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政商教医践行国学 传承中国“士大夫”精神

2015-05-18 12:08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蔡奥 向希 曾晓晨] [编辑:刘颖]
字体:【

5月15日,第十一期企业家国学践行研修班开班,近500名来自全国各地企事业单位负责人、政府公务员等国学爱好者近500人聚集一堂。记者 徐行 摄

陈叔红发表《湖南经济形势和企业家机遇与责任》主题演讲。

颜爱民希望通过国学经典解读、传统士大夫精神分析等课程,建构当代精神气质,重塑当代人的心灵世界。

颜爱民与学员分享《文化的管理机制及义利平衡激励模式把控》

朱汉民教授《士大夫精神与中国文化》主题演讲 湖南日报记者徐行摄

华声在线5月18日讯(记者 蔡奥 向希 曾晓晨 实习生 周媛晖)凉风习习,细雨绵绵。5月15日晚,来自全国各地企事业单位负责人、政府公务员及其他社会各界国学爱好者近500人聚集一堂,开启了第十一期企业家国学践行研修班的国学大餐。

在两天三晚的学习中,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原副主任、党组副书记、湖南省人力资源管理学会会长陈叔红以《湖南经济形势和企业家的机遇与责任》为题,给学员们带来精彩的课程。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专家、岳麓书院院长朱汉民,以《士大夫精神与中国文化》为题授课,历数中国古代社会精英群体“士大夫”的典型代表及精神内涵。

英国杜伦大学副教授、英国汉语教学研究会会长郑冰寒的《中西文化差异及在中国企业国际化过程中的应用》,中南大学教授、中南大学人力资源研究中心主任颜爱民的《国学践行在管理和个人事业成就中的应用导引》,南京大学教授、英国伦敦大学佛学博士净因法师的《〈六祖坛经〉精要及应用启示》,湖南省作家协会主席、全国首届中青年优秀编辑唐浩明的《曾国藩的家教智慧》,全国中医文化科普巡讲专家、湖南省首位心血管科教授肖长江的《黄帝内经的养生之道》等课程轮番上演国学盛宴。

传道:当代精英阶层需要传承“士大夫”精神

中华文化博大精神,中国文字的一横、一竖、一撇、一捺间都融入了中华五千年来的艺术积淀,蕴含着博大的民族精神。15日晚,首场课程由彭崇谷教授开讲。彭教授通过分析自己在《大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三江源赋》,对国学精粹进行解读,让学员从诗词、山河、历史、文化的角度热爱祖国,捍卫家园,珍爱资源。

随后,颜爱民教授和钟发平董事长就国学践行与企业管理进行对讲。颜爱民教授从管理学的角度,梳理了中国文化蕴含的管理作用机理,以及中国历史发展所依托的管理之道。同时,在比较分析中西文化差异的基础上,认定中国文化精粹不仅没有过时,反而是对症当下企业管理问题的灵丹妙药。钟发平董事长从自身企业发展的角度,有效论证了国学精神对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和解决现实难题所具有的有效性问题,并分享了过去四年来,国学在科力远集团整体发展中起到的作用。

16日上午,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原副主任、党组副书记、湖南省人力资源管理学会会长陈叔红首先以《湖南经济形势和企业家的机遇与责任》为题,给学员们带来了一堂精彩的课程。“潜心研究国学、践行国学对个人、家庭、工作、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陈叔红说,借鉴古代智慧解决管理决策的现实问题,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不断深入探求中国传统文化是实现文化现代化、传统文化实用化的必由之路。陈叔红还希望,在班的学员能起好带头作用,影响更多的企业家、公务员及社会各阶层,能把握时间与机遇,参与到国学学习和践行中来。

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专家、岳麓书院院长朱汉民,以《士大夫精神与中国文化》为题授课,历数中国古代社会精英群体“士大夫”的典型代表及精神内涵,认为当代中国精英阶层“不应该是精神营养不良的腐败官僚、暴富商人、知识老板”,呼吁重塑时代的“士大夫精神”。朱汉民表示,当代精英阶层,特别需要吸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支撑的士大夫精神,即承担社会责任的精神、追求人格自由和自尊的精神、既执着又超脱的精神、既追求理想又关怀现实的精神。

第十一期企业家国学践行研修班部分奉献者合影。

奉献者李宜亮面带微笑,双手合十,90度鞠躬与每位过路的学员发出问候。记者 胡杏子 摄

求知:潜心学习,将国学运用到生活与工作中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践行班里,300多个学员被分为孝、悌、仁、诚等20多个小组,大家围坐在一桌,相互学习,相互分享。一支笔、一本讲义、一本心得,学员们可随时记下每一刻的所思所想。不论你是政府官员,还是企业高管,不论你是年过花甲的老人,还是初出茅庐的学生,大家谦和地互称“师兄”。

“悌”组中,目前就读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一公共关系管理专业的陈乔伊认真地在讲义记录第一天收心的感悟。“我们作为国学践行者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我已经下定决心,将严格按照规则完成两天三夜的学习。”在不远处,母亲洪澜作为奉献者正忙着安排接待事宜。她曾是第七期国学研修班学员,这次与女儿共同来研修班学习,洪澜希望通过学习国学,女儿能通晓中国传统文化,今后为祖国的富强奉上自己的绵薄之力。

“当中西文化在我的身体里发生碰撞时,我不断感叹着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尽管陈乔伊在国内生活20年多,但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仅在教科书上。在联合国面试实习生时,陈乔伊遇到一件很尴尬的事,当面试官问“中国四大发明之外,还有哪些发明?”“佛的智慧是什么?”。第一次,陈乔伊开始想念祖国的一草一木。

通过这两天的学习,陈乔伊感触颇多:“纸上得到终觉浅,国学需践行”。90后的她认真反省自己,希望修心修身,践行国学智慧。“以后回美国,我一定会与美国的小伙伴们分享国学,让他们也感受国学的厚德载物。”

在国学研修班中,有些学员特地从外地来长沙学习,他们希望潜心学习国学,融会贯通,仁者爱人,将国学的精髓加以总结形成自己的思想后,运用到自己的做人做事和工作中去。

奉献:“红马甲”满场跑,双手合十不言辛苦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的队伍很庞大,身穿着红马甲,在人群格外打眼。为了让学员无忧安心地学习,不但默默地扛起研修班后勤工作,而且还身体力行的践行“感恩”与“奉献”。

他们就是这场国学盛宴的奉献者。

自企业家国学践行研修班开班以来,已成功地举办11期,学员超3000人。不同于其他学习班或培训班,国学研修班属于公益教学。其开班资金全部来自学员和爱心人士捐赠,工作人员和很多授课专家都是免费奉献。

“感恩师兄!学习快乐!”44岁的李宜亮面带微笑,双手合十,90度鞠躬与每位过路的学员发出问候。换班片刻,他也没休息,而是坐在旁听者座位聆听大师讲课。

“妻子很支持我学习国学,因为她发现我真的改变了。”起初,信仰佛学的李宜亮在师兄的带领下,接触国学,“去除了身上的戾气,学习国学让我懂得感恩与奉献,从而更加明白自己的使命感。”

据了解,企业家国学践行研修班是由湖南践行国学公益基金会全程赞助的纯公益培训班,旨在运用国学智慧,解决社会复杂的人心问题,构建生命的幸福心态。师资力量极为雄厚,学员也大都来自各行业精英。到目前,已经连续举办过十期培训班,近三千五百多学员参学受益。学员们的切身感悟和践行体验充分证明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而灿烂神奇的智慧力量。同时,湖南践行国学公益基金会还开展国学进校园、“双心”健康讲座等大型公益活动,直接听众达上万人。举办各类大小沙龙近百场,开展湘西助学、环保放流、爱心义卖等公益活动数十场,参与人数上千人。

感悟:学员心得

过往皆因太多的执着于贪念,弄得自己身心俱疲,人际关系紧张,困惑迷茫的时候,进入国学课堂,老师和助教,道来的传统文化智慧,让我有很多感悟,“放下,不要一味向外求”凡是要朝内看,人生如股市,有起有落,所以坦然面对等等。一天学习以来,让我放下和超脱许多,感恩国学践行俱乐部提供这种机会,但知道不等于做到,关键在于践行,感恩身边所有的一切!

——王志平

自大学毕业以来,由于忙于工作家庭,一直没有机会静下心,像今天这样放下一切坐在教室听课,听知识渊博的大学教授讲博大精深的国学,非常感谢国学践行为我提供这样的机会。今天朱教授的“士大夫精神与中国文化”演讲给我感触颇深。我想作为一名女子,也必须有士大夫精神,养浩然之气,培养自己拥有正面人物的气质和风度,如此才能优雅高贵有气质。

——如月

听了朱教授的讲座深有感触,随着移动互联网及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共识的达成已是越来越难。即使是小到家庭和身边的企业都是如此。越发觉得重建道德价值体系及精神信仰的重要和迫切性,路在何方,传统国学的精粹如何与当代潮流相融合,传统国学的糟粕如何鉴别,如何向内修行从而首先改变自己。

——万震

以“羞耻之心”约束自己,管理自己,管理应向内探索,常常内省思索,收获成长,收获修心,必可修身,修行。一个没有奉献精神的人是苍白的人。

——卢红

责编:刘颖

来源:华声在线

今日热点
焦点图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