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万元研发投入撬动数百倍回报,远大住工装配式建筑产品创新如火如荼——
40分钟造面墙 5天建起一层楼
湖南日报记者 陈淦璋 通讯员 刘景
5月19日,长沙岳麓区,拥有3000多套标准公租房的尖山印象项目,已经完成建筑主体验收,正在加紧实施外墙装饰和室内装修。
“这里应用了我们的装配式建筑技术,把预制外墙板和楼板等‘搭积木式’地拼起来,施工周期大幅缩短,用工量也大大减少。”远大住宅工业集团公司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何磊介绍说。
何磊5月18日代表远大住工捧回了湖南省首届创新奖——预制钢筋混凝土夹芯外墙板,成为获此殊荣的10个产品之一。
一面混凝土墙,究竟有何科技含量?
远大住工建筑(设计)研究院研发一处主任赵学伟,2013年离开广州的建筑设计院后加盟了远大住工。他告诉记者,随着研发的深入,装配式建筑的空间越来越广阔,传统建筑业的思维方式不断被更新。
“你可能难以想象,新材料的更新迭代与我们如此紧密。”赵学伟说,一面预制钢筋混凝土夹芯外墙板,由60毫米厚的混凝土、50毫米厚的保温层、50毫米厚的混凝土组成。而连接这块“夹心三明治”的最初是螺纹钢筋,而后是玄武岩纤维筋,现在已经是玻璃纤维筋。
在远大住工长沙麓谷PC(预制混凝土构件)基地,全自动的PC生产线、钢筋加工线紧张忙碌、川流不息。记者见到了玻璃纤维筋,这种有机材料的重量只有同等直径螺纹钢筋的1/4,而强度是其2倍多。
结构力学也是绕不开的话题。
一般而言,建房时先有柱、梁、楼板这样的“骨架”,再把预制外墙板“卡”进去,与建筑主体形成“线性连接”。但这对建筑主体结构的刚性贡献大,地震时不易耗散地震能量,容易引发二次伤害。
“预制外墙板不能增加建筑主体的刚性,又不能降低与柱、梁连接的强度,还要有效兼顾外墙防水、防坠和保温。”何磊介绍,远大住工始于2011年的研发,把“线性连接”结构优化为“上部悬挂、下部柔性限位”的连接结构。
都说“大道至简,知易行难”,这面混凝土墙凝聚了科研人员的大量实验计算。随着远大住工在国内的装配式建筑项目接连落地,实验结论得以验证并不断优化,解决了保温、防水抗渗、隔音抗震等建筑通病。
目前,远大住工已将预制钢筋混凝土夹芯外墙板相关技术成果申报并取得5项国家专利。而40分钟造面墙、5天建层房的高效率,也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认可。
远大住工作为装配式建筑的领军企业,已在省内布局12个生产基地,年设计产能突破1500万平方米;产业布局遍及五大洲11个国家,产品涵盖住宅、公共建筑、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项目等。
创新的魔力已然显现。据远大住工统计,对预制钢筋混凝土夹芯外墙板的研发投入为230万元;近3年来项目产品累计已实现销售收入6.78亿元。
“微创新”还在继续。何磊介绍,这面“夹心三明治”还可以叠加更多“干货”。瞄准国外先进技术,目前远大住工正努力推进预制外墙板的保温层、装饰层一体化研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