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在三湘】“四跟四走”拔穷根:湖南特色产业扶贫趟出新路子

2017-04-12 06:20:01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柳德新] [编辑:蒋俊]
字体:【

发展特色产业扶贫,湖南趟出新路子——

“四跟四走”拔穷根

 

桂东县大塘镇蛟洲村,省农委驻村扶贫工作队带领村民建设的面积240余亩的香芋基地。(资料照片)记者 童迪 通讯员 郭兰胜 摄

记者 柳德新

4月,怀化市鹤城区白马村,犹如花的海洋。一度因病致贫的村民王贤梅,正在“花海”除草。他告诉记者,他家2亩多地流转种花,土地租金加上他在“花海”打工收入以及入股公司分红,去年收入达3万多元。受益于“花海”特色,白马村旅游产业收入“节节高”,2016年底实现整村脱贫。

拔穷根,发展产业是根本。我省趟出了“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穷人能人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的“四跟四走”产业扶贫新路子,3年来直接帮助162万贫困人口脱贫。

2016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湖南代表团审议时,对湖南率先探索的产业扶贫“四跟四走”路子予以高度肯定。

2016年9月,全国产业精准扶贫现场观摩会推广了我省“四跟四走”产业扶贫经验。

“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

避免贫困群众在产业发展中被边缘化

在贫困地区发展产业,进行产业扶贫,有想象不到的困难:对象难瞄准,项目难见效,风险难防范,资金难保障……

江华瑶族自治县瑶山雪梨公司种植3000亩雪梨,每亩纯收入7000元以上。在该公司影响下,周边农户也跟风种植雪梨,但每亩平均收入只有1000多元。难道雪梨也嫌贫爱富?

某贫困县在连片开发茶叶基地时,按照“谁开发、扶持谁”的原则投入800万元,结果59个大户户均获得13万多元项目资金,而真正的贫困户因无力开发茶叶而无法获得扶持。

其中原因在于:贫困群众缺资金、缺技术、缺管理,难以搞好产业项目;简单的“给钱给物”帮扶方式,难以形成产业规模,无法有效对接市场;扶贫普惠政策下,贫困群众在产业扶贫中反而被边缘化,出现“扶富不扶贫”现象。

省扶贫办在芷江侗族自治县石板溪村、麻阳苗族自治县谭公冲村开展以“财政资金+贫困户+合作企业”为主要内容的试点。2014年4月,在总结试点经验后,省扶贫办主任王志群首次提出“四跟四走”的产业扶贫思路。

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信息系统中,我省精准确定了有劳动能力、有产业发展愿望的贫困对象320万人,形成“发展产业脱贫一批”的数据库。明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60%以上用于产业扶贫,其中70%用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发展生产,按人均2000元的标准给予一轮扶持。瞄准贫困人口,改普惠式扶贫为差异化扶持,改“给钱给物”、打卡到户为直接帮扶、委托帮扶和股份合作。出台《关于引导和支持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参与精准扶贫的意见》,鼓励能人(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与贫困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实行市场化运作,实现可持续发展。省扶贫办与省农村信用联社合作,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创新推出“免抵押、免担保、财政贴息”的扶贫小额信用贷款,解决扶贫对象发展产业缺资金的问题。

“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避免了贫困群众在产业发展中被边缘化。

“穷人能人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

防止资金投向不准、扶贫效益不高

“嘎嘎嘎、咕咕咕……”在宜章县黄沙镇新坌村旭丰种养合作社,上万只鹅在“窃窃私语”。2016年4月,426名贫困人口将1500元/人的财政扶持资金和5000元/人的扶贫小额信用贷款,入股旭丰种养合作社,发展福鹅产业,一年来人均增收3000余元。

我省制定“发展产业脱贫一批”规划,宜养则养,宜种则种,确立了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特色加工、特色旅游等十大特色产业,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将项目的选择权交给市县,解决产业扶贫资金投向不准的问题。

“穷人能人跟着产业项目走”。花垣县苗汉子专业合作社与十八洞村227户农户合股,组建十八洞果业有限公司,其中136户贫困农户占股27.1%,流转千亩土地建设高标准猕猴桃基地,今年即将挂果。到盛果期,136户542名扶贫对象预计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

在“五个一批”中,“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涉及贫困人口最多,对贫困户增收的作用也最明显。以往,扶贫工作队一撤,产业项目又陷入困境。

我省在产业扶贫中形成共识,产业项目必须具有可行性、市场前景,解决扶贫效益不高的问题,也就是“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

江永县兰溪瑶族乡勾蓝瑶村因地制宜,走出“旅游+种养”特色产业扶贫之路。在省民政厅扶贫工作队引导下,村民以资源入股,成立勾蓝瑶寨旅游开发有限公司,106户贫困户加入4个合作社,村民“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村民人均纯收入两年“翻一番”。

“四跟四走”拔穷根的同时,我省还建立贫困户权益保障机制。针对市场和疫情风险,大力推进农业保险,保险费从财政扶贫资金中解决,建立风险防范机制。扶贫部门、扶贫经济组织与贫困户签订三方合同,明确三方的责、权、利特别是贫困户利益分配方式。在委托帮扶、股份合作项目中,成立贫困户代表参与的监事会,省扶贫办、省财政厅对50%以上的年度项目进行抽查。

按照“四跟四走”产业扶贫路子,我省“十三五”期间将按照人均投入帮扶资金1万元(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000元、扶贫小额信贷资金6000元、财政扶贫贴息资金1000元、社会资金1000元)的标准,因地制宜发展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区域特色产业,帮助260万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