勠力共圆小康梦——分类指导建小康的湖南探索

2016-11-04 06:04:49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夏似飞 孙敏坚 沙兆华] [编辑:蒋俊]
字体:【

勠力共圆小康梦

——分类指导建小康的湖南探索

【导读】2013年7月,省委十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作出分类指导、加快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部署,开启了7300万三湘儿女全面建成小康的壮丽新征程。 三年来,全省各地以分类指导加快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总抓手,牢牢牵住发展的“牛鼻子”,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民生福祉大幅提升、改革迈出有力步伐,朝着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的目标铿锵前行。

 

通道侗族自治县万佛山景区,游客在主峰山顶的玻璃栈道游览拍照。(资料照片)湖南日报记者 童迪 摄

 

11月2日,鸟瞰浏阳市永安镇华山屋场。这里依托优质自然山水资源,突出“幸福文化”主题,按照现代旅游景区标准,建设了富有独特魅力的农民休闲公园,成功打造为湖南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湖南日报记者 童迪 摄

 
制图/张杨

湖南日报记者 夏似飞 孙敏坚 沙兆华

小康,这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梦想,已经被中国共产党人赋予了更深刻的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小康放入中国梦的大格局中进行总体部署,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不搞一把尺子量到底、一个标准考全盘。”根据中央的战略部署,2013年7月,湖南提出以分类指导加快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总抓手,分区域布局、分类别考核、分梯次推进全面小康建设。

秉承“分类指导”的理念,我省全面小康建设持续加速。据省统计局测算,2015年,我省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91.6%,比上年提高3.6个百分点,湖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梦想越来越近。

1 分类指导,不搞一把尺子量到底、一个标准考全盘

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历史赋予湖南共产党人的光荣使命。

然而,国家级省级贫困县,如何追赶那些“跑得快”的兄弟县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2013年,这样一个挑战性难题摆在了湖南决策者们的面前。在全省122个县市区中,小康实现程度低于75%的县(市、区)占到了4成左右,跑得“最慢”的县市区仅为61.3%,而“最快”的已经达到96.8%,相差约35个百分点。

同时,我省全面小康指标体系各项指标实现程度之间,也显示出不平衡的发展状态,其中社会和谐、民主法治等软指标实现程度都达到90%以上,但关键性的经济发展指标实现程度只有71.3%。

全面小康不是“平均主义”,更不是“整齐划一”。对此,湖南主政者们思路清晰:只有采取分类指导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才能真正做到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科学统筹、全面推进。

2013年8月,中共湖南省委《关于分类指导加快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出台,要求以分类指导加快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总抓手,分区域布局、分类别考核、分梯次推进全面小康建设。

如何进行分类指导?用“多把尺子”丈量,用“多个标准”对照,无疑是实施“总抓手”的关键。

省小康办相关负责人介绍,顺应区域发展的现实格局和战略定位,湖南将全面小康建设划分为4大区域板块:

——长株潭地区,包括长沙、株洲、湘潭3个市,重点以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为引领,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高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水平,到2017年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到2020年率先向基本现代化迈进,率先建成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区;

——洞庭湖地区,包括岳阳、常德、益阳3个市,紧扣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和湖区生态建设,加快融入长江经济带,到2017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20年建成全国农业现代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湘南地区,包括衡阳、郴州、永州3个市,以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平台,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建成连接粤港澳和东盟的新的经济增长极,到2017年全面小康实现程度在90%以上,到2020年确保实现全面小康;

——大湘西地区,包括邵阳、娄底、怀化、张家界、湘西自治州5个市州,以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为契机,加大集中连片扶贫攻坚力度,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到2017年全面小康实现程度在85%以上,到2020年全面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目标。

与此同时,根据资源禀赋与发展程度的不同,把全省122个县市区大致划分为三类,第一类是27个中心城市区和长株潭经济强县市,第二类是47个城乡复合型县市区,第三类是48个国家和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不同类别的县市区,分别设置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社会发展、民主法治、生态文明五大类共22至24项不同权重的考核目标值。指标和目标值设定之后,我省每年都要对14个市州、122个县市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工作进行一次综合考评,并以考评结果激励和鞭策各地争先创优、竞相发展。

根据区域分类定发展方向,根据水平分类定考核标准,在这场全面小康的“长跑赛”中,处于不同“跑道”位置的县市区,都找到了与自己相对应的“目标线”。

2 补县域发展短板,让“先进更先进、后进赶先进”

实现全面小康,关键是要有高质量的发展,补齐“短板”。在分类指导“指挥棒”的激励下, 3年来,各县市区纷纷对照坐标找定位、找差距,以创新突破瓶颈,以协调促进平衡,以绿色补缺生态,以开放加强融合,以共享激发动力,补齐各自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短板,努力探索符合实际的小康之路。

长期以来,受传统的“老少边穷”地域观念影响,江华瑶族自治县广大干部群众对加快经济发展信心不足,存在等待观望和畏难情绪。为此,该县县委坚持从解放思想入手,通过引进来、走出去,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审视江华的资源、基础、优势和潜力,牢固树立“以发展论英雄”的鲜明导向,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财源建设、生态建设、社会管理等方面出台了18大类规章制度和奖惩办法。

江华瑶族自治县各级干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积极抢抓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机遇,强力招商引资。短短几年之内,中国风电、中国五矿、中国稀土、中国泰山科技集团、凯盈科技、坤昊实业等一大批上市企业和知名高新技术企业纷纷到江华投资。“十二五”以来,江华共引进项目172个,实际利用外资2.95亿美元、内联引资174亿元。2015年,江华的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90.4%(三类县),继2014年获评全省“全面小康推进工作十快县”后,跻身“全面小康前十位县”。

石油炼制时排放的尾气、石化工生产时废弃的下脚料,这些常人眼里的“垃圾”,在湖南岳阳绿色化工产业园摇身一变,成为“茁壮成长”的宝贵资源。

作为中南地区最大的石油化工基地,岳阳市云溪区针对重化工业区污染存量多、增量大的区情,提出“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在引进发展低碳、循环、绿色高新产业的同时,积极开展“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先后关停并转了200余家企业,区域环境质量明显改善。2015年,云溪区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94.4%(二类县),在二类县市区中排名第二。

“追兵”紧追不舍,“标兵”也不曾停步,而是更强。

2015年初,原属于长沙县的落后农业地区跳马镇成建制划入长沙市雨花区。新增的6万余名农业人口将该区的全面小康实现程度拉低了1.8个百分点。面对这一情况,雨花区拿出扶贫攻坚的决心,对照全面小康标准,修路引水、招商引资、结对帮扶……帮助跳马镇等落后地区一项项补齐短板。 今年初的统计结果显示,雨花区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96.1%(一类县),连续3年蝉联一类县实现程度第一名。

你追我赶,加速前行。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各县市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程度均实现大幅提升。其中,长沙市及雨花区、天元区、岳阳楼区、赫山区、武陵区、长沙县、桂阳县、资兴市等1个市州、20个县市区实现了全面小康达标。更为可喜的是,湖南各地区之间的差别正在逐步缩小,全面小康实现程度最低的大湘西地区与最高的长株潭地区,差距比2014年缩小了4个百分点。

3 办民生实事,把小康这道题解得更细、更实、更具幸福感

既要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又要望山见水、记住乡愁。全面小康的幸福感,归根结底是要体现在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之间,要体现在人民生活、百姓感受之中。

在分类考核中,这些“抽象”的目标被细化为环境质量指数、贫困发生率等约束性指标,从教育、科技、卫生、民生保障、社会治安、基层民主等方面考察全面小康建设的全面性、可持续性。

对照具体指标,全面小康这道题,湖南解得更细、更实、更具幸福感——

利用农闲之余到峒河湿地公园巡逻护林,每个月就能领到800元的工资。这样的工作深得吉首市峒河街道贫困户吴玉华的点赞:“农活、家务活、打工活,三者都不耽误!”今年来,吉首市以发展“生态补偿脱贫”为主线,把“生态保护+产业发展”作为扶贫的新模式和新方向,利用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将407名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转化为护林员,带动1142人脱贫。

朱红的琉璃瓦,天蓝色的屋檐,奶黄色的外墙,这样统一风格的房子已经成为武冈农村一道靓丽的风景。2015年底,全市共有1500户危房无房村民搬进了这样的新居过年。近年来,武冈市由政府主导帮建、按照“确定对象、三通一平、爱心施工、搬迁安置”四步曲,确保农村贫困家庭逐步“住有所居”。

沿着被誉为湖南最美乡村公路的浏阳市荷文公路一路行驶,远处青山如黛,近旁风景迤逦,一个个精心装扮的幸福屋场点缀其间,村组道路干净整洁,沿线民居简朴明亮,美不胜收。近年来,浏阳努力将美丽乡村打造成农村传播先进文化的高地,将文化基因植入到美丽乡村、幸福屋场建设中,实现“一乡一品”、“一村一韵”。

“十二五”期间,全省累计投入财政民生资金1.54万亿元;实施扶贫攻坚项目5.9万个,减少贫困人口541万,全省贫困人口降低到465万人;新增城镇就业38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60万人;建设保障性住房和改造各类棚户区222.5万套,改造农村危房91.6万户;解决农村饮水安全2480万人;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11%,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0.5%;全民医保体系、基本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城乡全覆盖;完成8463个行政村的人居环境整治,建设671个美丽乡村。

透过铿锵脚步,湖南小康生活的美好轮廓已然展现在人们面前。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朴素愿望正在一个个变为现实。

今日湖南,新征程已经开启;圆梦小康,我们奔跑在路上。

大事记

2013年7月,省委十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要“坚持以分类指导、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总抓手,统揽和推动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又好又快发展”。

2013年8月22日,省委、省政府联合下发《关于分类指导加快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见》,并公布了《湖南省县市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考评指标体系》,明确了全省全面小康建设的各项指标。

2013年8月28日,召开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湖南省分类指导加快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考评办法》、《湖南省四大区域分类指导加快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工作规则》等文件,标志着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工作正式启动。

2014年3月20日,召开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第二次全体会议。

2014年12月3日,召开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分类指导加快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表彰奖励方案》。

2015年3月21日,召开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工作会议。

2016年1月31日,召开省委扶贫开发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工作会议。长沙市被认定为全面小康达标市,雨花区、长沙县、芙蓉区、岳麓区、天元区、天心区、望城区、开福区、石峰区、蒸湘区、岳阳楼区、武陵区、赫山区、云溪区、资兴市、冷水江市、苏仙区、冷水滩区、永兴县和桂阳县共20个县市区被认定为全面小康达标县市区,提前迈进小康社会。

百姓感言

美丽乡村建设,使我们村里变得越来越像公园了,城里人一到我们村就羡慕这里有山、有水、有田,一片绿油油景色,空气好。如今呀,农民越来越富裕,农村越来越美丽,生活在乡里就是享受。

——浏阳市永安镇坪头村73岁村民 李欣辉

以前村民都是挑水喝,现在,家家户户都通了自来水。我们乡里大力发展绿水青山家园建设,为乡村发展特色旅游注入新活力,也为产业扶贫、农民增收带来新希望。

——新化县科头乡乡长 杨俐

近几年,我省密集出台了一系列对残疾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学生的资助政策,初步建立了覆盖学前教育至高等教育的全过程资助体系,确保了每一名残疾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不因贫困而失学,尽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全面小康,也是惠民小康,残疾人的特惠小康。

——省残联干部 文立平

相关专题:迎接党代会 建设新湖南——继续前进这五年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