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三十六计”之四:土地入股

集约经营,油茶开出“致富花”

2017-04-27 17:16:38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赖泳源 卢小伟] [编辑:夏博]
字体:【

周根生和村民们在油茶树林里剪枝。

“精准扶贫·三十六计”之四:土地入股

集约经营,油茶开出“致富花”

华声在线记者 赖泳源 卢小伟

“讨个婆娘成个家,问天问地要饭呷;好山好水好种茶,十里长坡万树花。”在邵阳市邵阳县,南山北岭的人们如今都会哼唱这首油茶民谣。这里的农户几乎家家户户种有油茶树。

退伍军人周根生,邵阳县蔡桥乡乐山村人。7年前,他与油茶树结缘,不仅自己发家致富,还成立油茶专业合作社,带领乡亲们以土地入股,让小小的油茶树开出了“致富花”。

4月中旬,周根生兴奋地给记者打来电话报个讯息:合作社的油茶树种植面积比去年又增加了2000亩,达到1.4万亩。看来,这些漫山遍野的白色花朵,又将“开”出一年好收成。

退伍军人扎根荒山,结缘油茶

在邵阳县蔡桥乡乐山村,提起周根生那是无人不晓。过去他是武警部队里的“优秀战士”,如今成为声名远播的“油茶大王”。

周根生与油茶树的缘分,可以追溯到他的部队生涯。上世纪80年代后期,20多岁的周根生来到河南某武警部队当兵。在黄河边执勤站岗时,他亲眼看到河对岸的万亩荒山变成一片绿海,不由感慨:“要是家乡哪天也这样该多好!”

一晃几年过去,周根生退役后成为原邵阳县水泥厂的转业工人。工作之余,他开始承包荒山植树造林,日子虽然辛苦,却快乐而充实。

2009年,周根生的种树事业吹进一股劲风。他作为农民代表受邀参加邵阳县油茶产业发展动员大会,敏锐“嗅”出了大会传递的信息:县委县政府决定把邵阳县打造成全国油茶基地示范县,把油茶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第一产业来定位、全县农业发展的领军产业来支持,对油茶造林每亩补贴600元。

大会还没开完,周根生就打定主意种植油茶树。

回到村里后,他立即行动起来:一边争取政策支持,一边找亲朋好友和当地煤矿老板筹钱。带着30万元启动资金,周根生走遍了长乐乡、蔡桥乡的山头,最后在蔡桥乡水口村、城堂村找到一片宜林宜种的荒地,一口气承包了400亩种植油茶,租期10年,成为邵阳县第一批油茶种植专业户。经过几年摸索打拼,周根生的油茶树花开满山,油香飘进了十里八乡。

周根生在检查油茶树果实的情况。

农户以土地入股,收益五五分成

关于油茶树,邵阳当地还有一句谚语“开花,就开出糖来;结果,就结出油来”。这说的就是油茶经济效益好,是名副其实的摇钱树。但长期以来由于农户分散种植,不成规模,抱着摇钱树却“摇”不到钱。

以周根生承包土地的蔡桥乡水口村为例,村里有山地面积数千亩,1000多人。大部分年轻人外出打工,留下体弱年迈的老人,各自守着自家的几亩地,年复一年,看不到收成。

周根生心里明白,贫困户一缺资金,二缺技术,靠单打独斗成不了气候,唯一的办法是把土地集约起来,合抱成团,发展油茶产业。

2012年7月,周根生联合几位思维活络些的村民,共同成立了怡悦油茶专业合作社,朝合抱成团迈出了第一步。但当他计划集约更多土地、吸纳更多村民加入合作社时,很多人站出来反对:“这些地一承包就是三四十年,万一没搞起来怎么办?”

周根生走村串户做工作,碰到强烈抵触的村民,他就告诉对方与其把田地撂荒浪费,不如流转出来还有点期望;遇到摇摆不定的村民,他给对方讲解规模种植油茶树的好处,“一亩油茶能产80到100斤茶油,按市场价50块钱一斤计算,一亩有四五千块钱的收益,如果赶上丰产年,收益还会更高。”走肿脚板子,磨破嘴皮子,终于说服村民,以五五分成的方式流转土地。

从2013年10月开始,周根生陆续和周边各村村民签订了30年或40年的承包合同。村民出租土地给周根生,由他来统一种植、管理,平时可以在油茶园里务工,年底还有五成分红。

寂静的荒山农田,重新变得热闹起来。

农民既是“包租公”,还是“农业工人”

土地入股周根生的油茶合作社后,农民不再是只有耕耘不见收获的吃苦人,纷纷变身“包租公”,还进厂入园成为“农业工人”。尹友生和蒋春来就是其中两位。

尹友生是水口村的贫困户,65岁,年老体衰。他把自家的5亩地租给合作社种油茶,每亩每年租金700元;平日在油茶园做一些剪枝、施肥、除草的工作,每月1500元。两项相加,一年下来可获得收入约2万元,足够自己日常之用。

年近花甲的蒋春来也成了一名“农业工人”,记者采访他时,他正在给茶油果实剥壳。“我每个月务工收入2000多元,一年有近2.5万元。”说起入股合作社的好处,生性腼腆的蒋春来整个人都变得神采奕奕,内心的喜悦跃然眼前。

如今,周根生的油茶专业合作社已覆盖邵阳县蔡桥乡、长乐乡、黄亭市镇、小溪市乡、黄塘乡、五峰铺镇、罗城乡、郦家坪镇等11个乡镇,34个村,种植油茶树1.4万亩,其中3000多亩已挂果丰产,400多农户直接受益。他们以合作社为纽带,以油茶园为基地,不断开发、引进、试验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大力发展“无公害”油茶产业,从贫困走向富裕。

变化和发展还在继续。

“我们正在打造自己的油茶品牌。”站在层层叠叠的油茶林间,周根生说油茶林将来还会以生态农林养殖业为基础,发展农村生态旅游产业,让更多的人来旅游休闲,带动更多的老百姓脱贫致富。

风物长宜放眼量,一年更比一年强。也许不久的将来,在这一片片油茶林间旅游休闲的,可能就有你。

村民在油茶树林里剪枝。

记者手记

土能生万物,地可发千祥。在农耕文明悠久深厚的中国,千百年来,土地一直是农村百姓安身立命的物质根本和精神寄托,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人。但自从工业化助力经济腾飞之后,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已经弊端凸显。地还是那块地,人却很难自给自足,从而逐渐走向贫穷。

50多岁的周根生身形单薄,面庞清瘦,但脸上始终带着从容、自信的笑容。他的事业正如他的名字一样,扎“根”土地,“生”出希望。他所倡导的土地入股,并未改变土地所有权,也保留着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只是土地使用权流转到专业大户、合作社,以发展油茶规模经营。

以土地入股,进行集约种植,是对土地资源的重新审视和利用,是利用工业化时代的思维观念重新发掘土地的潜力和价值,有利于发挥现代农业产业在技术、资金、管理等方面的优势。

以土地入股为纽带,分散在乡村各地的劳动力、资金等也被集约整合起来,重新焕发村庄的活力。这对土地资源丰富、经济发展落后的贫困地区来说,无疑是一个生动的脱贫致富样本。

相关专题精准扶贫在三湘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