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首页 | 湖南

这门湘绣技艺,被发现时只有邵阳的两位老人会

2016-03-01 09:26:41 [来源:邵阳新闻网]  [编辑:万姗姗]字体:【  
绣一朵花,花蕊是黄色、花瓣是红色、花瓣的边缘是粉红色。三种颜色,就有三层波浪,一层盖一层。花边有叶,叶边有枝,枝上还有五彩斑斓的孔雀。这样一幅“富贵相伴”图,要花上几个月,扎下十几万针,扎出一二十层波浪线。

  (阳利春尝试在旗袍布料上绣图。袁树勋摄)

古老的手艺 官方发现时,县里仅两名老人会

那是20世纪50年代,阳利春住在绥宁县北部一个叫下湾的村庄。这片地域,位于多民族杂居的湘西南,落后、闭塞,却让传统文化得以更好地留存。

阳利春记得,村里不少女人都能绣,但会插绣者,只有她的奶奶。这个如今已故的老人,用细竹管和鸟的骨头做绣针,喜欢在鞋子上绣制山水草木、花鸟鱼虫。后来“文化大革命”,阳家成分不好,这些传家的绣品,都一把火烧掉了。

阳利春学艺时,从走村串户的货郎手中买来了铁皮卷制的针。她听货郎说,这种制作粗糙的手工品,出自邻县小作坊。

那时候,印染布料已经在市面上出现了,它更受人们的青睐。在土布衣物上绣制图案,逐渐地,不再是居家妇女们的必备技能。

再往后,绣花针被机器彻底打败。插绣这门技艺本身,也从日常生活中消失。

到了新世纪初,插绣作为一门独特绣种被官方发现时,县里会此手艺者,仅有包括阳利春在内的两个老人。

绥宁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游庆平说,如果阳利春不是个有想法、爱折腾的老太太,这门古老而独特的手艺,在本地估计就要消失了。

错失的机会 仅有一根粗糙的针,怕绣不好丢人

阳利春读过小学,在乡供销社工作过,在她这一代人里,算是有见识的。

她也一直觉得,自家这门绣法有些与众不同。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她还带着一幅作品去找到县妇联,希望能把它“送到北京去”。

妇联的工作人员叫来一个画家,画家也不懂刺绣,只是从美感的角度进行了点评。阳利春记得,评价是“有所欠缺”,这让她很是灰心丧气。

后来,她又绣了个世界妇女大会的会标,无处展示,只能藏在自家衣柜里。

但这些不安分的动作,也让当地的一些人知道,县城里有个“会绣花”的老太太,绣得还和别人不一样。

2004年,当地搞个地方特色文化活动,省领导出席,县里想让阳利春去县城表演插绣。她拒绝了。原因很无奈,买不到绣针。这种独特的工具,和插绣这门技艺一起,早就从人们日常生活中消失了。

当时她仅有的一根插绣针,是某个偶然的机会在地摊上发现的。针的年龄,比她孙女的岁数还大。针是铁皮包卷而成,制作粗糙,常年磨损,已经难堪大用。闲暇之余用作消遣还成,拿去表演技艺,她怕“绣不好,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