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媒体聚焦浏阳移风易俗新气象

2017-02-20 10:50:19 [来源:华声在线] [编辑:金灵]
字体:【

浏阳河畔荡春风

——中央媒体聚焦浏阳移风易俗新气象

湖南日报记者 王文隆

通讯员 林湘国 沈阿玲 王佑衡

春风,荡漾在浏阳河畔。

2月17日,央视《新闻联播》以《湖南浏阳:榜样引领新风》为题,报道浏阳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

近段时间,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农民日报等近10家中央级主流媒体,将笔尖、镜头与话筒聚焦浏阳文明新风。

新风扑面,央媒纷至

“在湖南浏阳北盛镇亚洲湖村,小广场是最热闹的地方。每天会有村民聚在这里唱歌跳舞。歌的歌曲是村里乡贤创作的,内容也是村里美丽生活和对未来的向往。”

“走近蔺氏宗祠,琅琅书声入耳,这里正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蔺氏家训学习会。通过不定期举行家训学习会,蔺氏家族将‘和’的精神内化于心,成为向善的精神之源。”

“在新春佳节到来之际,走进湖南浏阳市的各乡村,‘文明办酒’、‘文明旅游’、‘文明上网’的漫画随处可见;‘村级春晚’、‘模范评比’等活动搞得热火朝天,清新美好的乡风民风扑面而来。”

……

央媒记者走进浏阳美丽乡村、幸福屋场、农家小院、村头文化广场,走到父老乡亲中,感受移风易俗新气象。

近年来,浏阳全力倡导移风易俗与健康生活方式,乡风民风不断淳化,文明言行蔚然成风。2014年,“淳风美德润浏阳”入选中宣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00招”。去年,长沙市委常委、浏阳市委书记曹立军出席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并作典型发言。今年1月,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将浏阳市定为全国移风易俗工作10个重点报道县市之一。

“浏阳市积极发动群众、创新工作思路、突出地方特色,以幸福屋场建设为抓手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做法值得推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刘进能对浏阳给予很高评价。

多管齐下,移风易俗

“红白喜要简单”“礼太多有压力”“宴太多心很烦”……

移风易俗,宣传引导打头阵。无论是在浏阳的公交车、出租车上,还是在公路沿线美丽乡村示范带,以及各类移动终端上,都能看到各种移风易俗公益广告。光移风易俗倡议书,浏阳市文明委就先后发放了12万份。

“比孝道,看家风;比诚信,看品行;比友善,看和谐;比学习,看文明;比守礼,看秩序;比创业,看奉献”。“六比六看大竞赛”,在浏阳广泛开展。培育典型示范引领,组织好人模范深入乡村、学校、企业举办移风易俗巡回报告会。

2013年,浏阳市文明委、市纪委、市委组织部联合下发“党和国家工作人员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暂行规定”,加强监管,狠刹铺张浪费、婚丧喜事大操大办之风。

中和、古港、集里等乡镇(街道)纷纷出台移风易俗奖励和约束机制,32个乡镇(街道)的村(社区)将红白喜事操办要求写进村规民约,285个村(社区)成立红白喜事理事会。

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群众生活,培养文明生活习惯。大家关心家国事、争做好市民,邻里之间守望互助。

文明之花,绽放城乡

去陋习、树新风,文明之花绽放浏阳城乡。

儿孙们行祝寿礼、乡亲邻里唱祝寿歌,不收礼金、不摆宴席……不久前,浏阳市中和镇长安村的张秀英老人过了一个很有意义的80岁生日。

沙市镇秧田村,30多年培养了700多名大学生,包括21位博士生,在浏阳很有名。罗碧波是村里第一个博士,在外工作多年,依然积极为村里建设出谋划策,带领村民传承耕读文化、家风家训,而他家中老人过80岁生日不办酒,也在村里成为美谈。

如今,浏阳市有800多支志愿服务队伍、12万名志愿者,他们成为移风易俗的“劲旅”。每到春节等传统节日,浏阳市义工联、公益救援队等志愿服务团队,在全市多个幸福屋场开展文明祭祀等移风易俗志愿服务。当地青年志愿者还围绕美丽乡村建设,组成“浏阳蓝”队伍,进村入户倡导文明。

“我觉得钱这样花更有意义。”去年初,浏阳市义工联志愿者罗品拿出准备请婚庆公司的5000多元钱,买了100件牛奶,送到五保老人、困难群众手中。

“通过党政引导、党员干部带头遵循,发动社会全员参与,在文化沁润、倡树典型、主题活动等方面下功夫,扎实推进移风易俗,让文明新风润泽城乡各处。”浏阳市文明办负责人说。

如今在浏阳城乡,群众“人情债”少了,脸上笑容多了,健康向上的文明新风惠及广大市民。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