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水空三维运输拉近长沙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距离

2017-05-09 10:12:46 [来源:长沙晚报] [编辑:曾晓晨]
字体:【

水路、铁路等货运发展迅猛,航空基础建设不断完善,拉近长沙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距离

铁水空三维运输助力长沙通全球

编者按

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在北京举行。作为湖南对接“一带一路”的节点城市,长沙在区位、产业等方面颇具优势,工程机械、轨道交通、建筑工程、新材料及文化创意等优势产业正在通过“一带一路”走向世界。今起,本报推出系列报道,讲述“一带一路”的长沙精彩故事。

长沙晚报首席记者 吴鑫矾

5月3日,广铁集团长沙货运中心霞凝物流车间,伴随着列车的轰鸣声,一列载有50个集装箱的中欧班列从这里驶出,由南向北跨越1万多公里,13天后,标有“中国制造”的商品将走进白俄罗斯的千家万户。

从最初的不稳定班期,到如今每周四班,中欧班列(长沙-欧洲)已成为长沙对接“一带一路”的一个知名品牌。

依靠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长沙水路、铁路等货运发展迅猛,航空基础建设不断完善,以航空、港口、高铁为主的“三维运输”,拉近了长沙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距离,加快了长沙与世界各地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往来。

长沙成中欧班列货源节点城市

广铁集团长沙货运中心霞凝物流车间位于长沙金霞经济开发区内,如今,这里已成为湖南境内规模最大的铁路货场。

“2014年10月30日,湖南首趟中欧班列从这里开出,结束了湖南和欧洲进出口货物单纯依赖海运的历史。”湖南湘欧快线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夏朝辉说,中欧班列的开行,破解了湖南国际运输通道依赖水运和汽车转运出口的瓶颈。

以长沙到白俄罗斯为例,货物走中欧班列出境相比海运的时间和空运的价格都有明显的优势,比海运能缩短一个多月。

据了解,在2016年至2020年全国中欧班列规划建设中,长沙被列入货源节点城市和主要铁路枢纽节点城市。今年底,湘欧快线国际陆港中心将全面建成,满足每天到发国际集装箱班列5至7列,货物日周转量15000吨。

未来,长沙铁路国际通道建设将延伸至东盟、中亚、中东、俄罗斯、欧洲,国内干线通道延伸至华南、华东,对接“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通道,形成以长沙为“掌心”,“五指”为扇形的国际铁路物流网络。

长沙新港集装箱吞吐量前4月创历史新高

在霞凝物流车间,来自华菱衡钢的钢管装进卡车,沿着公路行驶2公里后,来到长沙新港码头装船。如今,钢制品、粮食等货物都采用水铁联运模式在新港中转,经过铁路、公路、水路三种方式的配合联运,沿着长江黄金水道通达全球,远销海内外。

“今年前4个月,长沙新港累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5.3万标箱,比去年同期增加1.9万标箱,其中4月份单月吞吐1.6万标箱,两项均创该港投产以来同期的历史最高纪录。”湖南长沙新港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唐忠良兴奋地告诉记者,今年有望再创新高,特别是港口集装箱,有望达到15万标箱。

在长沙新港码头,新港三期工程项目建设也在提速。据了解,三期工程有望在2018年底整体竣工投产,届时,长沙新港年吞吐量将达到1200万吨。

从新港顺流而下,湘江长沙综合枢纽也是一片繁忙景象。自2012年10月10日船闸通航以来,这里通过的最大船舶达到6000吨级,年均过闸货运量达4267.5万吨。而随着湘江航道的不断提质,未来长沙货物走水路运往全球将更加便利。

交通逐步完善助力临空经济腾飞

沿长沙绕城高速、机场高速畅行,记者驱车从长沙新港直达长沙黄花国际机场。通过区域内完善的高速公路路网,铁路货场、水运码头、航空机场等多个枢纽互通互联,便捷的立体交通网络不仅畅通了货运物流,还加快了长沙人流、资金流与“一带一路”的对接速度。

“机场二跑道的投入使用,大大提高了飞机的放行效率,为湖南发展临空经济提供了交通基础。”机场相关负责人说,长沙黄花国际机场二跑道的启用,使机场成为国内第15家拥有双跑道的大型国际机场,可供目前最大客机空客A380起降。而随着机场东扩工程的完工,这里将打造一座集高铁、地铁、磁浮、公交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成为湖南通向世界的空中桥梁。

紧邻机场的长沙黄花综合保税区,作为湖南省唯一的临空综合保税区,一期工程日前已顺利通过预验收,计划于本月底封关运行,预计今年底可实现进出口总额10亿美元以上,力争到2020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80亿至100亿美元。

相关专题:“开放崛起新湖南·国际友城篇”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