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51个扶贫工作重点县简介】会同县

2016-10-07 09:05:15 [来源:会同县政府网站] [编辑:曾晓晨]
字体:【

一、会同概况

会同地处湘西南边陲、怀化市南部,是共和国第一大将粟裕同志的故乡,是革命老区县、比照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视同少数民族自治县和国家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试点县。全县土地总面积2258.72平方公里,辖8镇17乡345个村12个居委会,总人口36万,其中侗、苗等17个少数民族人口占65.1%,是湖南省6个少数民族人口过半县之一。

全县森林面积达263万亩,活立木蓄积量达700万立方米,立竹蓄积达8000万根,森林覆盖率为72.86%,林木绿化率为73.39%,素有“广木之乡”“楠竹之乡”的美称,是全国重点林区县、全国21个楠竹生产示范县和南方集体林区12个用材林基地县之一。

境内矿产和物种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产资源达60多种,以黄金、石煤为主,其中黄金储量居全省前列,石煤储量达10亿吨以上;植物资源有1729种,有珍贵树木50多种,其中列为国家二级保护的有5种、三级保护的有6种,省重点保护的有11种;有珍贵的野生动物30多种,其中国家二级保护的1种、三级保护的4种,省重点保护的12种。

全县水利资源丰富,渠水、巫水由南至北与沅江交汇,水能理论蕴藏量22.24万千瓦,其中可开发的达17.56万千瓦,已在渠、巫两水建有朗江、蓑衣塘、长田、若水、高椅、长寨等6座水电站,正在修建小洪水电站。

全县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尤其是生态、人文旅游资源独具特色,有被誉为“古民居建筑活化石、古村落发展建筑史书、耕读文化完美典范、江南第一古村”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高椅古村;有闻名遐迩的红色教育重要基地粟裕故居和纪念馆;有堪称“中国南方生物基因库”、“小张家界”的鹰嘴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华夏同始祖,天下共连山”的炎帝故里;还有丰富的本土文化、浓郁的侗苗民族风情等等。

全县区位优势独特,境内公路、铁路、水路纵横交织,209 国道、S222省道贯穿县境南北,焦柳铁路(枝柳铁路)纵贯全境,总长38.25公里,随着沪昆高铁和包茂高速怀化段全线通车,标志着会同进入了高铁、高速时代和怀化“一小时经济圈”。

近年来,在省、市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把握国家实施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的重大历史机遇,大力实施打造“全国生态名县、区域工业强县、特色农业大县、幸福和谐家园”发展战略,全县经济社会保持较好的发展态势。2014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公共财政地方总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完成55亿元、37.4亿元、4.01亿元、13.6亿元、15871元、6736元,同比分别增长6.5%、10%、-6%、12.5%、10%、10%。

二、民俗文化

会同竹编

会同竹编工艺品以其古朴华美、技艺精湛蜚声海内外。竹编技术代代相传、不断发展,现已从编织传统的竹篮、竹席、斗笠、箩筐等用具发展到制作屏风、动物、人物、山水竹编画,竹编工艺美术品曾于1977年、1980年两次被选送参加了在法国、菲律宾等国家举办的“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品展览”,而后在北京和广交会展出,受到国内外专业人士的高度评价。1988年,会同竹编艺人李盛国作为“中国竹草编专家组”技师赴非洲传授竹编技艺。除此外,打鼓锄茶、黑饭节、板凳龙、罗汉戏狮、斗牛舞、花灯、木叶笛等侗、苗民俗民艺文化也是各具特色,百花争艳。

沙溪唢呐

会同县沙溪乡,以其独特的唢呐艺术,2003年被国家文化部誉为“全国唢呐艺术之乡”。沙溪唢呐是具有鲜明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传统民间艺术,代代相衍,至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与北方唢呐相比,作为南方唢呐分支的沙溪唢呐制作考究,声质洪亮、古朴、粗犷,曲调讲究,品牌繁多,流传的唢呐曲牌有200多个。沙溪唢呐在当地极为普及盛行,每逢嫁娶、生育、丧葬、立屋上梁、开张典礼、佳节喜庆等重大活动都有恭请唢呐乐队助兴、热闹的习惯。

打鼓锄茶

打鼓锄茶又叫“锄茶鼓”,是流传于湖南会同林区苗家山寨的一种古老生产文化习俗。相传苗族祖先在身居大山丛中时,人们围着打到的猎物,又敲又打,聚众而乐,表达共同的欢欣。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这种习俗的内容在劳动中逐渐充实。即用牛皮、羊皮制成鼓,请来鼓师,在劳动生产时欢歌助兴。据说“打鼓锄茶就是由此演变而来,已有300多年历史,沿袭至今,仍历久不衰,深受当地广大苗族同胞的欢迎。牌有表现轻快而颇有情趣的《黄蜂进洞》、《鸭婆洗澡》,有表现欢乐而诙谐的《三跳涧》、《高坡放水》,也有幽默风趣的《懒马过桥》、《蛤蟆出气》等。

三、旅游资源

高椅古民居群

高椅古民居群亦称高椅古村,位于会同县城东北48公里处的高椅乡高椅村。其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村庄犹如坐落在高围椅之中,高椅也因此而得名。

雪峰山

雪峰山属“原始江南古陆”的西南段,呈一向北西突出的弧形构造。广泛分布前震旦系冷家溪群、板溪群一套由浅变质的板岩、变质砂岩及千枚岩组成的地层,震旦系变质碎屑岩亦发育良好,早古生代寒武—志留系的板岩、灰岩、细砂岩等组成的地层间有出露。因受加里东运动的抬升,形成一系列北北东至北东向的隆起与拗陷;又经燕山运动的强烈影响,产生一系列北北东向的断裂和褶皱,从而进一步奠定了雪峰山构造地貌的格局。

粟裕故居

粟裕故居位于会同县坪村镇枫木村,毗邻209国道。故居始建于清咸丰年间(1851-1861),由前厅、正屋、横仓楼三栋两层木楼房组合成二进式的独立院落,占地面积450m2;房屋坐东南朝西北,房屋建筑均为穿斗式梁架结构,雕梁画栋,飞檐翘角,极富有湘西民族特点。1907年8月10日,粟裕出生在横仓楼的一间房子,并在此度过了青少年时代。原整个房屋建筑分东、西两院,占地面积800平方米,大小房间约三十间。现保存的房屋即是东院正屋,是家人居住之地;西院是一排坐西朝东的房屋,北头为客厅,是接待宾朋、宴请客人和私塾讲学的地方;中间几间房子是供帮工们住的;南头是牛栏、马圈。东、西两院由一条村道小溪分隔开来。

四、会同名人

粟裕(1907—1984)

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军事家。1907年8月10日生于湖南会同坪村乡枫木树脚村。侗族。1924年春到常德,入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读书,参加中共领导的学生运动。192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5月参加叶挺为师长的国民革命军第24师,任教导队班长。6月转入中国共产党。8月参加南昌起义,任警卫队班长,是南昌起义革命委员会成员之一。起义军在广东潮(安)汕(头)地区失败后,坚定地跟随朱德、陈毅转战闽粤赣湘边,10月任连政治指导员。

1928年参加湘南起义后到井冈山。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的连长、营长、团长、师长,红4军参谋长、红7军团参谋长等职。参加井冈山斗争,转战赣南、闽西和中央苏区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

1934年7月任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参谋长,转战闽浙赣皖边。1935年1月同刘英率500余人突破封锁线到浙南,任挺进师师长、闽浙军区司令员,在国民党统治的腹心地区开辟浙南游击根据地。在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的情况下,独立领导部队开展游击战争。他摒弃“左”倾冒险主义的影响,从实际情况出发,调整政策,注意团结中间阶层,重视群众经济利益,并把公开的武装斗争与隐蔽的群众工作结合起来。采取“敌进我进”的指导方针,挫败了国民党军多次“进剿”和两次兵力各达40个团的大规模“围剿”,使浙南游击根据地得到巩固和发展。

抗日战争爆发后,于1938年1月在闽浙边讲授游击战术时论述了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意义。4月任新四军第2支队副司令员、先遣支队司令员,率部挺进江南敌后,首战韦岗告捷。接着率领第2支队在南京、芜湖、溧水地区抗击日军。1939年8月任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副指挥,同陈毅一起,执行中共中央关于新四军东进北上、独立自主地开展游击战争的战略方针,开辟了苏南抗日根据地。1940年7月率部挺进苏北,任新四军苏北指挥部副指挥兼参谋长。10月协助陈毅指挥黄桥战役,粉碎了4倍于己的国民党顽固派军队的进攻,巩固发展了苏北抗日根据地,开创了华中敌后抗战的新局面。

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第1师师长(后兼政治委员)、苏中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苏中区委员会书记。制定游击战与要点争夺相结合的作战方针,保持基本区的相对稳定,发动群众改造地形,拦河筑坝,设置水下障碍,限制日军汽艇机动,开展海上游击战,在临江濒海、交通发达的平原水网地区开展游击战争,挫败日伪军频繁“扫荡”、“清剿”和“清乡”,建成了巩固的苏中抗日根据地。1944年3月开始对日军发动局部反攻,组织指挥车桥战役,创华中敌后歼灭战的范例。同年12月率第1师主力南渡长江,任苏浙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后又兼中共苏浙区委员会书记,巩固和发展了苏南、浙东抗日根据地,开辟了浙西抗日根据地。1945年指挥所部在天目山区对国民党顽固派军队进行3次自卫反击战,缴获大批美械装备,率先实现了从游击战向运动战的转变。

日本投降后回师江北。1945年10月任华中军区副司令员、华中野战军司令员。指挥高邮战役和陇海线徐(州)海(州)段战役,歼灭拒降日伪军2万余人,为迎击国民党军的进攻准备了内线作战的有利条件,使华中、山东解放区连成一片。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后,中共中央采纳他的建议,改变太行、山东、华中3支大军同时出击外线的计划,同意华中野战军主力先在苏中内线作战。7月起,指挥华中野战军主力3万余人,与12万美械装备的国民党军作战,七战七捷,每战均集中绝对优势兵力歼敌一部,一个半月中歼敌5.3万余人,鼓舞了解放区军民敢打必胜的信心,为解放战争初期的作战指导提供了实践经验。中央军委将苏中作战经验通报全军,要求各区“仿照办理”。10月山东、华中野战军会师后,根据中共中央决定,负责战役指挥。

1947年1月任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仍负责战役指挥。在战略上仍处于内线的条件下,先后指挥了宿北、鲁南、莱芜、泰蒙、孟良崮等战役,共歼敌7个军(整编师)和1个快速纵队,内有国民党号称“王牌军”的整编第74师。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后,同陈毅一起率华东野战军主力挺进鲁西南,掩护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南下大别山,指挥沙土集战役,歼敌1个整编师,迫使敌从山东和大别山区抽调4个整编师来援,实现了华东战区由内线向外线、从战略防御到战略进攻的转折,随即挺进豫皖苏边区。他体察军事政治形势的发展,于1948年1月、4月提出3个纵队暂缓渡江南进,集中兵力在黄淮地区打大歼灭战的建议,为中共中央采纳。5月陈毅奉调到中原工作,他任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治委员。6月兼任豫皖苏军区司令员。六七月间,指挥华东野战军8个纵队、中原野战军2个纵队进行豫东战役,歼敌9万余人,取得了大规模攻城打援作战的胜利,改变了中原、华东战场的战略态势,打乱了国民党军防御体系,为尔后进行更大规模的歼灭战创造了有利条件。9月指挥济南战役,攻克坚固设防的大城市济南,歼敌10万余人。9月24日提出进行淮海战役的建议,经中央军委批准,中原、华东野战军并肩作战,于11月6日发起淮海战役。11月8日与华东野战军副参谋长张震联名提出将南线国民党军主力抑留于徐州及其周围逐步歼灭的重要建议,为中央军委采纳,对扩大淮海战役规模,发展成为南线的战略决战起到了积极作用。在战役中,作为中共淮海前线总前委成员,直接指挥了华东野战军17个纵队作战。

1949年1月任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兼第二副政治委员(仍代理司令员、政治委员职务)。在渡江战役中指挥所部追歼逃敌5个军于皖南郎溪、广德山区,解放南京、杭州。5月指挥上海战役,歼敌主力8个军于上海外围,使上海免遭严重破坏。先后兼任上海市军管会副主任、南京市军管会主任、南京市市长、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在解放战争中,他富有战略远见,善于关照战略与战役和各战役、各阶段之间的联系,适时集中和转用兵力,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战役的胜利,积累了组织指挥大兵团作战的丰富经验。

1951年任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1954年任总参谋长。坚持真理,实事求是。深入研究国防战略,制定作战计划,探索未来反侵略战争的战略方针、作战指导和国家战备等问题,提出诸军兵种建设方针和富有战略创见的设想,使总参谋部在军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中发挥重要的组织领导作用。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第一至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

1958年在军委扩大会议上受到错误的批判,并因此长期受到不公正的对待。同年调任国防部副部长兼军事科学院副院长。1972年任军事科学院第一政治委员。他致力于坚持和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提倡学习军事辩证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提出要在军事领域解放思想,研究和回答现代战争提出的新问题。是军事科学研究实践的一位开拓者。“文化大革命”中曾任国务院业务组成员,在周恩来领导下,分管铁道、交通、邮电、港口建设和造船统筹。是中共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八至第十一届中央委员。1967~1968年、1975~1982年任中央军委常委。1980年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82年当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1984年2月5日病逝于北京。主要军事著作有《对未来反侵略战争初期作战方法几个问题的探讨》(1979)、《粟裕战争回忆录》(1988)、《粟裕军事文集》(1989)等

更多资料请点击:会同县人民政府网站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