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三十六计”之一:筑路助富

向家村扶贫在“路”上

2017-03-29 11:15:45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赖泳源 卢小伟 易丰贤] [编辑:印奕帆]
字体:【

开篇语

国之要也,其地丰腴,其民殷实。古往今来,为政者孜孜以求的,莫过于衣食足而仓廪实、民安乐而国富强。但在从古至今的历史经验里,地有荒野、民遇疾苦的现象时常发生,如何让民众免受贫穷之苦,考验着为政者的胸怀和智慧。

公元2013年11月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十八洞村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但愿苍生俱温饱,不辞辛苦入山林。一场惠及几千万人口的扶贫攻坚战役,在这个偏远的苗乡小寨拉开了帷幕。

精准扶贫,责任重大,意义深远,既功在当代,又泽被千秋。在这场攻坚战中,上下齐心,携手济困;建档立卡,精准识别;因地制宜,精准帮扶。征途中,有一种力量总催人奋进,有一份情感总让人牵挂,有一种精神总令人动容。或扎根大山,助贫帮困;或聚财汇智,嘘寒问暖;或矢志不渝,自强自主,涌现出了一批感人肺腑、催人奋进、发人深思的帮扶事迹和脱贫故事。

“精准扶贫”发端于湘西,习总书记嘱托湖南“积极探索可复制的经验”。 三年来,湖南牢记嘱托,精准发力,全面实施精准识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取得了扶贫攻坚的阶段性成果,探索了一些有价值、可复制的扶贫开发模式,精准扶贫的“湖南经验”可圏可点,备受关注,也值得学习。

人勤春来早,扶贫正当时。为此,华声在线特推出“精准扶贫.三十六计”系列报道,派遣记者开赴全省各地,深入扶贫第一线,以脚下路、眼前景、脑中思、手中笔,忠实记录精准扶贫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挖掘好故事、好经验、好模式,演义扶贫开发“三十六计”,宣传精准扶贫,践行媒体责任,以期以今日之新闻,成将来之历史。今天,本网将刊发"精准扶贫·三十六计”系列报道首篇--第一计:筑路助富。

图为被列为全省首批“美丽乡村”示范村的向家村。

“精准扶贫·三十六计”之一:筑路助富

向家村扶贫在“路”上

在乡村农家墙上,“要致富,先修路”是一句最常见的宣传标语。而老百姓心里,有路无路,事关贫富。

路,就像连心桥,现实在这头,希望在那头。对湖南省隆回县岩口镇向家村百姓来说,更是如此。向家村位于岩口镇海拔1100多米高的九龙山山腰上,过去,仅靠一条羊肠小道与外界相连,车子进不来,东西运不出,是个因路致贫的穷山村。

如今,从向家村走出去的企业家向长江回来了,他带领村民把这条羊肠小道一步步变成砂石路、水泥路,直至炒砂路。向家村,也因此从山沟沟里的穷村蜕变为全省“脱贫攻坚”示范村。

因路致贫,又因路脱贫,还将因路致富,向家村人与贫穷展开的攻坚战,被当地人笑称,一直在“路”上。

图为外界通往向家村的道路。

小道拓宽了,瓜果运出了

九龙山位于隆回县东北,山重水复,峰回路转。临近向家村时,一条宽阔平坦的高标准炒砂路豁然眼前,两旁是整齐的绿化带,乔木、灌木错落有致,生机盎然,沿线民居修葺一新,简约大方,让人误以为来到了城镇的街头。

同行的村委会主任向长江感慨万千,以前这里是一条羊肠小道,坑坑洼洼的,别说机动车,就连拉个板车都难。他回忆,上世纪90年代,村民向泽民干活时不小心把脚压断了,没公路,汽车进不来,村民只好抬着他去县医院救治。

没有路,向家村几乎与外界隔绝,大山馈赠的丰富物产也就窝在这山里。

向长江从小在向家村长大,说起家乡的物产他如数家珍,杨梅、桃子、李子、梨子和板栗,一到成熟季节就累累挂满枝头。小孩子馋得流口水,大人们却为此发愁。因为瓜果运不出去,辛辛苦苦一年,成堆成堆的果子只能烂在山里地里。

为了谋生活,劳动力一个个外出打工,全村没有任何产业,也没集体收入,只留下老人和小孩,抱着大山过苦日子。

向长江高中毕业后也走出大山,打工创业。他当过县公路段工人,干过个体司机,南下广东做过房地产生意,后来又返回县城,成立华兴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20多年过去,向家村的命运,仍被这条山路“卡”住。在外打拼的向长江,看到生养自己的土地被困在大山里,心情很沉重,“不能让乡亲们再这样穷下去。”2006年,他拿出现金,由村民投劳,协助村里修了条砂石路。一直困扰村民的交通问题这才得以缓解。

路修通了,杨梅、桃子、李子、梨子、板栗可以运出去了,乡亲们脸上笑容初展。

村民向石贵患有风湿多年,不能干重活,妻子彭华秀成了主劳力,家里没什么收入来源。路修通后,他家种的包谷、红薯、蔬菜,养的鸡鸭,大多拉到县城里的农贸市场卖了,每年收入近万元。加上孩子外出务工每月寄回千余元,日子渐渐过得活络起来。

公路硬化了,产业进来了

然而,向家村的困难远远超出向长江的预想。

2014年初,向家村被划为贫困村。全村1008人,通过精准识贫,有95户共218人仍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向长江意识到,家乡脱贫仍是任重道远。经过深思熟虑,他果断把户口迁回村里,“手把手”与村民们一道抗击贫困。2014年3月,向长江全票当选为村委会主任,他在就职时立誓:苦干三年,摘掉贫困帽,给乡亲们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经济发展靠产业,产业发展靠交通。”彼时,在向长江的构想中,交通依然是发展的第一要务。他就职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出资600万元,将6.2公里的通村土路由原来的3.5米拓宽到6米,硬化路面,并申请开通向家村到县城的客运班车。

有了水泥路,还得要有产业。向长江开始组织村组干部及村民代表赴外地油茶林基地考察学习,将村里一直不见效益305亩自有山林全部开垦翻转,改种油茶林。同时,将村里的三个小水库全部承包出去,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9万多元收入。

向家村虽然地处山区,土地贫瘠,但这也为种植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向长江发动农户利用闲置土地及屋前屋后空坪隙地全部种植油茶林,到目前为止,农户分散种植的油茶林合计达725亩。2016年3月,华兴公司又先后三次从外地购回优质果木苗,无偿下发给农户栽种。到目前为止,全村共栽种板栗、桃李、樱桃等10多个品种的果木达10万余株。还有一批农户专门栽种蔬菜,种植面积达100余亩。

向家村还涌现出一批养殖专业户,除每家每户饲养鸡、鸭、鹅外,专业养猪、养牛、养羊、养鱼的农户也不少,真可谓“鸡犬之声相闻”,一派兴旺景象。

贫困户担心市场风险怎么办?向长江在银行开设专门账户,注入1000万元作为担保基金,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贷款进行担保甚至贴息,打消大家的顾虑。

农产品种出来卖不出去怎么办?向长江干脆采取“企业+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农副产品全部由华兴公司按市场价上门收购,企业消化不了的,则通过公司物流体系销往外地。

就这样,脉络打通了,产业激活了。笑颜如花,在向家村百姓脸上绽开。

道路升级了,游客增多了

沃土结出丰硕果,汗水浇开幸福花。

在向长江的带领下,向家村焕然一新。2016年初,向家村被列为全省首批“美丽乡村”示范村。7月,“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在第七村民小组,完成“穿衣戴帽”14户,改厨、改厕、改栏30余处,美化、绿化30余处,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2016年10月,全省百个“脱贫攻坚示范村”评选结果出炉,向家村光荣上榜,在隆回县此次脱贫攻坚战中率先脱贫。

在全省“脱贫攻坚示范村、最美扶贫人物”授牌颁证仪式上,向长江动情地说:“喝水不忘挖井人。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我想要回报社会、回报生我养我的这方土地。”

向长江做到了!他用不到三年时间,兑现了任职时的承诺。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授牌归来,他并没有躺在功劳簿上,向家村如何更好地发展乡村经济?如何巩固脱贫成果?如何防止贫困户返贫?向长江想到了乡村旅游,“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开发九龙山的秀丽风景,吸引游客到向家村旅游观光”。

2016年9月,村里通往外界的那条道路再次升级,炒砂路直接通往向家村。旅游大巴也陆陆续续驶入村里。

向长江告诉记者,他的扶贫开发新征途依然从“路”开始。如今,向家村更多的道路从蓝图走进现实:拓宽荷添公路向家村路段,硬化村部通组公路,新修翻修机耕道,修缮水库至油茶林道路……这一切,均已分步实施,到2018年底全部完成。“再通过一年多的奋斗,我一定要将向家村打造成全县最美丽的生态旅游示范村!”

其实,除向家村外,华兴公司还在帮扶着麻场村和同福村,改善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调整产业结构,使得这两个贫困村同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邵阳市“千企联村”示范点。

路漫漫其修远兮,但在向长江眼里,世上没有修不好的路,贫困也决不是迈不过的坎。(记者 赖泳源 卢小伟 通讯员 易丰贤)

记者手记

走在向家村宽阔的沥青路上,站在绿树环抱新居的村口,处处能感受到便捷的交通、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扶贫的重要性。

交通路网打破区域界限,经济发展离不开信息、生产要素在区域间的流动和交换,商品经济社会尤其如此。

一旦交通被阻断,像向家村一样,农村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进不来,能交换成商品的物产出不去,人流、物流、信息流缺失,产业和市场也对接不上。

封闭阻塞之下,必定被遗忘。因此,路就是很多贫困农村的生命线。就像生命肌体一样,脉络打通了,整个生命肌体才有活力。

相关专题精准扶贫在三湘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