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着力”看湖南:民生福祉 久久为功

2017-03-05 08:38:09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李伟锋 张尚武] [编辑:印奕帆]
字体:【

民生福祉 久久为功

——“三个着力”看湖南(之二)

记者 李伟锋 张尚武

一年前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湖南代表团审议时殷殷真情系民生,要求湖南“着力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让广大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天地之大,黎元为先”。一年来,湖南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遵循,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全力以赴脱贫攻坚,有力推进“第一民生工程”;兜底线、保基本,织密扎牢民生托底保障网;打造良好生态环境,增进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以一份温情、厚重的民生答卷,托举起三湘父老“满满的幸福感”。

脱贫攻坚首战告捷,“关键之年”再接再厉

今年春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村民,过得特别舒心。当年那个贫困冷寂的山寨,通过3年精准扶贫,如今实打实脱贫了。

40多岁的村民杨再康,在自家办起“农家乐”,主打苗家柴火饭菜,去年家庭人均纯收入8000多元;春节前,他欢欢喜喜娶上了媳妇。在他之前,全村已有8位大龄单身汉幸福“脱单”。70多岁的苗家阿婆龙德成感叹:“日子一天天变好,再也不发愁了。”

十八洞村的变化,仅是万千变化的一个缩影。2016年,湖南将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勠力同心、精准施策,首战告捷:全年共减少贫困人口125万,1053个贫困村脱贫出列,武陵源区和洪江区率先脱贫摘帽。

再接再厉,砥砺奋进。 湖南省委、省政府清醒地认识到:全省还有49个扶贫重点县、5871个贫困村、331万贫困人口,其中许多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脱贫攻坚剩下的都是“硬骨头”,尤需打硬仗。

2017年,是脱贫攻坚向纵深推进的关键一年。湖南围绕实现110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2500个贫困村脱贫出列、10个以上贫困县脱贫摘帽,兜底保障45万左右丧失劳动能力贫困人口的目标展开“攻坚战”。

今年2月召开的全省扶贫工作会提出,突出抓好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兜底保障脱贫、贫困村提升工程等重点工作。

根据部署,今年省里将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5亿元,整合其他投入100亿元,实施省市县三级重点产业项目300个以上,直接帮扶100万以上贫困人口增收;面向农村和贫困地区的三大专项招生计划稳中有增;按照“一户一扶、一人一策、一病一方”要求,全面做好“保、医、救、报、扶”工作,严防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全省完成33万人易地扶贫搬迁,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

任务落实落细,目的只有一个:打好脱贫攻坚战,兑现对全省人民的庄严承诺。

兜底线保基本,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

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第一年。一组耀眼的数据,见证了这一年三湘百姓的“获得感”。

全省涉及民生的财政支出占比达70%,年初承诺的16项24个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全面完成。

新增城镇就业77.36万人,超额完成年度计划;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3%,高出同期全省GDP增速1.4个百分点。

企业退休人员人均每月养老金调至2138元,实现“十二连增”;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率100%;医疗保险不再分“农村人”和“城里人”,农民看病获得更多实惠;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家庭困难寄宿生生活费有补助……

民生福祉,作于细而成于实。省委、省政府旗帜鲜明地提出:越是经济下行压力大,越是财政收支矛盾突出,越要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兜住底线、保住基本。

今年,省政府继续办好重点民生实事,包括改造农村危房16万户,提质改造农村公路8000公里,完成农村公路安保设施建设1万公里,实施农村适龄妇女“两癌”免费检查100万人,新增养老服务床位2万张……这些实事,涉及的领域小而微,准而实,几乎是点对点的方式惠及于民。

就业是民生之本。针对应届毕业大学生创新高、去产能分流职工、农民工返乡等就业叠加因素,省委、省政府要求分类施策,扎实做好就业托底工作,确保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意愿的适龄人口充分就业。今年的目标为,新增城镇就业70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制度,推进法定人群全覆盖;

实施全省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深化大病保险制度和医保付费方式改革;

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完善农村留守儿童、特困人员、残疾人、精神病患者保障制度,对农民工尘肺病患者等特殊困难群体实施医疗救助……

兜底线、保基本举措频频出台,旨在织密扎牢托底的民生保障网。

打造良好生态环境,增进普惠民生福祉

良好的生态环境,既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也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2016年,湖南环境治理获新进展。湘、资、沅、澧四水流域水质总体为优,全省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达到293天,湿地保护率达74.13%,森林覆盖率达59.64%。

闪光的数字背后,是全省上下扎实有效的工作。

以湘江治理“一号重点工程”为突破口,围绕水、大气、重金属污染、农村环境等开展专项行动,着力从源头防控污染。

推进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第三阶段改革建设,启动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以排污权交易促进第三方污染治理试点项目落地,政府两型采购等8项改革经验在全国推广。942个水污染治理项目如期完成,县以上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3%;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9.57%;16.8万辆黄标车、老旧车遭淘汰;35个县(市、区)全域推进环境综合整治;21个土壤修复项目获国家支持。

全省首次环保督察在益阳市开展,一场“环保风暴”关停该市企业133家,移送刑事拘留案件4起、行政拘留案件12起,责任追究38人。2016年,全省查处环境违法企业1786家,关闭企业974家;约谈2个市政府,13个县(市、区)政府。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续。

2017年,湖南围绕环境治理战役,继续实施湘江保护和治理“一号重点工程”,统筹推进洞庭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切实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

以河长制促进“河长治”。今年2月,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陈向群,增添一新“头衔”:湘江河长。为统筹各流域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改善、水生态修复,湖南今年将全面建立省、市、县、乡四级河长体系,由省长担任总河长,湘、资、沅、澧干流和洞庭湖均迎来由省级领导领头的省级河长。

推进湘江保护与治理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把治水与治山、治林、治田、治湖有机结合起来,“四水”协同,“江湖”联动,筑牢“一湖三山四水”生态屏障。

治水的同时,努力治气、治土。继续推进长株潭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重点抓好火电超低排放改造、燃煤小锅炉淘汰和挥发性有机物、机动车尾气、建筑及道路扬尘管控;发布土壤污染防治“路线图”,通过污染治理与修复,到2020年全省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1%左右,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

绿色惠民,久久为功。省委、省政府实施生态强省战略,努力使三湘百姓喝上干净水、呼吸新鲜空气、生活在良好环境之中。

相关专题:向总书记报告——看“三个着力”的湖南新答卷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