者 蹇斯勇 魏仙耘 韩冬
山村的夜总是来得比较早。仲夏六月,不到晚上八点,星星已经挂在了山巅树梢,零零星星的灯火、偶尔的几声狗吠与蝉鸣,空气中有微微的凉意。2017年6月19日晚,地处偏远的石门县维新镇观峰山村如往常一般,走进了夜色中的宁静安然……
弯弯的村道旁,一栋整洁的平房,一盏温暖的灯火,一对灯下低头忙碌的剪影映在窗帘上,有低微而细密的笑语声在夜色中流转。循着光影走进2组村民李明的家,我们最先看到的,是久违了的女红场景,一对亲密温暖胜似母女的婆媳俩正在灯下飞针走线赶制手工布鞋。顶着一头花白头发的老妇人是李明的母亲李树菊,有着一双弯弯笑眼的年轻女子是李明的妻子王艳,两双骨节粗粝、长满老茧的手在灯影里轻灵灵的穿针引线,王艳不时的偏过头去倚在婆婆耳边小声的说着什么,5岁的小女儿蓉蓉趴在沙发上安静的画画,她画中的火车长着翅膀,向着彩虹的方向飞驰......
婆媳俩白天劳作,晚上飞针走线赶制手工布鞋,一年365个夜晚,几乎夜夜都是这样的常态。屋主人李明一脸病容,看上去有些虚弱,今天下午5点才从县城医院透析回来。李明今年38岁,6年前患上了肾病综合征,两年前转化成了尿毒症。现在每周须做3次透析。从村子里去县城医院一次往返要花100多元的车费,为了省钱,每次他和妻子都是骑摩托车去,一次往返近5个小时。制作手工布鞋是母亲的祖传手艺,去年初一个偶然的机会,母亲的手工布鞋被市委扶贫工作队的同志带出了山村,200元一双成了抢手货。由于自己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母亲和妻子白天忙农活,晚上就赶制布鞋,补贴家用。去年卖鞋收入5000多元,今年已经卖了3000多元。这样的辛苦与劳作已经持续了两年,本来不会女红的妻子成为了母亲的徒弟和帮手。王艳说:“只要一家人心齐、手勤,没有打不过的难关。”
李明说,看着母亲和妻子的忙累,真的很心疼。和众多勤劳的山村农家一样,患病之前的李明是富足快乐的。小俩口在广州务工,一年有15万元左右的收入,老父老母在家做些轻闲的农活、照顾一对小儿孙,日子过得亲亲和和细水长流。更让李明自得的是,温柔贤淑的妻子王艳当初瞒着家人、从美丽的黄果树瀑布景区义无反顾的嫁到了这座贫困偏远的石门山村,相爱如初,令人艳羡。天有不测风云。2011年冬天,噩运来袭。32岁的李明全身水肿,一纸 “肾病综合症”的诊断书把幸福的一家子推进了冰窖。那时,儿子4岁,女儿刚出生。王艳陪着李明四处求医,小两口在广东务工攒下的20多万积蓄很快就所剩无几。
2012年秋天,泡在药罐子里的李明坚持要建新屋。“我们不要新房,有一个钱都要留给你治病”,王艳和婆婆坚决反对。但是那时的李明已经在心里决意要放弃治疗,一心要为家人筑一个“不漏雨不透风有干净卫生间”的新屋。李家的老房子在大山深处,破败不堪,交通不便,李明不忍心拖累家人。拗不过李明的执着,家人也决定成全李明的心愿。一家子在塑料布拉起的棚里住了2个月。为了节省工钱,父亲、母亲、妻子,自己挑土和泥搬砖,建起了眼前这栋清爽整洁的三间平房,离村部也就一里地之遥,生活便捷了很多。
病魔并没有因为新房而止步。肾病恶变成了尿毒症,高昂的治疗费用让家里背上了沉重的债务,。不放弃希望、不放弃治疗,不等不靠,自救自强,一家人在这场病痛面前心拧得更紧了。67岁的老父亲一个人守在大山深处的老房子里,牛、羊、猪、鸡,样样养着,一年收入至少5万元以上;64岁的老母亲种地、忙家务、照看小孙女,9岁的小孙子住校上学。忙碌之余,母亲上山挖野生药材,去年一年仅仅卖菖蒲、艾草就收入了近万元;几年间,老母亲还用毛线钩织拖鞋,至少卖出去了几拖车(小农用车);最让李明心疼的是妻子王艳。
这位黄果树畔家中最小的姑娘,以前几乎所有农活都不会,到了石门,什么农活都干得极其麻利,婆婆说起儿媳一个劲的直夸她“聪明得很,一看就会。尅毛竹、插秧,都学会了。”2年前,李明病情加重,三天两头晕厥,一直住在医院里。王艳一人在县城扛着,口袋里已经没有钱缴医药费了,她不想让公婆着急,白天在医院做好三餐后靠着李明的病床小憩,晚上通宵在石门县一砖厂做工,每月2800元的工资都用来治病了。望着又黑又瘦的妻子,李明说不出的心疼。就这样,一家人熬过了最艰难的日子,并还清了外债。
2016年初春,市委帮扶工作队进驻观峰山村,因病返贫的李明一家得到了精准帮扶。大病医疗救助兜底,治疗有了保障;注资2万多元,扩大牛、羊、猪养殖规模,今年李家的羊群由去年的30多只扩大到了60多只;安排王艳担任村里的护林员和保洁员,年收入一万元;王艳下山陪李明透析时,婆婆李树菊就会主动替班。5公里的村道清扫,李树菊得花上整整一天时间,仔仔细细的清理打扫。有了扶贫工作队的精准帮扶,李明的心底再一次燃起了希望,他说自己要好好配合医生的治疗好好陪伴父母妻儿。回忆往昔,李明笑得格外甜蜜,述说着患病之前对妻子的种种宠溺:妻子喜欢吃河里的鱼,喜欢吃黄鳝,他都会不遗余力的去亲手捕捞,让她吃个饱。
做布鞋的故事还得从去年春节前夕说起,听说市委扶贫工作队的领导要来,婆媳俩早早等着,拿出亲手做的布鞋谢“恩人”。望着这一针一线满是深情的千层底布鞋,工作队员们感动着,纷纷掏出200元的红包,算是提前给李明一家拜年慰问了。布鞋进了县城、进了省城,穿在脚上被人艳羡。扶贫队员们干脆做起了“经纪人”,以200元一双的价格,帮助李家推销手工布鞋。于是,便有了文章开头我们眼见的温暖一幕。
和李明一家一样,观峰山村还有151户贫困户在积极行动、脱贫致富。观峰山村是个省级贫困村,全村515户,村民基本生活在海拔500米以上的武陵山脉高寒山区,最高海拔697.5米,交通不便,信息闭塞。
工作队进驻后,硬化村路、烤烟种植、光伏发电、油茶低改,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多种举措并进,村容村貌和村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暮色中,村民小广场上,许多村民聚在一起,或健身,或下棋,或闲聊,其乐融融,一片祥和。
在观峰山村一天的走访中,我们遭遇了一场太阳雨,绚丽的阳光与疏落的山雨交织着,更像是对这座被青翠环拥的小小山村的美好祝福。困境终将远去,而希望永在!这是李明一家的期盼,也是一座村庄的未来!
记者手记
用亲情的暖抵御病痛的寒
面对刚刚从医院透析回来、一脸病容的李明,我的心有微微的疼。如果不是这一场突如其来的病痛,这位帅气的山村小伙子甜美幸福的人生是足以自傲的。欣慰的是,今天的李明笑容依旧温暖明亮。温柔贤淑的妻子,慈爱勤劳的老父老母,一双活泼伶俐的小儿女,在李明身患尿毒症的6年间,相亲相爱、不离不弃,用亲情的温暖抵御着生命里一场无可逃避的酷寒。
富贵能相守,患难可相依?在生命的无常里,有太多的离合悲欢。李明是幸运的,他遇见了王艳,一个温暖明媚的女子。在得知丈夫的病情后,她对丈夫笑笑说:“没事儿,咱们想办法治!”说的云淡风轻,却把负重与心疼毅然扛在了肩上。两年前,李明病情加重,家中负载累累,为了就近照顾住院的丈夫,她选择在县城郊外的一家砖厂上晚夜班,从下午6点到早上6点,白天守在病床前,困了就在病房里眯一会儿。丈夫在医院住了大半年,她的晚夜班就上了大半年。这就是一个妻子的爱与承担!
突如其来的灾难于每一个家庭都是一道坎,考量着亲情与人性。有人溃退,有人离散,亦有人相濡以沫、相守相依。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家人同心是一股强大的生命力量。面对李明一家,面对灯下飞针走线制作布鞋的婆媳俩,面对一个人守在老房子里照看牛羊的老父亲,我感受到了这股力量。夫妻同心,婆媳同心,一家人用爱与亲情筑篱,在病痛来袭时,筑起了一个温暖的巢。
所幸,病痛中的李明身处一个温暖的时代。扶贫工作队的精准帮扶,大病救助的兜底,外部力量的加盟,让这股亲情的力量更加踏实温暖。王艳说,她一直相信生命里的奇迹,更希望相守的每一天都温暖快乐、相爱如初。面对这温暖坚韧、自立自强的一家人,我们由衷地送上自己的尊敬和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