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 最美“风景”在精准扶贫的征程中

2016-09-21 10:27:46 [来源:华声在线] [编辑:曾晓晨]
字体:【

最美“风景”在精准扶贫的征程中

陈会龙

2016年9月13日 星期二 晴

为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实现帮扶到人,根据县委、县政府的安排,我挂点联系理公港镇陈家界村。第一次到陈家界村走访带给我的震撼,虽然已过去半年,但至今难以忘怀。

那是3月中旬的一个周末,晨曦微露,我便与县政府办、理公港镇的几位同志出发前往陈家界村。陈家界村地处桃源县西北部偏僻的大山深处,与慈利县毗邻,属于石灰岩地貌,土地贫瘠,植被稀少。距县城90多公里,山路蜿蜒,驱车前往也需两个小时。

一路上,我们在车内讨论关于如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助农增收等话题。山路愈发曲折陡峭,人烟逐渐稀少,景色也越来越美了,而目的地渐近了。如果不是村里凋零闭户的景象,以及听到的一个个心酸故事,我怎么也不能将这刚刚硬化到组的水泥路和连接到户的自来水工程等新农村标志与贫困村划上等号。其实,最美的“风景”关键在人,她就在精准扶贫的征程中。

到达陈家界村村委会已是上午9点,村支部书记黄先忠已等候在大门外了。简单的握手寒暄后,他便带我们朝第一户贫困户王腊荣家走去,边走边给我介绍村情和贫困户家庭情况。

在水泥道路的尽头拐进一条田埂小道,几分钟的路程,就到了我的帮扶对象王腊荣的家。映入眼帘的是三间破败的木屋,门前原始的泥土院子尚留有雨后错乱的脚印,早春的杂草已开始星星点点冒头。走进堂屋,屋里杂物很多,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感觉突然从彩色世界进入了黑白世界。靠右原始的火炕里正冒着青烟,一位80岁高龄的老人正半躺在堆满破旧衣裳的靠椅里烤着火。

看到家里来生人了,老人挣扎着起身要打招呼,黄支书赶紧跑过去把她扶好,大声地向她道明我们的来意。叫了几声,老人似乎听明白了,空洞浑浊的眼神泛起了一丝惊讶,又要起身,我赶紧上前把老人扶住,让她躺着休息。因老人听力不大好,就由黄支书代为介绍她家的情况。王腊荣老人长期患病,因经济条件有限,一直得不到很好的医治;她有两个儿子,一个年幼时就过继给远方亲戚了,另一个也已年过六旬,因家庭贫困,一直未能成亲,身体也不大好,靠打零工维持生活,母子相依为命。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改善住房条件和药费问题。我拿出笔沉重地一一记下了他们的基本情况和迫切需求。临近道别,我拿出有限的慰问金递给老人,老人连忙说:“感谢感谢。”我看到老人的眼里已有点点湿润,充满感激之情,又似乎点燃了希望。

从王腊荣家出门往前走,就来到了另外一户贫困家庭高宋稳家里,同样是三间低矮的砖木结构平房。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身体不好,无法从事劳动;一个精神有障碍的女儿,两个孙女,一个12岁,一个6岁,全家的主要经济来源依靠女婿打零工。对于我们的到来,高宋稳十分热情但又显得拘谨,一直说家中太凌乱。谈起生活现状,他忿忿于自己的不争气和命不好等等,显得无可奈何与迷茫。谈起愿望,他也是希望能改善住房条件,更希望孙女能同其他孩子一样无忧地完成学业。最后,我安慰他说,这些问题一定会有办法解决。他拘谨地笑道:“给政府添麻烦了。”道别时,他送我们至路口,眼神里充满了不舍与期待。

回到村委会,我们一行和村委班子召开了一个简单的协调会,给这两户家庭制定了初步的帮扶措施,他们的住房问题要结合农村危房改造和扶贫易地搬迁程序进行改造和搬迁,争取年内完成。王腊荣的药费问题要进行医疗救助,高宋稳孙女的上学问题用结对帮扶的办法解决其学杂费等。

从我今年3月中旬第一次到村里几户贫困家庭走访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半年。中秋临近,这是我今年第5次来到村里走访慰问,陈家界村的面貌也在一天天发生可喜的改变,一些帮扶措施正在按计划推进。

(作者系常德市桃源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