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信松 曾寿彬 姚广平
2016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省国资委紧紧围绕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的目标,着力推进转型发展、深化改革、强化监管,国有企业的运营质效不断提高,国有经济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活力、影响力、带动力不断增强。
改革,创新,解困,突围,这些字眼伴随着湖南国企一路走来。
凤凰涅槃、脱胎换骨的变化,在湖南国企改革舞台上不断上演,一批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竞争力强的省属国企脱颖而出。
大道向前,湖南国企在改革、创新、发展的道路上铿锵前行。
1 提质增效稳增长,国企运行质量不断改善
2016年,面对经济下行和转型升级的双重压力,省国资委和监管企业紧紧围绕年初稳增长、调结构、推改革、强监管、提质效的目标,加大增收节支力度,运行质量不断改善。1-11月,省属监管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047亿元,同比增长14.6%;其中37户控股企业盈利14.3亿元,整体扭亏为盈。
今年以来,省属监管企业不等不靠,发扬不断改革、不断创新的精气神,主动出击,向市场要效益,向改革转型要效益,向管理要效益,企业生产经营整体保持“平缓回升”的态势。
向市场要效益。省属各监管企业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不断拓市场促效益。湘投控股集团面向市场,内部挖潜,1-10月实现利润总额9.77亿元,完成全年预算8.5亿元的114.9%;现代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不断强化“一体三翼”发展格局,抢抓政策利好机遇,1-10月实现利润总额7.8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81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2.5%;湖南建工集团全力以赴抓市场、强管理、促效益,1至11月实现利润总额4.68亿元,同比增长34.7%;湖南海利集团、长丰集团、新物产集团、三湘集团等企业加大产品更新换代和转变销售模式力度,不断提高市场占有量,增加高利润产品销售。
向改革转型要效益。今年以来,省属监管企业进一步加大改革转型力度,整合资源,推动国有资本向支柱产业、优势企业、核心主业集中,积极引导企业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和新的增长方式,集中有限资金发展核心主业。湖南新天地集团推动集团由产品制造向制造服务转型,成功进入了保安服务领域,在行业内率先去产能,有序退出化工、机电、运输、安评等发展前景差、产业竞争力不强、盈利能力弱的行业。华菱集团重组工作稳步推进,通过资产置换和盘活,为我省钢铁行业转型脱困、提升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向管理要效益。现代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切实发挥预算指标的考核激励作用,突出“高压力、高动力”的绩效导向,侧重评价资本的回报水平和盈利质量考核。湖南建工集团规范内部管理程序,优化审批程序和办事流程,加强了资金和项目管控。华菱集团通过“项目制”工作方法和IPD产品集成开发项目机制,减少能耗,自发电比提高到80%以上,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湖南黄金集团强化境外子公司财务管理,积极研究有关会计政策,下发了进一步加强境外子公司资金监管的通知,规范境外子公司会计核算、报表编制、资金管理等事项,确保境外投资财务监管到位。
2 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国企发展后劲增强
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是关键。
2014年3月,省委、省政府审视全局,高瞻远瞩,率先在全国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正式启动我省深化国企改革工作。
在此基础上,省国资委牵头推动制定相关配套政策文件,目前已正式出台《关于推进省属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分离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化省管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的意见》等10个文件,深化国企改革的政策体系初步搭建。
大力推进国有资本布局结构调整,我省制定了国有资本布局结构调整与监管企业重组整合的总体方案,组建湖南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设立湖南国企改革发展促进基金。今年9月8日,由湖南路桥等10家省属交通、水利企业重组整合的湖南省交通水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成立,这是我省国企合并同类项、加强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的战略选择,通过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链深度融合,为我省交通水利建设大转型、大跨越与大发展奠定了基础。目前,省内还有3家产业集团的改革重组正在有序推进。
省国资委着力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资本运行效率上下功夫,对适宜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国有企业,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坚持“三因三宜三不”原则,即因地施策、因业施策、因企施策,宜独则独、宜控则控、宜参则参,不搞拉郎配、不搞全覆盖、不设时间表,成熟一个推进一个。
活力,来自改革。我省有序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在长丰集团、中联重科、海利集团等企业试点的基础上,今年又启动了省建筑设计院、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混合所有制改革。探索推动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试点,选择现代投资下属二级企业开展首批员工持股试点。积极推进资产证券化工作,目前省国资委控股的上市公司已达12家,新三板挂牌企业3家,列入省重点上市后备资源库的企业11家、新三板后备资源库的企业31家。
湖南大力调整优化国有经济布局,深入推进企业改革创新,省属监管企业尽管户数减少,但总量增加、结构优化、实力提升,经济效益平稳增长,资产营运质量不断提高,带动作用不断增强。截至2016年11月底,41户省属监管企业中,资产过百亿的有17户,营业收入过百亿的有4户;在2016年中国企业500强中,华菱集团、中联重科、湖南建工集团上榜,湘电集团进入制造业企业500强,现代投资、湖南轻盐集团进入服务业企业500强。
一系列改革举措,促进我省国有经济布局结构的不断优化,国企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3 创新转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齐发力
自主创新,国企勇当主力军。
近年来,省属监管企业积极推进自主创新,努力实现由产业链和价值链低端环节向中高端部位上移。“十二五”以来,省属监管企业共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8项,新增国家级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8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2家。中联重科成为国内工程机械行业唯一集国家级技术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于一体的创新型企业;湖南路桥集团承建的矮寨特大悬索桥创造四项世界第一;湖南建工集团连续17年荣获86项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位居全国同行前列。
省属国企通过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降本增效,促进国企转型发展,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聚焦发力,取得了积极进展。
今年以来,省国资委以问题为导向,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在去产能、降成本、调结构等领域取得突破。在化解钢铁、煤炭过剩产能过程中,充分利用中央出台的各项优惠政策,积极争取中央财政资金支持,以及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华菱集团已关停封存所属中冶湘重的50万吨炼钢产能,提前完成全年钢铁去产能任务;全省煤炭已关闭257处矿井,退出煤炭产能1610万吨,完成全年计划的82.9%,其中湘煤集团所属辰溪矿业公司、马田矿业公司、南阳矿业公司、湘潭矿业公司的6对矿井已关闭到位并通过验收。
为了去库存、降成本,省国资委综合采取压缩库存、减少应收账款、控制资本性支出、有效利用资金等措施,全面加强成本管理;加大对72家省属“僵尸企业”的处置力度。截至11月底,省属监管企业存货总额715亿元,同比减少4.5亿元,库存产成品总额111亿元,同比下降19.54%。湘电、湘煤、华菱等重点企业制订库存清理的专项工作计划,加快处理不良、不实、低效、无效资产,确保企业资金流正常运转。
省属国企加快发展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对接“互联网+”,促进与电子商务、物联网等新兴业态有机融合,创新商业模式。省属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近年来共支出12亿元用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在监管企业中的比重已经达到35%左右,并以年均40%的增速发展。
4 强化国资监管,确保国资增值保值
管好资本、放活经营,是湖南国资国企改革的核心所在。
“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省国资委积极转变国资监管思维,把国资监管的重点放在国有企业增值保值、做强做大做优上,强调国有资本功能的放大。
据了解,在国资监管方面,省政府外派监事会做到了全覆盖。规范产权管理,全面推进省属企业国有产(股)权进场交易;优化投资管理,对企业重大项目的监管重心适当由事前转向事中、事后,强化全程监管;加强企业重大财务事项的适时监控,加快推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结合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对新纳入的监管企业派驻监事会,促进企业规范经营。同时,进一步加强监督检查,使每个环节都处于全社会监督之下,防范暗箱操作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我省制定了省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进一步强化监事会的监督,创新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促进监督与管理协同配合。省国资委成立以来,十分重视监事会工作,把监事会的监督检查工作作为国资监管工作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监事会监督与国有资产监管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不定期专题研究监事会提出的意见建议,加强监事会监督检查成果运用,建立企业风险可控机制。监事会以监督促规范、以检查促管理、以整改促发展的作用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形成了有效的闭环监督,促进了监督与管理的有效协同配合,建立了规范有序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
监事会通过对企业“三重一大”决策事项的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和隐患,及时提示和报告风险,有效防范了重大风险事件的发生,促进了企业经营者规范投资行为,维护了国有资产的运行安全,确保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为推进国资监管机构自身改革,省国资委关键是抓好“一个转变、两个清单、三个归位、四个重点”。 “一个转变”,就是准确把握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定位,实现以管企业为主向以管资本为主的转变,坚决调整、精简、优化国资监管事项,清理国资监管规章规范性文件。
“两个清单”,就是科学界定国有资产出资人监管的边界,建立监管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做到该管的科学管理、决不缺位,不该管的要依法放权、决不越位。
“三个归位”,就是将依法应由企业自主经营决策的事项归位于企业,将延伸到子企业的管理事项原则上归位于一级企业,将配合承担的公共管理职能归位于相关政府部门和单位。
“四个重点”,就是重点管好国有资本布局、规范资本运作、提高资本回报、维护资本安全。
根据省委统一部署,今年3月8日至4月7日,省委巡视第二组对省国资委党委进行了专项巡视,省国资委党委高度重视,坚持问题导向,对照问题清单,举一反三,严抓真改,逐项落实,确保问题整改工作有序、有力、有效。
省国资委各处室严格落实整改工作实施方案,按照时间节点,建立整改台账,逐个环节抓整改、逐项问题抓落实,对五大方面18个问题共提出了35条整改措施,列出整改落实清单75项,确保整改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结果。
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制定出台了《湖南省国资委2016年推动监管企业规范董事会建设工作方案》和《湖南省国资委监管企业董事会年度工作报告暂行规定》等文件,完成和启动了9户省属监管企业外部董事过半数的规范董事会建设,建立健全权责对等、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决策执行监督机制,规范董事长、总经理行权行为,充分发挥董事会的决策作用、监事会的监督作用、经理层的经营管理作用、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切实解决一些企业董事会形同虚设、“一把手”说了算的问题,实现规范的公司治理。
推动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选择华天集团以及华菱集团、兵器集团所属二级企业开展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试点,实行经理层人员任期制契约化管理,并在全国率先制定出台了《湖南省省属监管企业实行职业经理人制度指导意见(试行)》,制定出台了《湖南省省属监管企业外部董事管理暂行办法》,不断完善外部董事人才库,目前,省国资委外部董事人才库现有外部董事人选达到168名。
省委、省政府的果敢决断,盘出了湖南国企一片新天地;实践证明,只要坚持深化改革,把握企业发展规律,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企业体制、机制,国有企业就会拥有强大的生命力。
当前,湖南正处在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经济强省的关键时期,国有企业大有可为,也应当大有作为,省属国有企业在创新引领、开放崛起中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起到主力军作用,为全面建设美丽富饶幸福新湖南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