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理政新实践·脱贫军令状】梯度搬迁 “阳光院”助特困户脱贫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我国现有7000多万贫困人口,其中1000多万人需要通过移民搬迁的方式脱贫,但有少部分特困户,因各种原因不想搬、不愿搬。习总书记指出,扶贫开发要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治国理政新实践》专栏今天播出《脱贫军令状》系列报道,去看看湖南桑植县针对特困群体梯度搬迁 “阳光院”的新做法。
这间不足30平米的木板房子,就是黄天胜一家唯一的住处。因为长期患病,两个孩子正在上学,老黄一家的生活只能靠妻子在外打零工艰难维持。按照县里的脱贫规划,像老黄这样的贫困户,必须先搬下山。
桑植县地处武陵山区,属于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贫困人口11.9万人,其中3.6万人居住在深山峡谷和高寒山区,想脱贫,先要搬下山。对这些贫困户,政府大都采用集中安置的方式,还为每户提供一万到两万五的补助,帮助他们搬下山、建新房。针对老黄这些特困户,桑植县尝试推出了“阳光院”模式,每套30-60平方米不等,产权归公,免费入住。
“阳光院”的建设地点,非常讲究。一方面离老房子不能太远,原来的农田能顾得上,另一方面,交通比较方便,能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
2015年初,第一个试点——舒家坪“阳光院”建成。到现在,建成24家“阳光院”,306户特困家庭已经入住。
1月9日,老黄和其他11户特困家庭也搬进了离家不远的李家庄“阳光院”。
老黄的新居,三室一厅,配齐了电视、沙发等生活用品,拎包入住。女儿和儿子第一次有了各自的房间。
李家庄阳光院建在中心村,老黄搬进来后,离合作社的项目只要走五分钟,明年开春,他就可以在那里打工了。前两天他又被聘为村里的保洁员,加起来每年能挣一万多元。另外,阳光院离老黄的旧房子约一个小时路程,山上的农田,他也能顾得上。
目前这种免费入住、周转使用的阳光院模式已经在桑植县全县推广,计划到2019年修建1600套阳光院,让全县所有的农村特困户,都能异地搬迁,实现脱贫。
创新模式、精选地点,湖南桑植县在针对特困群体的搬迁问题上,花了不少心思,用了不少办法。扶贫搬迁要搬得出、稳得住,就不能简单地一搬了之,而是要充分考虑群众的实际情况和承受能力,综合运用各项政策,找到精准方法。因人出招、对症下药,只有做足了精细的功夫,扶贫搬迁才能服水土、顺民心、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