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冠军王明娟“陪练”曝心酸生活:难找对象

2012-08-22 08:23:42 [来源:华声在线-三湘都市报] [作者:记者 汤霞玲 实习生 尹丹霞 钱洋洋] [编辑:刘颖]
字体:【

■制图/王珏

  8月17日晚7点多,邓建英将青菜和辣椒洗干净,敲碎一颗鸡蛋,正给一家人准备晚餐。突然,客厅电视里《新闻联播》的声音引起了她的注意。

  “今日,伦敦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宴会厅举行……”她正在搅拌鸡蛋的右手不自觉地停了下来,眼睛盯着电视一动不动。她昔日的队友举重冠军王明娟正在电视里接受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短短的新闻过后,邓建英默默地回到厨房,继续准备晚餐。

  在长沙马王堆疗养院附近一小区,邓建英在邻居们的眼里,只是一名普通的家庭妇女。鲜有人知的是她曾经和王明娟一起在国家队并肩战斗,同样的项目、同样的教练、同样的辛劳。她也曾是全运会亚军,一名全国纪录保持者。但一步之遥,从此天壤之别。

  其实在奥运冠军的金字塔底很多人的身影被湮没,他们大多充当的是一个“陪练”的角色,而邓建英还算是接近塔顶的。

  层层选拔

  1997年,11岁的邓建英在郴州市嘉禾县盘江小学的运动会上被启蒙教练王智慧一眼就瞄中,随即将她带到了郴州市体育学校。

  “当时家里生活艰难,有时饭都吃不饱,觉得可以进城了,很新奇。”邓建英回忆说。那一年,从嘉禾县只选拔了邓建英和李兰芳两个队员进郴州队,从临武、永兴、汝城等地选入郴州队练习举重的有七八人。经过一年的训练,1999年,邓建英被选送进省队。

  “当年四个进省队,我只考了第四名。”这个成绩让邓建英在省集训队呆了两年。她告诉记者,集训队有几十号人,是各个市州选送队员的集训之地,经过严格训练和考核才能进入专业队。集训队人员流动大,如果短时间内出不了成绩,要么就是自己放弃,要么就是伤病承受不起走了。邓建英的队友阳红玉和于霞就是因身体伤病离开了。两年后,邓建英经过重重考察,进入了专业队。跟她同一批进入女子专业队的还有7个队友。

  黯然退役

  2002年,邓建英被选入国家队。

  举重作为我国的优势项目,曾一度被认为只要去参加国际赛事,就能夺冠。但内部运动员之间的竞争依然激烈,毕竟冠军只有一个。

  在不断的练习中,2004年亚洲举重锦标赛冠军,世界青年举重锦标赛冠军,2005年全运会亚军,2005年第四届东亚运动会53公斤级举重冠军,全国纪录的保持者等各项成绩纷至沓来。

  但是,随着成绩而来的还有不断增加的伤病。由于长期的劳损,邓建英的双腿在2002年开始疼痛。“上厕所都是队友们相互搀扶着起来。”

  在2003年的一次练习中,邓建英肘关节撕脱性骨折,左手肘关节一小块骨头脱落,从此一个固定关节的钉子陪伴了她整整四年。“有时,自己能够听到钉子和骨头碰撞的声音,在里面咯吱咯吱地响。”邓建英回忆说。

  由于长期的劳损和伤病,2006年全国锦标赛暨亚运会选拔赛赛场上,邓建英的左腿膝关节韧带断裂。经过休养后,成绩已大不如以前。2007年,邓建英向队里提交了退役报告。

  前途迷茫

  离队后的邓建英,领了11万元的退役费。“当时真的不想走,练了这么多年,总觉得不应该就这样走了,但是没有办法。”拿着这些退役费的邓建英从此告别了将近十年的杠铃生涯。

  在训练期间,邓建英被特招进入了湖南师范大学。“虽然有文化课,但是太累了,根本读不进,打瞌睡的时候多,没学到什么东西。”当她要毕业的时候,问题就出现了。“数万字的毕业论文要我自己写,当时我就懵了。”邓建英告诉记者,她的一名射击队运动员同学就因论文没完成,连毕业证都没有拿到。

  邓建英在与其他队友的交流中还发现,由于长期封闭式的训练,他们与社会的接触要比同龄人少很多,思维、眼界以及处理各方面关系的能力远远落后于其他人,这给他们的择业带来了很大困难。“而且,练举重的都很矮,很多人腿又短,不管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好多都难以找到对象。”邓建英说。

  记者观察

  他们成就冠军,谁来成就他们

  运动员退役后,大多需自谋职业,这条路对于举重运动员来说,更显艰难。

  2008年首届世界大学生举重锦标赛冠军肖明华回郴州找了份教练的工作,至今没有转正。

  2002年第72届世界举重锦标赛男子69公斤级的冠军陈初富退役后当了几年教练,依然只能拿1000多元一点的工资勉强度日。

  更早一点退役的永州教练陈勇在镇中学教了9年体育,直到前两年才成家,现在一家三口挤在单位分配的20平方米的小房子里。

  而与邓建英一起进入省队的那7个队友,基本上都返回老家,至今没有固定工作。

  湖南省举重项目的运动员90%以上来自农村,农村孩子吃苦耐劳的品质决定了他们能在这方面有所建树。采访中,有教练向记者明确表示,基层教练员长期处于焦虑当中。把学生招过来,却又不能给每个人一个完备的保障。“冠军只有一两个,但是必定会有一大批人陪练,如果这批人安顿不好,势必是一种荒废。”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基层教练如是感慨。

  我省年内有望推退役安置新规

  退役前,运动员都将进行职业转型培训,我省拟将此举常态化

8月21日︐湖南体育职业学院︐一名运动员在举重训练室内刻苦训练︒记者 范远志 摄

  王明娟夺冠后,据网友初步统计,她至少能拿到高达百万元的奖励。

  但是,同为举重运动员的蒋祥辉每每说起这个,眼里总是浮动着羡慕和忧伤。

  自2006年离开省举重队以后,蒋祥辉曾一度陷入窘境。因为是自动选择离开,他没有拿到一分钱安置费。在做了一段时间保安工作之后,他带着身上仅有的450元钱来到了广州。刚开始的半个月,只能露宿街头。

  蒋祥辉的艰难仅仅只是退役运动员的生活缩影。在大部分退役运动员身上,心灵的遗憾与现实的压力注定如影随形。

  【安置】

  经济补偿成为最主要方式

  在伦敦奥运会开幕之前,有媒体统计,目前我国注册的专业运动员约5万人。每年大约有3000名以上的运动员退役,其中40%左右退役即待业,得到妥善安置的只有区区千人左右,其他的都只能进行所谓“一次性补偿”。

  记者从省体育局了解到,目前,我省登记在册的专业运动员有500余人,每年退役的人数在几十到一百多不等。2000年以前,我省退役运动员进行了工作安置。随着经济制度的转轨和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从2005年起,我省实行《湖南省退役运动员安置暂行办法》:退役运动员主要以自主择业给予经济补偿的办法进行安置。除了极少部分的奥运会冠军、世锦赛冠军和全运会冠军能享受政策性安置外,自主择业加经济补偿成为了最主要的安置方式。

  记者采访发现,根据进队的年龄和所得成绩的不同,我省普通退役运动员获得的安置费在四五万元到几十万不等。

  【困局】

  滞留队员让新人无法进来

  有资料显示,2000年,我省有100余名运动员滞留队里,2002年至2004年,运动员的安置率都呈下降趋势,截止到2004年底,共积压待安置退役运动员370名。

  “运动员出不去,队里要给他发工资,加上编制有限,这就限制了新的运动员进来,久而久之会影响队伍的整体竞争力。”省体育局人事处处长傅黎明告诉记者,从2005年开始实行的经济补偿加自主择业的政策有利于保证队伍正常运转。

  可是由此带来的问题,在运动员踏入社会后逐渐显现。一名举重队员告诉记者,她的教练只注重训练成绩,甚至曾大肆宣扬:“只要你会举重,连自己的名字不会写都没关系。”过度强调训练成绩导致运动员退役后困境重重。2006年退役的甘中旭就因不会写材料,只能将教练部经理的位置拱手让人。几次求职,面试官的脸色让他至今难以忘怀。

  破局之道

  组织运动员职业转型培训

  让他们带着一技之长退役

  “同学们一定要注意了,以后踏入职场要特别注意办公室礼仪,比方说香水,香奈儿5号不能随便用,因为在美国,这是性骚扰的信号。”北京大学心理学博士在讲台上讲得眉飞色舞。讲台下,一群特殊的“运动员学生”暗暗发笑,“原来如此。”

  7月24日,中部部分省区市退役运动员多技能职业转型培训班在长沙开班,有来自安徽、河南、广东、湖南等省区市的52名退役运动员将参加为期5周的职业转型培训。健身指导人员、健身教练国家职业培训、健美操、普拉提、运动康复等多技能职业培训都在培训之列。培训后还将召开专门的招聘会,解决一部分退役运动员的就业问题。

  近两年,由国家体育总局人力资源开发中心牵头,与各省体育人才服务部门一同召开的类似的专业培训班已经在广东、黑龙江、湖南等地遍地开花,退役运动员各项培训渐次展开。

  省体育局人事处处长傅黎明告诉记者,我省正在探索将各种培训机制常态化,让每一个运动员都能参加培训。同时,我省正在修改2005年的安置办法,在安置范围和标准上有所提高,争取年底出台。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