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画”的特殊之处

2017-02-17 09:13:24 [来源:华声在线] [编辑:欧小雷]
字体:【

齐白石笔下的鸡

黄永玉笔下的鸡

黄胄 五鸡

朱万章

绘画中,“鸡”是历代画家乐此不疲的重要题材。直到今天,在画家笔下,仍然可以见到各种雄姿英发的“鸡”的形象。究其原因,不外乎在传统文化中,“鸡”承载着很多的吉祥寓意。早在汉代,韩婴便在《韩诗外传》中提出“鸡有五德”之说。所谓“五德”,是指文、武、勇、仁、信:因头戴冠,所以称为“文”,有“升官”和获取功名之喻;因足搏距,称为“武”,公鸡成为武将的象征;敌在前而敢斗,称为“勇”,如《斗鸡图》即属此例;见食相呼,称为“仁”;守夜不失时,称为“信”,俗语有“天鸡报晓天下知”之说。若人能具备此“五德”,便几近于完人了。所以作为长盛不衰的画题,“鸡”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期许。

以“鸡”为题材创作的绘画最早可追溯到何时,现在并无明确的年代可考。在传世画迹中,早在南宋时期就有“鸡画”留存于世。画家李迪的《鸡雏待饲图》作于南宋庆元三年(1197年),画两只鸡雏,仰头相望,画法工整细致,具宋代院体画典型风格。明清时期的画家则是直接在画面中传递不同的寓意,使“鸡画”本身无需观者释读而立意自明。梁元柱的《雏鸡图》描绘一只雏鸡伫立于山坡上,作打鸣状,其题词画龙点睛:“一鸣惊人者,鸡也,而性善于人,何况未鸣而雏者乎?初音惊人者,几希矣,龙之潜也……”,以雏鸡而喻潜龙,有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之谓,显然与干隆题李迪的画大异其趣。晚清画家居巢的《菊下鸡雏图》画母鸡率四只鸡雏在月下觅食,母鸡仁爱,小鸡活泼可爱,一派温馨和谐的画境跃然纸上。

在“五德”中,表现“勇”者,以《斗鸡图》最为常见,如晚清画家鲁瀛山的《斗鸡图》就是写两只怒目相视的公鸡竖起羽毛,憋足干劲直捣对方,以表现其见敌应战、威武善斗之性;也有表现“仁”者,如现代画家石鲁的《双食图》则是两只小鸡遇食分享、共享美食,凸显其宅心仁厚的博爱精神;也有表现“信”者,如现代画家徐悲鸿和王羽仪的《一唱雄鸡天下白》是写公鸡守信报时,从不践约,折射其诚信美德。这些虽然是赞颂“鸡”,实则是对人的美好期许,是绘画“成教化,助人伦”教育思想的一脉相承。因而相比较其他题材的绘画,其感化与说教的功能似乎要远远高于其艺术性。

显而易见,在“鸡画”中,因“鸡”的谐音,故多有绘“双鸡(双吉)”者,如“岭南画派”画家高剑父所绘《双鸡图》即是如此。高氏尚在画上抄录唐寅的《咏鸡诗》:“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预示其吉祥之意。即使只绘一只特立独行的鸡,也会被解读为“大鸡(大吉)”,而鸡与牡丹并列于画中,则有富贵吉祥之意。总之,无论“鸡”与何种题材组合,都会被赋予吉祥之意,这是“鸡画”在生肖画中的特殊之处。

作为吉祥文化的象征,“鸡画”既受到大众的追捧,更受到文人墨客的激赏,从宋、明、清职业画家如李迪、吕纪、任伯年到明清文人画家沈周、程嘉燧、李鱓等,甚至到近现代的陈师曾、齐白石、徐悲鸿、石鲁、陈大羽等,都创作过无数的“鸡画”。作为花鸟画的重要组成部分,“鸡画”的功能性超越了其艺术价值,是世俗文化在绘画中的呈现。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