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首页 | 湖南

百年前的"长沙里手"在哪约会、哪儿看戏

2016-01-25 09:46:11 [来源:潇湘晨报]  [编辑:万姗姗]字体:【  
时光倒回到100多年前,长沙还没有“两馆一厅”,那时候的文人墨客们散发幽情的场所在哪里呢?

▲长沙大戏院节目单。

茶园鼎盛期,京剧新戏都来了

1908年,一名沈姓商人在太平街开了一个宜春园演出湘剧,是湖南第一家湘剧戏园,戏园只卖茶,不售戏票。湘剧仁和班、春台班在此演出,每晚座无虚席。目睹了宜春园的盛况,1910年,叶德辉在坡子街建立了“同春园”,设立了包厢、雅座,按不同等级售票,台上有了幕布,并从上海、苏州等地置办全新灯光。这种改变让同春园戏场迅速成为当时湘剧的第一大演出场所,据传当时“同春班”达到了300余人。到了民国初期,长沙的湘剧三大名园寿春园、景星园、湘春园均是茶园戏场。

1913年,汤芗铭进驻长沙成为督军,在省城的驻军多系北人,喜爱京剧。一直没有闯入湖南的京剧开始兴盛,豫园、霓园、湘舞台、楚舞台等也纷纷出现。

由欧阳予倩引导的“新戏”也在民初出现,但新戏多是临时租赁戏院,做定期公演。

戏院从半封闭式变成了大众娱乐,这一时期长沙已呈现出票友云集、票房林立的景象。清末民初在长沙影响最大的票友社为“闲吟社”,由胡绳生创办,1920年闲吟社的票友还创办了《湖南戏考》一刊,研究湖南的戏剧,同时编印了各类关于戏曲研究的书,声势浩大,形成了一股能够影响戏曲界的力量。

戏院“剧场化”,茶水瓜子不让进

1930年前后,长沙的各种演艺事业达到了高潮,长沙新舞台、远东湘剧场、民生大戏院、长沙大戏院、万国大剧院、民乐戏院等等纷纷出现,这些剧院演出不再局限于湘剧或者京剧,也时不时会一些西洋歌舞团演出。远东湘剧场1934年邀请了欧美艺术团进行了一周演出,连日都是满座。长沙大戏院在1937年,邀请梅兰芳剧团演出10余天。

“剧场化”的出现对于演出场所也有了更多的要求,剧院在舞台、场所上有了不少革新,让观众席上的每一个人都享有相对平等的舞台景观,民乐戏院首次开始对每个座位进行编号。

而在社会舆论界也提出了“文明看戏”的要求,有人曾在《湖南国民日报》上公开撰文,要求剧院规范秩序:“售票不得超额临时加位:场内禁止卖茶、卖烟、卖瓜子;观众不要妨碍旁人观剧;六岁以下小孩不要带进剧场哭。”

不过,属于长沙戏院的好日子没有太久,1938年大火席卷长沙,各大戏院未能避免,化为灰烬。之后抗敌演出成为了主流,演出剧目也变成了新式话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