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丨C919一飞冲天 “湖南脚”功不可没

2017-05-05 14:10:23 [来源:华声在线] [编辑:蒋俊]
字体:【

记者 肖秀芬 宛俊余 通讯员 王婧妮 李妮

加速!抬起前轮!离地!C919飞起来了!今天,让国人期待了半个世纪的国产干线客机终于成功首飞了!

半个世纪前,中国人开始了“大飞机”的追梦脚步,1980年9月,倾举国之力建造的客机运-10首飞成功,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多种原因,1986年,这架承载着国人梦想的“争气机”完成多次试飞任务回到上海后,再也没能继续飞起来。

2008年,瞩目已久的C919大型客机项目正式启动,中国人追梦大飞机的旅程再次启航。从2009年工程样机正式下线到低滑、高滑等一系列试验的成功,中国人为航空事业奋斗的脚步越发坚定,逐梦蓝天的报国梦,也牵动着湖南航空人。

在C919成功首飞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新湖南客户端记者走进湖南航空人,倾听他们的航空报国梦。

让飞机“走”得更远,将为C919装上“湖南脚”

中航飞机起落架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加紧生产国产大飞机C919的主起落架。湖南日报记者 徐行 摄

航空工业起落架公司位于长沙望城境内,全称中航飞机起落架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航起”),C919的主起落架就是在这里完成制造和装配的。早在2011年,航空工业起落架公司和德国利勃海尔公司就签署了“合资合同”,这标志着双方合作研发进入了实施阶段。

民机与国际合作部部长罗鹏程告诉记者:“民用客机不同于军用飞机,咱们国家设计民用飞机的底子薄,拿不出现成的设计标准和成熟产品,和国际知名供应商合作,有利于获得适航当局和用户的认可。”

在航空器制造的道路上,中国还是个学生,与国际知名供应商合作研发生产,更多是为了学习和借鉴成熟公司的经验,德国利勃海尔公司是全球知名起落架供应商,所出产品在加拿大庞巴迪C系列客机、巴西航空工业公司E系列客机以及A350客机等上已有成熟应用和技术验证。

中航飞机起落架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加紧生产国产大飞机C919的主起落架。湖南日报记者 徐行 摄

是直接采购还是合作研发?湖南航空人坚定地选择了后者。

“国外公司希望直接出售起落架系统,但我们坚持要合作研发,”罗鹏程说:“如果直接购买起落架,确实省事,稍作改进装在C919飞机上就能使用,但这样会使我们失去借鉴和吸收国际先进技术的机会,始终受制于人,对国家航空产业长远发展是不利的,合作研制要付出艰辛的努力,但是值得!”

说到艰辛,航空工业起落架“80后”工艺员张成有着自己的故事。

2007年,23岁的张成从航空大学毕业,怀着对军工企业的美好憧憬来到公司做了一名工艺员。由于从小就是个军事迷,尤其对飞机感兴趣,刚刚接触工作的他有些激动:等自己有了孩子,一定要告诉他,你爸爸的工作是造飞机,那是一个光荣而神圣的职业。

但因所学专业是信息与计算机科学,面对从未接触过的奇形怪状零件和图纸,张成有些不知所措,更别说那些令人头疼的软件指令和三维空间了。紧张、迷茫,看着一个个结构复杂、冗长繁琐的工艺分解单,他感到压力巨大。

面对是一份勇气,更是一种担当。每看到飞机滑翔、起飞、降落的场景,张成都会联系到自己的工作:起落架作为飞机起降的重要承力部件,作用巨大,价值高昂。其零件工艺方案或加工过程一旦出现问题,就会造成结构缺陷。这种情况要么大大降低起落架性能造成严重后果,要么零件报废,使国家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他告诉自己:既然选择了,就要负起责任。

此后,“打造高质量飞机起落架”的想法如同一颗种子,深深地埋在了张成的心里。

2014年,张成接手C919客机起落架外筒等大件加工任务。这些2-3米长的“大家伙”是公司有史以来加工的最大零件,无任何经验可借鉴,部分零件甚至超出了设备的加工行程。张成抱着压力就是动力的心态开始了艰难的试制历程。他决定在现有设备的基础上安装大型工作台及辅助液压装置的方法满足研制生产需求。这个问题的解决让张成短暂地松了一口气。可是,当经过焊接、热处理工序后的零件摆在大家面前时,所有人都傻了眼:零件的变形尺寸远远超出了预计范围。

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张成用“沮丧”来形容心情。那段日子,张成每天吃睡在厂里,跟产零件加工,观察零件的每个新变化。张成说:“因为任务紧迫,几乎都是通宵达旦工作,白天回家简单休息一下,好长一段时间都看不到妻子,不过她对我的工作很支持,这是为国争光的工作,必须舍弃小家。”

张成和团队成员一起在零件上选取了200多个测量点进行检测,然后对数据进行一一分析、对比、计算,并在数模上反复推演,拟定出新的加工方案。一个半月过去了,当修正后的零件再次搬上三坐标检测仪,得到一系列漂亮的数据后,张成高悬许久的心终于踏实了。

“打造高质量飞机起落架,为国产大飞机装上了一副健壮而有力的铁脚”,这个信念会一直根植在中航起全公司研发人员心中。

空海战鹰紧急启航,湖南筑起保障战场

中航工业长沙五七一二飞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工人在作业。通讯员 摄

“国防能力动员建设和应急作战战场抢修保障单位”是中航工业长沙五七一二飞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航长飞”)的另一个身份。

和平年代,随着飞行训练强度的增加和演练形式的多样化,各种原因导致的飞行事故和地面事故呈上升趋势。作为空军和海军确定的国防能力动员建设和应急作战战场抢修保障单位,中航长飞认真履行保障使命,为祖国国防事业立下“赫赫战功”。

中航工业长沙五七一二飞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工人在作业。通讯员 摄

中航长飞人不会忘记20年前那场近于实战的抢修任务。

1996年,台风袭击广东湛江,驻扎此地的空军某王牌师19架苏27战斗机被吹损。熟悉军事的人都知道,苏27,这型进口于俄罗斯的战斗机,是当时国内装备的最强战斗力的三代机,连型号都是保密的。鉴于国防局势的紧张性,这型飞机对我国的作用重大。空军方面希望一个月内修复,但俄罗斯技术专家却表示:“飞机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不属于商保期维修范围,如果修复,需要2亿美元。”

这在当时的中国,无异是一个天价,而俄罗斯专家还补充说明,即使花了这么多钱也不一定能修好。中航长飞受命派出技术团队火速赶往湛江空军机场。

现任中航长飞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的湛建平,回忆起当年,依然激动:“俄罗斯专家出于军事技术保密考虑,强烈要求执行俄方维修方案,但我坚决要求执行我方方案,因为俄罗斯的方案有很多不合理制约,无法如期完成修复。 ”

双方谈判各持己见,一度陷入僵局。空军提出一个折中的方案,才促进事态进展:长飞制定方案,先经国内专家评审,再由俄罗斯专家评审,多方通过后再执行。

湛建平说:“我连夜制定方案,很快通过了国内专家的评审,但俄罗斯专家并不买账,态度也很冷漠,在场的3名翻译紧张得说话都结巴了。”

最终湛建平鼓足勇气,亲自上台给俄罗斯专家连比带划地解释。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俄罗斯专家终于同意由中俄双方进行维修比试。在比试中,俄罗斯专家鼓捣了半天没修理好,长飞的工程师却很快解决了问题。这一下,让俄罗斯专家彻底服气了。

经过半个多月轮番抢修,16架受损战机一次试飞成功!

空军部门对此评价:“这次野战条件抢修,是我军自抗美援朝以来的第一次,也是我军历史上抢修飞机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的一次,是一次近于实战的演练!”

培育航空英才,长沙航院肩负使命

市民在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科普教育基地参观各式飞机,了解航空国防知识。湖南日报记者 徐行 摄

雏鹰展翅,在航空工业科技领域,比一架飞机设计研制更难的,是优秀航空人才的培养。在湖南,隶属于空军装备部的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长沙航院”)是全军唯一一所国民教育性质的普通高校,开设有飞行器维修技术、航空发动机维修技术、飞行器制造技术、飞机电子设备维修、通用航空航务技术等23个专业,建校44年来为国家军队、军工企业和民航部门输送了大批专业人才。

龙文浩在决赛现场。通讯员 摄

1998年出生的龙文浩,是飞行器维修专业大二的学生。两年前,怀揣着蓝天梦想的他考入了长沙航院。一进校门,机坪里整齐停放的各型战机深深吸引了这个大男孩,在他看来,自己选择了一个“高大上”的专业。

然而在结束了理论学习进入实操训练后,龙文浩的内心却有了落差:将一块金属材料按照图纸要求加工成飞机零件,龙文浩发现这比解开一道课程习题要难太多。

“这就是废物!”——这是曾经教员把龙文浩制作的工件狠狠摔在地上后撂下的“狠话”。

委屈和心酸一下涌上心头,看着其他同学都做出符合标准的工件,龙文浩暗下决心:“别人能做到的我也可以!”靠着骨子里不服输的信念,龙文浩很快在专业方面崭露头角,经过实训老师、专家教练的层层筛选,他从几百名学员中成功入选全国技能竞赛解放军代表队,并进入决赛。

在耗时近半年的备赛中,龙文浩一天也没有放松过。集训时,他早上5点半起床,晚上10多结束,高强度的实操训练完成后,他还给自己安排了额外任务——复习专业知识,等他准备入睡时已是午夜时分。比赛时,他已经完成了6个半小时一套的工件制作50余套,十六开大的专业书,400多页的知识点、题型他都能熟记于心。集训的空隙他也不放过,由于冷作钣金工需要足够的臂力举起4磅重的锤子进行长时间敲打,龙文浩为自己制定了每天1-2小时的体能训练,日复一日,锤子对他来说已不再沉重,6个半小时的工件制作也不再吃力。

最终,在第十三届全国工程建设系统职业技能竞赛上,龙文浩一举夺得青工组冷作钣金工个人总成绩第一名,获得大赛金奖并被授予“全国工程建设系统青年技术能手”称号,成为了名动三湘的“少年工匠”。

“将来有一天,我修理过的战鹰将巡航在祖国的天空,我一定会为之自豪骄傲!” 龙文浩说。

廖雪(左一)和廖也(左二)在2016年珠海航展现场。通讯员 摄

1996年出生的廖雪和廖也是长沙航院空中乘务专业的双胞胎姐妹,两个姑娘除了拥有同样的相貌,还有着共同的梦想——当空姐。

2016年珠海航展,在这场中国向全世界展示航空形象的最高规格的盛会中,长沙航院选派了14名优秀的空乘学员赴金湾机场参与服务保障工作。因为相貌外形一致,航展方特意安排姐妹俩站在展厅大门口负责礼仪接待工作。

航展的经历,姐俩至今记忆犹新,每天保障服务完,教员还组织学员们强化站姿礼仪训练,妹妹廖也因为耍小聪明,“偷懒”垮了一下肩膀而被教员训斥,廖也说:“我平常泪点挺高,可那次愣是没忍住流泪了,大学里唯一一次哭脸就献给了它。”

6天的航展,姐妹俩虚心学习,努力服务。虽然辛苦,但内心因为充实而骄傲。姐妹俩认为穿上了这身制服,代表的不再是个人,衣着虽然光鲜,但肩上扛起的更是中国航空服务的美丽形象。

记者手记

众所周知,我国航空工业起步较晚,但发展非常迅速。航空工业迅速发展的背后,承载着无数航空人的艰苦付出,湖南航空人作为其中的一股中坚力量,他们默默耕耘在航空工业战线,虽身处不同岗位,但却万众一心,拼搏进取,砥砺前行,为民族航空工业的发展进步立下了不朽功勋。

航空报国未来的路有多长?没人知道答案,但湖南航空工业的幕后英雄们会一直坚定地走下去……

相关专题:直上云霄!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来了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