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五年】创新,给湖南最好的未来

2017-05-18 06:15:39 [来源:华声在线] [编辑:印奕帆]
字体:【

创新,给湖南最好的未来


5月16日,湖南中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车间,工人在组装冶金特种大功率电源柜。该电源柜主要用于冶金行业,由湖南大学和中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开发,其多项性能指标优于国内外同类装备,取得了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记者 徐典波 摄

记者 胡宇芬

5月,行走在春意盎然的三湘大地,听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

在核电站的建设中,需要“大力士”吊装3000吨重的关键设备。可是,“大力士”的核心动力部件都要依靠国外,采购周期至少一两年。中联重科接手了这个难啃的骨头,开始了国产化攻关。

“我们走的是和国外完全不一样的技术路线,相当于我们请了一群‘小力士’合作来抬重物,把它们训练得非常听指挥,和‘大力士’一样能干。”中联重科履带吊起重机总设计师黎伟福,对记者如此描述他们的创新。

这个叫做“动力单元及其控制方法”的专利技术获得了中国专利金奖,已广泛应用于海内外的核电、风电和钢铁等项目。曾被中国企业追随的国外同行,又反过来研究这种新颖的思路,并在中国申请了围堵专利。但核心的基础专利,则牢牢掌握在中联重科手中。

因为创新,前和后可以互换,强和弱可以变化。企业发展如此,地区发展也如此。

2016年底,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确立了“创新引领、开放崛起”的发展战略。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正在快马加鞭,成为引领湖南发展的强劲动力。

“创新湘军”日渐壮大,为湖南乃至中国打造新名片

在我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外交名片中,有三张格外耀眼,那就是领跑世界的超级杂交稻、超级计算机、超高速轨道交通。“三超”背后,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湖南创造。

除了最耀眼的“三超”,近年来涌现的一大批自主创新成果,也让湖南成为创新引领发展的受益者和分享者。

世界首台煤矿斜井全断面隧道掘进机、国内首条中低速磁浮运营线、高精高效56米混凝土泵车、“海牛”深海钻机、永磁牵引系统、炭/炭复合材料、3D打印等高端装备、部件和材料陆续在湘问世,既满足了国家的重大需求,又带动了湖南相关产业向价值链的高端跃升。

根据最新排名,湖南科技创新实力已进入全国前列。

到2015年,我省区域创新能力排名全国第11位,比“十一五”末前进了4位;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的增幅位居全国首位;全省具备基本科学素质公民比例实现“翻一番”目标。2016年,全省专利综合实力首次跻身全国七强;以推荐并获国家科技奖励数统计,我省排第7位。

除了持续加速的科技创新,湖南在产品创新、文化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也不断推进,“创新湘军”日渐壮大。

有让人叫绝的高难动作,也有让人心动的喜怒哀乐,还有让人难忘的各种角色。省杂技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创新推出的杂技剧《梦之旅》,走红国内后又远赴加拿大和美国的70多个城市巡演,累计观众达20万人次,创近年来中国杂技整团编制国际巡演的最高纪录。

文化创新在湖南方兴未艾。“十二五”期间,湖南在全国率先成立省级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组建8大省管文化产业集团,文化产业与旅游、科技、金融、体育等不断融合创新,连续3年进入全国十强,其支柱产业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今年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文化产业企业达2905家,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4.1%,高出全国平均增速3.1个百分点。

传统的“给钱给物”、打卡到户帮扶方式效果有限,如何创新?我省趟出了“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的“四跟四走”产业扶贫新路,3年来直接帮助200余万贫困人口脱贫,受到国务院扶贫办重点推介。

最新发布的《湖南省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举措出台和落实情况的评估报告》显示:“四跟四走”产业扶贫等20余项改革走在全国前列,30余项改革形成湖南特色,一批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有意思的是,此份评估报告也来了次创新。采用自我评估加第三方评估的方式进行,在全国尚属首次。

培育良好的创新生态系统正在成为湖南最大的基础建设

4月中旬,中共湖南省委印发《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在三湘大地掀起了波澜。

全面创新的背后,最需要依靠的是人才。这份重要文件着眼于目前人才发展中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突出充分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可以说,这是一次意义深远、涵养创新生态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涉及人事、教育、卫生、财政、税收等多个部门的改革,必将推动湖南加速发展。

短短几年,一批带有湖南特色的突破性改革举措陆续出台,努力建构起适合创新的生态环境。

推进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完善科研项目资金管理,告别“过细过死”;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打通“最后一公里”;在全国率先支持以专利使用权出资注册公司,率先实施“两型产品”政府采购政策……

顺应创新创业从“小众”转向“大众”,从“精英”走向“草根”的变化趋势,科技、财政、教育、文化、共青团等诸多部门还纷纷搭台,举办多种创新创业大赛,创新财政资金支持方式,吸引社会资金做大“蛋糕”,为有志者提供圆梦的舞台,促进一批创新型企业的问世和发展。

省创新创业大赛积极对接国家大赛,正发展成为全省最大的众创空间和众扶平台。去年参赛者数量居全国前列,在国家六大行业总决赛中获奖数创历史新高,已到位社会投资和银行授信近3亿元,获奖项目获得省科技计划支持2160万元。参赛企业和团队还可以免费享受大赛提供的创业培训、融资辅导、展览展示、市场与技术对接等服务。今年的赛事又已启动,将在北美和欧洲设置分赛区,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来湘创新创业。

培育良好的创新生态,正在为创新赢得越来越广阔的空间。像商事制度改革激发了市场活力,2016年全省新登记市场主体56.52万户,新增注册资本9547.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成和3成。在新增企业中,现代农业、“互联网+”、文化娱乐等新兴行业增幅超过1倍。

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引领任重道远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

创新引领,是湖南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和开放崛起一道,充当湖南发展的两个引擎。从现实情况看,把创新发展做好了,也能促进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湖南的柑橘加工产业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湖南作为“柑橘种植第一省”,曾经由于柑橘集中上市而加工能力弱,橘贱伤农,企业也遭遇国际贸易绿色技术壁垒。湖南省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携手省内柑橘加工企业攻关,取得系列创新成果,催生了全国最大的柑橘罐头加工和出口企业,并催生中国取代西班牙成为“橘瓣罐头新王国”。企业发展了,橘农增收了,研究所也受益了,绿色加工技术还保护了环境。

从全省来看,“十二五”以来,湖南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地区生产总值稳居全国前十。但历经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后,湖南也面临着一系列不充分、不协调、不平衡的问题。

创新引领,任重道远。放眼全国乃至全球的发展,湖南要特别打好两张牌。

一是打好“知识产权牌”,筑牢创新“顶梁柱”。知识产权制度作为激励创新的基本保障,已成为国际通行规则。说一千道一万,创新最有价值的部分还是知识产权,有如房梁。围绕创新引领战略,湖南要探索支撑创新发展的知识产权运行机制,加速知识产权创造转化运用。

二是打好“企业牌”,夯实创新根基。创新引领发展,企业是最活跃的细胞。近年来在全省专利申请和授权量中,企业持续占据第一。截至2017年1月,维持有效期达15年以上的“长寿”发明专利,湖南一共有165件,属于企业的占三分之二。围绕创新引领战略,湖南要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重点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以提高地区的发展后劲。

相关专题:砥砺奋进的五年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