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工作队在联团村建立了大学生志愿服务基地,志愿者定期开展“支教”服务。图为志愿者授课场景。
扶贫点简介
对口地点
吉首市矮寨镇联团村
帮扶单位
吉首大学
村貌介绍
联团村位于吉首市矮寨镇西南部,距吉首市城区32公里,是一个典型的苗族聚居村寨。全村共82户338人,有建档立卡贫困户70户、296人。该村地处高寒山区,自然条件恶劣。全村基础设施十分薄弱,经济结构单一,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生产方式较为原始。
扶贫成效
●创新高校帮扶机制。
通过实施科技帮扶、教育帮扶、消费帮扶和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帮扶全面推进联团村扶贫开发。
●发展特色产业。
建成猕猴桃百亩示范园和养殖基地,引进农业公司2家,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3家,实现年户均5000元以上产业收益。
●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学校投入并协调项目资金近1000万元,全面改善联团村的公路、饮水、通讯、网络、电力等基础建设和文化广场、办公、旅游等场地设施。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大力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不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2016年实现10万元集体经济收入。
位于大山深处的联团村,近20年来一直是被扶贫的对象。扶贫队伍来了又走,但“国家贫困村”的帽子还是没摘掉。41岁的村秘书石成强认为,村里资源短缺,基础设施薄弱,特别是村民们“安于现状,靠天吃饭”的闭塞观念,绝不是一笔钱就能解决的。
作为武陵山片区唯一的综合性大学,吉首大学一直将扶贫工作视为重要使命,有着丰富的扶贫理论和经验。2015年4月,吉首大学扶贫工作队正式进驻联团村。当脱贫“困难户”遇上扶贫“老司机”,会擦出怎样的火花?近日,记者到访联团村,近距离领会了一所贫困山区高校在精准扶贫过程中的理论与实践成果。
■记者 黄京
【科技扶贫】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11月初,湘西烟雨蒙蒙。在盘旋的山路上绕了许久,终于见到了联团村的“身影”。“这一次总算可以把车开到村口了。”带领记者走访联团村的吉首大学副校长李定珍笑言,自己隔一两个月就要来看看“结对帮扶”的村民石光平一家,以前只要赶上下雨天,必定“报废”一双鞋,“山上根本没路,深一脚浅一脚全是泥巴。”而这一次,那条把村民与外界隔开、总是塌方的黄土路,已经变成可以通车的公路。村民石光平对此赞不绝口:“以前修个房子建材都运不上来,现在方便多了。”
“学校党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驻村帮扶工作。”分管驻村帮扶工作的党委副书记曹晓鲜提到,“驻村一年多来,已落实政策项目资金一千余万元,全面推进联团村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发展、公共服务改善和基层组织建设。”
在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朱福军看来,修路是联团村许多村民梦寐以求的事,路通了,也点燃了村民们努力致富的新希望。接下来,如何依托高校优势学科的科技力量,引领全村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是帮扶队必须考虑的事。学校组织专家多次调研,最终制定了集扶贫开发、乡村旅游、特色产业发展等于一体的《联团村美丽乡村发展规划(2015-2030)》。
依照规划,所有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对象,都可根据情况选择产业项目。63岁的石九哥曾因一场羊瘟损失惨重。这一次,他学习养殖技术,结合联团村的自然生态优势开展“绿色养殖”,先后养殖了山羊、竹鼠、稻花鱼等,并建立了自己的“石蛙养殖基地”,成功走上脱贫之路。
朱福军介绍,今年该村利用扶贫资金70万元,农户自筹、贷款100余万元,引资100万元发展猕猴桃种植示范园100余亩等种养殖项目,实现全村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1000元以上。
此外,吉首大学还会解决农副产品的销路问题。联团村蔬菜合作社社长刘昌五介绍:“我们种的蔬菜基本上都销往吉首大学食堂,老百姓养的鸡鸭猪羊也是他们帮买,价格也比市场价高,我们确实受益了。”
当了12年村支书的石光生老人感慨地说:“我们村20多年来一直都有工作队帮扶,但吉首大学工作队是我见过的最好的一支工作队,村里的面貌真正大变样了。吉首大学的领导干部还每家每户都帮,每年都给每家送2000元以上物资,他们比亲人还亲!”
【教育扶贫】 贫困村走出大学生
没有幼儿园、没有小学,每天走近五公里路到矮寨镇上的学校上课——这便是联团村孩子们的真实写照。为真正帮助群众脱贫,吉首大学还利用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帮助联团村提高教育质量、提升人口素质。
“学校很多大学生有支教经验,为什么不把他们带到这里来?”朱福军说,2015年7月,帮扶队进村不久,吉首大学师生暑期实践三下乡活动便来到了联团村。随后,帮扶队又完善“常下乡、常在乡”长效机制,在此建立了大学生志愿服务基地,师生志愿者定期进村开展“支教”等服务。
“我要报数学”“我想学音乐学画画”时隔4个月,回忆起暑假支教的一幕,志愿者杨加燕仍然很感慨。她说,大家在一棵老树下开始暑假“招生”,最后来了三十几个孩子,大部分都上学了。有一个念初中的小石姑娘给大家留下很深的印象。“小石是留守儿童,去年就参加了志愿者的辅导班,虽然听我们课的时间不长,但上课很认真,特别喜欢学英语。”特别让杨加燕感动的是,小石成绩提升很快,中考也考得很好。
帮扶队队员胡罡说,志愿者们给辅导班取了个好听的名字——“云上学堂”,因为这个矗立在山里的村庄,远看就像是在云端。而大学生志愿者们除了给村民带来文化知识上的帮扶,更提供了“榜样”的力量。1年来,帮扶队多次组织干部、村民外出考察学习,在村里开展养殖种植技能培训,定期开办农民夜校,着力提高村民文化和技能。
以前从来没出过大学生的贫困村,从2015年到现在竟然走出了2名大中专学生和5名高中生。
记者手记
高校扶贫
要开展“接地气”研究
“贫困村和村民需要什么,我们就送什么,这是我们理解的‘精准’。”吉首大学党委书记兼“武陵山片区扶贫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游俊,深谙扶贫工作理论之精髓,但他认为,在实践过程中,若要能真正看到扶贫成效,必须念好“实”字经。
联团村只是武陵山片区1万多个国家贫困村的一个,吉首大学作为片区内唯一的综合性大学,依托已建立的武陵山片区扶贫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从理论研究、政策建言、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四大方面助力“精准扶贫”、献计“全面小康”建设,相关调研人员在详细考察后,为多个贫困村开出“个性化”的“药方”,这体现了一所高校的担当。
不过,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游俊说,高校扶贫不单单是输出知识,其实在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同时,也促使师生走出“象牙塔”,结合扶贫项目开展深层次“接地气”的研究。这或许是高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的必由之路。
■记者 黄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