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大地掀起奥运热潮 湘籍健儿斩下2金1铜

2012-07-30 07:39:48 [来源:华声在线-湖南日报] [编辑:谢龙彪]
字体:【

  株洲小丫改写湖南游泳历史

  柴飚田卿轻松晋级

  本报伦敦7月29日电(特派记者 谭云东) 北京时间29日凌晨结束女子400米个人混合泳决赛中,来自我省株洲的18岁小将李玄旭给大家带来惊喜,她以4分32秒91的成绩获得铜牌。这是我省运动员在奥运会上获得的首枚游泳奖牌,也是体育湘军在本届奥运会上的第2枚奖牌。

  29日晚结束的女子400米自由泳预赛中,李玄旭继续出战,结果她只名列小组第5位,未能进入决赛,李玄旭的奥运赛事已经全部结束。赛后,李玄旭表示,“未进决赛,我没有什么遗憾,昨天的400米混合泳结束之后,我的身体还没有完全放松下来。这两天,我太累了。” 不过,李玄旭仍然对自己奥运会的表现表示满意:“因为我赢得了铜牌,我期待下一届奥运会。”

  18岁的李玄旭年少成名,已经是中国游泳队的一名“老将”,也是体育湘军的代表人物,4年前参加北京奥运会,获得女子800米自由泳第5名,是本届奥运会体育湘军中为数不多的有奥运比赛经验的选手。另一名湖南选手杨之贤在男子400米个人混合泳预赛中出战,未能进入决赛。

  29日的羽毛球赛场,湖南伢子柴飚搭档郭振东直落两局横扫南非男双组合詹姆斯/威尔佐恩,两局比分分别为21比8、21比13。柴飚/郭振东经过近两年的大赛锤炼,技战术水平及默契度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是目前中国羽毛球队的第二男双,目前世界排名位列第7。来自益阳的田卿在28日的女双比赛中也旗开得胜,她搭档赵芸蕾以2比0战胜了一对中国香港的选手。

  (本报伦敦7月29日电)

  跳水梦之队开门红

  吴敏霞何姿双人3米板摘金

  本报伦敦7月29日电(特派记者 谭云东)被誉为“梦之队”的中国跳水队,在伦敦奥运会迎来开门红。北京时间29日晚,中国选手吴敏霞/何姿赢得伦敦奥运会女子双人3米板金牌,这是中国代表团本届奥运会的第6金。

  从2002年开始,中国队已经统治女子双人3米板整整10年,从未让金牌旁落。今天的比赛,中国金牌组合吴敏霞/何姿发挥出色,一路领先,以总成绩346.20分傲视群芳。美国选手布莱恩特/约翰斯顿凭借稳定发挥,以312.90分摘得银牌,加拿大名将阿贝尔/海曼斯获得铜牌。

  省体育局副局长熊倪认为,只要运动员正常发挥,绝对有机会向首次包揽奥运8金的目标发起冲击。但男子10米台的金牌归属会有悬念,东道主英国跳水队的戴利,将是一个强敌。

  【以一当百】

  郭文珺一枪定乾坤 惊天逆转实现卫冕

  特派记者 谭云东

  举枪,瞄准,扣动扳机。10.8环,郭文珺最后一枪的动作依旧稳健。

  她缓缓转身看着教练席,竖起食指询问冠军的归属。当得到肯定的回应后,这位28岁的妈妈级选手高高地举起双手,庆祝自己成为继杨凌之后中国射击队的第2位奥运会卫冕冠军。

  也许,射击的魅力永远都是那最后一枪的风情。那一刻,实在来得太美妙了,在被对手压制了整场比赛后,郭文珺终于用耐心和实力迎来了自己的幸运女神。在9轮过后落后0.5环暂居次席的情况下,郭文珺在最后一击上演完美逆转。

  “郭文珺打到灵魂出窍了!”这令人窒息的最后一枪,让现场观战的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段世杰赞不绝口。

  赛前,皇家炮团军营射击馆的气氛相当活跃,现场主持人不停地号召现场观众一起高呼“10.9”,这是射击比赛的最高分,是每个枪手梦寐以求的分数。

  预赛以388环头名身份进入决赛的郭文珺,决赛第一枪却只打出了8环,“这是个严重的失误。”赛后,郭文珺已经能很轻松地面对这一枪。而在赛场上,这一枪给她造成了多大的压力却无人知晓。“我的任务就是做好每一枪,不到最后一枪就不会放弃。”

  在随后的9枪角逐中,郭文珺的最低成绩是9.3环,并两次打出10.8环。她做到了这一点,剩下的只能交给运气来主宰。

  法国“黑马”格贝维拉和雅典奥运会冠军、乌克兰选手科斯特维奇在比赛中给郭文珺制造了足够的压力。尤其是格贝维拉,她在前9枪中最低9.4环,平均更是高达10.1环。

  最后一枪,格贝维拉率先击发,8.8环!

  这是郭文珺最后的机会。现场的声响,对手的发挥,都不在她的世界里。她的面前,只有准星和靶心。10.8环!一枪制胜!

  4年前的北京,郭文珺首次参加奥运会,一战成名;2012年的伦敦,郭文珺再次站在了赛场上,伦敦的金牌更让她激动。

  因为这枚金牌背后的故事实在太多了。

  在北京奥运会夺冠后,因为结婚生子,郭文珺暂时离开了射击场。一直到伦敦奥运会开始的半年前 ,郭文珺才回到熟悉的赛场,拿起了挚爱的枪。这段路对于她来说并不容易,“生完孩子,恢复训练也就半年多。能够当好妈妈,做自己热爱的事业,去追求梦想,是件开心幸福的事情。”(本报伦敦7月29日电)

  【伦敦眼】

  温布尔登的颜色

  谭云东

  作为一个网球迷,到了伦敦,不能不到温布尔登。

  如果没有网球,温布尔登会如其它英格兰小镇一般,宁静、安详、充满田园气息。这里的地标将是教堂尖顶,或是灰瓦红砖的民居,但它永远无法如今天这般成为英国网球的代名词、世界网坛的圣地。

  温布尔登的底色是绿色和纯白。自1877年以来,温网执拗地守望着这份白色的宁静。洁白的裙角,在温布尔登的绿茵场上轻舞飞扬;洁白的身影,在小镇书写一个个奇迹。历经百年,经久不变。

  温布尔登的背景也有阴霾。费德勒曾说,雨是温布尔登一部分。几乎每年的温网都必定会碰上雨天,而且由于是草地球场,一旦下雨必须迅速拉起雨罩保护球场,这也成了温网一项年年上演的经典画面。

  2012的温网刚刚结束,奥运会来了,温布尔登的白色传统被打破——选手们可以身穿代表其国家和地区的彩色网球服登场。比如前女网世界排名第一的沃兹尼亚奇,她的奥运战袍为红白间条衫,她说,这会令人想起温布尔登最出名的小吃奶油草莓。但也有球员坚守白色,比如5次问鼎温网女单桂冠的小威,她说:“在温网场地穿着彩色网球服打球肯定会感觉很诡异,即便是奥运会,我觉得在这里也该穿白色。”

  奥运会来了,温布尔登的阴霾不见了——伦敦在过去的一周阳光明媚,温布尔登连绵不绝的雨消失得无影无踪……

  温布尔登因奥运会而妥协,但不变的是,这里从来不缺乏奇迹,也不乏苦涩。31岁的费德勒,20天前在这里第7次捧杯、第17次问鼎大满贯,写下不朽传奇;对中国金花李娜来说,温布尔登是有些灰暗的,一个月前在温网再次无缘32强,6次征战温网竟有3次止步次轮。

  28日的奥运会首轮比赛,红色战袍也并为给这位前几天刚传递了奥运圣火的法网冠军带来好运,爆冷不敌汉图楚娃后,李娜背上球包默默地走出温布尔登球场,只留给我们一个孤单而无奈的背影…… (本报伦敦7月29日电)

今日热点
焦点图