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养殖大省的“绿色呼唤”
——我省配合环保督察坚持问题导向之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篇
记者 曹娴
严惩养殖违法排污,不让绿水青山“蒙污”
刘老板这次“栽了”。
衡南县云集镇河市村的刘老板把养猪场建在河边,养殖废水直接排到小溪河,再流入耒水。周边群众曾向县环保局投诉,却没得到解决。这次将问题举报给了中央第六环保督察组。
环保工作人员现场发现,该养殖场的沼气池、小型污水处理设施都还在建设,猪却已经养起来了,养殖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小溪河。监测结果显示,小溪河多项水质指标超标。
按照相关法规,该养殖场立即拆除了排污管道,对污染沟渠进行清理;因污染防治设施未建成就排污,罚款10万元;利用暗管偷排,罚款10万元。2名当事人被行政拘留10天。当地政府还对此案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约谈2人,诫勉1人,警告2人。
养殖业本是富民产业,如今却因部分养殖户污染环境的行为,引发群众的“集中声讨”。据统计,截至5月16日,在中央第六环保督察组交办我省的2932件信访件中,畜禽养殖类污染达322件,在13类污染问题中排第五。
群众举报的畜禽养殖违法排污问题,经过相关部门现场核查,受到了严厉惩罚。常德贺家山乐兴生态养殖场自诩“生态”,却在未达到排放标准、获得排污许可的情况下排污,并违反合同擅自扩大养殖规模,被勒令关停。常宁市宜阳乡五丰养猪场被要求在10天内将生猪转厂或出售,停业整顿;主要负责人被移送公安机关行政拘留。同时,相关部门责任人1人被免职并受到党内警告处分,1人被免职并受到记过处分;诫勉谈话3人,约谈3人。
驱臭气、清废水,还居民好水、好空气、好心情
养殖粪污水如果没有得到有效处理,臭气、污水都将对周边的居民生活、生态环境造成极大影响。
群众反映通道侗族自治县的利民畜禽产品发展有限公司对旁边的跃进水库造成污染。收到交办件后,当地多部门联合推进污染治理,包括猪舍实施雨污分离,沼液实施动态清运,切断污水外排;氧化塘完成清淤,清理库区水葫芦并进行消毒等。企业还投资40多万元从山东购买了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迅速的行动,良好的效果,让双江镇竹塘村村民杨秀飚直言“我们老百姓蛮满意”。
近日,邵东县黑田铺镇龙政村村民心头的“阴霾”也终得驱除。村里的龙政养猪场没有环评手续,缺少污染防治设施,没有实行雨污分流,储存池污水直接渗透到四周土壤和排入附近小水库,从2013年开始经营,臭气熏天、污水横流。5月2日,县环保局责令该养猪场停产并处10万元罚款。至5月10日,养猪场原存栏生猪400头均已由县内规范养殖场有偿收购,关闭退出到位;养猪场原有污染物清理完毕,建筑物部分拆除。
以中央环保督察为契机,我省不少地方正在加大对辖区内畜禽养殖污染问题的整治力度。如邵东县加快了对禁养区畜禽养殖关闭退出和限养区、适养区养殖场清理整治的进度,力争在6月15日前,禁养区内130个畜禽养殖场全部完成退养;6月30日前,限养区和适养区的养殖场需全部完成污水污物处理,做到达标排放。
养殖需走生态之路,严格执法倒逼企业守法
我省是生猪养殖大省。但养殖业规模化程度低,点多面广,养殖粪污没有资源化利用,仍是我省乃至全国养殖行业存在的普遍问题。
从治理角度看,从2010年开始,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就被我省纳入农村环境整治的主要内容之一。随着省“一号重点工程”的持续推进,规模养猪从禁养区退出,向适养区发展。
从技术角度看,近年来我省已经形成一批适宜推广应用的生态养殖技术。以粪污“零排放”和“全消纳”为目标,我省已累计完成3.2万个规模养殖场的升级改造,创建706个省级以上畜禽标准化示范场,推广种养结合、沼气配套、有机肥生产等生态养殖模式。
“作为环保部门,就是要通过严格执法倒逼企业守法自律。”省环保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株洲成露养殖有限公司在今年4月被查处后未及时整改,再查竟然仍存在超标排放,该市环保部门重拳整治,采取按日连续处罚方式,日处罚款1.008万元,30天共计罚款30.2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